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测定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中的聚合物

薛萍;强双畅;刘晓瑜

关键词:注射用阿洛西林钠, 葡聚糖凝胶, 聚合物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测定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中聚合物的方法.方法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中的高分子杂质的定量洲定是利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色谱柱:XK16/40Sephadex G-10,柱长:35cm;流动相A为pH7.0,0.025mol·L-1磷酸盐缓冲浪,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1.5mL·min-1,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0μL.结果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在浓度为5.0~60 mg·mL-1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0).结论 本法用于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中的高分子杂质的测定,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医院药事管理减少患者退药

    保障医疗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降低退药.医院应强化药事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规范退药程序,完善药品管理措施.

    作者:杨金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ELSD法测定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 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ypersil NH2(25 c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结果 盐酸水苏碱在5.13~20.52μg范围内呈线性(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96.8%(n=6),RSD为2.2%.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产妇安胶囊中盐酸水苏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聂金媛;何燕;曾祥腾;徐孟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莲的药用研究进展

    目的 对莲(Nelumbo nucefera Gaerm.)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 以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莲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鑫;曲玮;梁敬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多维元素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多维元素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0.6g,1000mL水溶解,加三乙胺2.8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体积比6: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选择280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 烟酰胺在30.0~152.0μg·mL-1(r=0.9997)、维生素B6在1.0~5.0μg·mL-1(r=0.9998)、维生素B1在10.5~52.5μg·mL-1(r=0.9998)、维生素B2在10.5~52.0μg·mL-1(r=0.9997)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RSD=0.43%)、100.50%(RSD=1.33%)、100.30%(RSD=0.88%)和100.50%(RSD=0.90%).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重现性好,可作为多维元素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王琛;陈彬彬;邹梅娟;程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 探讨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癌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82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奥美唑肠溶胶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肢囊、雷贝拉唑肠溶腔囊治疗,运用经济学方法对成本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种方案成本一效果分析比依次为1.50,5.52,3.49,7.28;增长的成本-效果出为3.68,2.33,4.85,结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而言,淬托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奥美拉唑肠溶胺囊、兰素拉唑肠溶胶囊.结论 4种方案成本-效果比较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成本小,其次为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再者为兰素拉唑肺溶腔囊,成本大的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再加上泮托拉哇肠溶胶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本人认为沣托拉唑肠溶胶囊在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癌中应列为首选药物.

    作者:毛燕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因修复方法与治疗

    基因修复涉及的对象是基因突变原位校正以恢复正常基因功能.具体基因修复虽然有很多限制,但与扩增技术相比还是有很多优点.本文概述了基因修复的优缺点,主要讨论了基于嵌合RNA/DNA寡核苷酸,单链寡核苷酸和小片段同源替换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点即需要核酸分子列细胞核的有效传递.此外,还有一种新的基因扩增策略一睡美人转座干系统.

    作者:林辉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体外抗消化系统肿瘤的活性

    目的 探讨钩吻生物碱化合物抗消化系统肿瘤的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观察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TE-11和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对SW480细胞和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SW480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5±0.10,0.76±0.28,0.52±0.22和1.41±0.06 mmol·L-1.对MGC80-3细胞IC50分别为0.82±0.19,1.20±0.33,1.14±0.23和1.22 ±0.11 mmol·L-1.钩吻素子、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己对TE-11细胞和HepG2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TE-1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4±0.05,1.94±0.30和1.73±0.35 mmol·L-1.对细胞HepG2的IC50分别为1.26±0.32,1.82±0.35和1.79±0.54 mmol·L-1.结论 钩吻生物碱化合物具有抗消化系统肿瘤活性,并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

    作者:黄静;苏燕评;俞昌喜;许盈;杨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开展

    通过对我院药品调剂,药物咨询,临床药学,临床药师培养,ADR监测,构建合理用药网络系统等全程化药学服务综合分析,促进病人合理安全使用药物.

    作者:胡旺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吖啶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应用荧光谱法,研究(N-(N-(2-(4-吗啉)乙胺)-4-酰胺吖啶)-α-丙氨(MACA)与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确定MACA-HSA的静态荧光猝灭机制和疏水力相互作用,系统考察MACA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函数,两者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51×105(298K)、1.78×105(308K)、1.32×105(318K);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5、1.08、1.10,MACA和HSA结合作用的AH和△S分别为-25.39kJ·mol-1和18.20 kJ·mol-1.

