邝月媚;李岩;邢增威
应用荧光谱法,研究(N-(N-(2-(4-吗啉)乙胺)-4-酰胺吖啶)-α-丙氨(MACA)与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确定MACA-HSA的静态荧光猝灭机制和疏水力相互作用,系统考察MACA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函数,两者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51×105(298K)、1.78×105(308K)、1.32×105(318K);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5、1.08、1.10,MACA和HSA结合作用的AH和△S分别为-25.39kJ·mol-1和18.20 kJ·mol-1.
作者:余家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方案保守性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济效果.方法 通过对3种药物治疗方案报道的资料整理计算有效率.方案1:保守性手术合用丹那唑;方案2:保守性手术合用米非司酮;方案3:保守性手术合用孕三烯酮.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成本效果比,方案1为11.23,方案2为4.66,方案3为14.41;增量成本效果比,与方案2比,方案1为503.82,方案3为196.03;与方案1比.方案3为31.61.结论 方案2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孙晓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消化系统肿瘤的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TE-11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对SW480细胞和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SW480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5±0.10,0.76±0.28,0.52±0.22和1.41±0.06 mmol·L-1.对MGC80-3细胞IC50分别为0.82±0.19,1.20±0.33,1.14±0.23和1.22 ±0.11 mmol·L-1.钩吻素子、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己对TE-11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TE-1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4±0.05,1.94±0.30和1.73±0.35 mmol·L-1.对细胞HepG2的IC50分别为1.26±0.32,1.82±0.35和1.79±0.54 mmol·L-1.结论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抗消化系统肿瘤活性,并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
作者:黄静;苏燕评;俞昌喜;许盈;杨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901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①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ELlSA法测定FM0901对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变化;②小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建立脓毒血症模型,考察FM0901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及NO的影响,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及生存率.结果 ①FM0901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TNF-α、IL-6和NO释放,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②FM0901降低脓毒血症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NO的含量,改善小鼠的状态,低剂量组提高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结论 FM0901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许晨霞;许建华;郑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全身皮肤发生弥漫性潮红、水肿、浸润伴脱屑的皮肤病.主要致病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四类: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严重的一种.
作者:徐应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国内近年来有关美西沙星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体克,神经精神异常,低血糖,心动过速,白细胞减少等,但较为少见.
作者:张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综述了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紫杉醇前药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专利进行分析评述.结果 利用前药原理设计的小分子前药,高分子聚合物前药,大分子前药等改善了紫杉醇的应用状况.这些前药通过体内特异性的酶或PH值降解释放出原药.结论 前药增大了紫杉醇的水溶性,可以达到靶向、控释、缓释的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了抗肿瘤活性,并且很多前药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作者:李培;邱飞;吴龙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未芰蓉叶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作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还有抗滴虫,抑菌,体外抗HBV作用,急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其毒性很低,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未芙蓉叶的药理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邬科;卢立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药物的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订是药物研发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需舛其质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制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并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控制药物的质量,保证其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本文列举新药中报资料中质量标准部分大量出现的不规范使用格式与术语的现象并提出更正意见,希望对研发者起草质量标准有一定帮助.
作者:魏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以凝胶色谱柱的分子筛机制为分离原理的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硫脒聚合物含量.方法 采用TSK-GELG2000SWXL柱(7.8mm×30 cm,5μm),以0.01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93:7)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头孢硫脒浓度在0.4~2.0mg·mL-1范围内与聚合物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头孢硫脒聚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晏会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综述了浮选分离法的应用概况及基本原理,重点探讨浮选分离法在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富集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富集中的优势,并对该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建会;杨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口服固体制剂片剂制粒过程中,高效湿法制粒机清洁方法和规程的重现性.方法 以手工法清洁,以低日治疗剂量法计算残留水平,做回收率及灵敏度试验.结果 终酚氨咖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在实际控制残留标准为<47.5μg·25cm-2.结论 经3批验证试验,证明所定清洁规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作者:曾惠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中盐酸川芎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方法 采用ODS HYPERSIL(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水-甲醇-三乙胺(40:60:0.2,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4nm.结果 盐酸川芎嗪在1~1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盐酸川芎嗪溶液平均回收率102.20%,RSD 2.2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测定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中盐酸川芎嗪的含量.
作者:叶赛银;朱光辉;王军;王尧杰;吴小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工作模式,总结工作经验.方法 从工作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辅以案例分析.结果 药师为协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得到一定采纳.结论 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复杂而艰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曾玲;周述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试验了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Aspirin)及氛比格雷(Clopidogrel)研究其能否起到减轻肝脏损害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构建了ConA诱导的急性肝克模型,用腹腔内注射或灌胃氟比格雷方法处理实验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进行肝脏病理结果分析.结果 p阿司匹林(2578±754U·L-1)或氯比格雷(3378±967U·L-1)的使用明显降低了ConA诱导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P<0.05),而且两者的联合使用对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下降具有协同作用(1828±683U·L-1);同时相对于阳性对照组(坏死面积43%±21%,白细胞浸润数56±24个/视野),阿司匹林(坏死面积31%±20%,白细胞浸润数34±20个/视野)或氯比格雷(坏死面积37%±25%,白细胞浸润数42±27个/视野)的使用明显减轻了ConA诱导的肝组织炎症(P<0.05);而且两者的联合使用对抑制炎症反应有更明显的作用(坏死面积25%±17%,白细胞浸涧数22±13个/视野)(P<0.05).结论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明显减轻ConA诱导的肝细胞损害,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与白细胞作用从而减少史性细胞浸润的机制.
作者:施丽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国内不同厂家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情况.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37nm,测定不同厂家的8个品种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苯磺酸氯氯地平浓度线性范围是0.540~15.107μ·mL-1(γ=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99.5%和98.3%~99.1%(RSD=0.6%~4.0%和0.8%~1.1%),各个品种的溶出度都大于80%.结论 不同厂家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制剂溶出度都符合要求.
作者:程敏毓;刘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活血通脉片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206~2.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3%(n=6),RSD=1.6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谢浙裕;钟宁远;柴军;汪佳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癌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82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奥美唑肠溶胶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肢囊、雷贝拉唑肠溶腔囊治疗,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成本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种方案成本一效果分析比依次为1.50,5.52,3.49,7.28;增长的成本-效果出为3.68,2.33,4.85,结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而言,淬托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奥美拉唑肠溶胺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结论 4种方案成本-效果比较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成本小,其次为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再者为兰素拉唑肺溶腔囊,成本大的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再加上泮托拉哇肠溶胶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本人认为沣托拉唑肠溶胶囊在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癌中应列为首选药物.
作者:毛燕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且短效的全身麻醉药,广泛应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重症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以及外科手术及诊断时的清醒镇静,如无痛人流、无痛胃镜检查等,因其起效迅速,复苏迅速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的欢迎.本人在无痛人流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1例,现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沈群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保障医疗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降低退药.医院应强化药事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规范退药程序,完善药品管理措施.
作者:杨金彪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