    作者:余家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紫杉醇前药的研究概况

    目的 综述了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紫杉醇前药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专利进行分析评述.结果 利用前药原理设计的小分子前药,高分子聚合物前药,大分子前药等改善了紫杉醇的应用状况.这些前药通过体内特异性的酶或PH值降解释放出原药.结论 前药增大了紫杉醇的水溶性,可以达到靶向、控释、缓释的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了抗肿瘤活性,并且很多前药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作者:李培;邱飞;吴龙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百草霜的药学研究概况

    在广泛进行文献检素的基础上,概述了百草霜的成分、临床应用研究,概括介绍百草霜的药用价值.

    作者:吴一飞;倪士峰;杨波;赵婷;田苗;何树静;骆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西圆斑蝰蛇毒中提取的NGF对Aβ25-35诱导的AD模型小鼠脑乙酰胆碱及其代谢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广西圃斑蝰蛇毒中提取的NGF对Aβ25-35诱导的AD模型小鼠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仪自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NGF对AD小鼠进行治疗,测定不同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变化及乙酰胆碱脂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变化.结果 广西贺斑蝰蛇毒NGF呈剂量依赖性的对AD小鼠脑内胆碱能系统产生调节作用.与模型组比较,NGF中剂量组(0.4μg·μL-1)与高剂量组(0.56μg·μL-1)小鼠脑组织AchE活性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且各剂量组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剂量组(0.28,0.40,0.56μg·μL-1)小鼠脑组织Ach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高剂量组(0.56μg·μL-1)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各剂量组间这两个指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广西圆斑蝰蛇毒NGF可促进ChAT的表达,增加Ach的合成:降低脑组织AchE的活性,抑制Ach分解,增加脑内Ach含量,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罗淑芳;汪效英;陈崇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拉霉素微丸的溶出度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克拉霉素擞丸的溶出度.方法 色谱柱:Water Sunfire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00:400),检测波长210nm.结果 克拉霉素在0.05~0.2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9.结论 方法简单,准确,可以作为克拉霉素微丸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巍;曹盛宗;王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对国内1994~2008年使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文献源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剂量、给药途径无显著性相关;出现时间主要集中于使用超过1d以上.有关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致ADR的报道共涉及患者3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ADR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静脉炎、斑丘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肝肾损害,程度轻重不一,停药及经症处理后,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β-七叶皂苷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林慧;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MS法测定那格列奈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那格列奈血药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沉淀后,以地西沣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100 mm×2.1 mm,5μm)柱,流动相为5mmoL·L-1醋酸铵-乙腈(45:55,v/v),流速为0.3mL·min-1离子检测方式设为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检测离子极性为正离子,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的离子化方式,检测对象为那格列奈(M+H离子,m/z318.43),内标地西沣(M+H离子,m/z 285.30).结果 发性范围:0.05~15 mg·L-1(r=0.9997),定量限为10μg·L-1.方法 回收率90.1%~95.8%,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9%和6.1%.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适用于那格列奈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丁嘉寅;王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别、产地分析、有效成分测定和在线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作者:魏丽萍;吴春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茯苓及伪品茯苓鉴别

    对茯苓与伪品茯芩进行性状、理化、显微的鉴别.

    作者:吴智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概述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探明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创制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综述了在西方还原论和擞观科学为基础以及基于系统论或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的两条基本研究思路主导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常见的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陈梅;赵鑫;沈舒;李友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半夏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半夏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相互差异.方法 对半夏药材用超声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6nm波长下进行测定材料中总生物碱.结果 获得良好的回收率(99.98%),RSD为0.09%.样品在8h内基本稳定.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不同产地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有一定差异,但相差不大.

    作者:邬浩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盐酸三氟拉嗪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盐酸三氟拉嗪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限量检查的HPLC法.方法 采用C18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5mol·L-1NaH2PO4·2H2O 100mL,加2mL的三乙胺后用磷酸调节pH至3.0)(38:6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8nm.结果 盐酸三氟拉嚷与其他杂质能较好分离,盐酸三氟拉嗪浓度在2-5~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检洲限为0.016μg·mL-1.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三氟拉嗪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限量检查.

    作者:张君;廖声华;严拯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