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含糖苷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贾红圣;陆俊

关键词:乙酰溴葡萄糖, 羟基吡唑, 葡萄糖苷, 晶体结构
摘要:目的 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含糖苷吡唑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 首先以葡萄糖为原料,经酰基化、溴化反应,制备得到的乙酰溴葡萄糖,再与新型的羟基吡唑反应,制得合糖苷吡唑衍生物.结论 反应得到的3-(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基)-1-苯基-5-(4-甲氧基苯基)-1H-吡唑,通过对其晶体结构的解析,进一步证明其结构正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ELSD测定注射用羟喜树碱脂质体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析时间短,适用于注射用羟喜树碱脂质体中辟脂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刘文一;谢俊;周建平;严拯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一种含糖苷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目的 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含糖苷吡唑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 首先以葡萄糖为原料,经酰基化、溴化反应,制备得到的乙酰溴葡萄糖,再与新型的羟基吡唑反应,制得合糖苷吡唑衍生物.结论 反应得到的3-(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基)-1-苯基-5-(4-甲氧基苯基)-1H-吡唑,通过对其晶体结构的解析,进一步证明其结构正确.

    作者:贾红圣;陆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工作中常见差错的防范

    通过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实践,对工作中常见的差错进行总结并分析,同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干预差错发生,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黄建勇;陈静;卓佳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40例特罗凯不良反应分析

    定期电话随访40例患者服用特罗凯后的情况,结果除开始服药<4d的4例患者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晓颖;叶晓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院2006年~2008年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收集我院2006年~2008年9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6.0%);由抗微生物药物导致ADR的所占比例高(占64.8%);ADR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反应(占42.6%).

    作者:何芬芬;郑宏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 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进行凝胶法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稀释300倍(0.167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 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柯正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目的 介绍分子蒸馏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主要依据.对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特点、设备种类及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归纳了分子蒸馏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对天然物中功能性脂肪酸、脂溶性微量成分、挥发油等活性物质的提取纯化,及对药物合成粗产物中目标药的富集提纯.结论 分子蒸馏技术可在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中的活性物质的分离、浓缩与纯化过程中发挥独特功效.

    作者:翟增伟;阎韵;杜佳;陈会圆;周丽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分析中西药制剂退药率,探讨中药规范化管理

    采用卡方检验对2008年第四季度本医药公司在福州市区医疗机构的中西药制剂退药率进行统计比较,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显示中药制剂退药率明显比西药制剂低.

    作者:林巧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55例符合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埃索美拉哇肠溶液的肠溶片,用药时间为7d.结果 A组与B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8.6%.92.6%(P<0.05),总显效率分别为85.7%,100%(P>0.05).治疗成本/总显效率分别为604.43,572.00.治疗成本/痊愈率分别为659.03,617.71.结果 埃索美拉唑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作者:陈才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佛手与伪品佛手瓜的鉴别

    近来笔者在采购中药材中,发现市上出现了一种佛手片的伪品,经鉴定为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 edule(Jacq.)Swartz].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状、显微、理化可以作为鉴别依据.

    作者:陈剑;张成川;赵颖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随着奥美拉唑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副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经检查相关文献总结下文,以引导广大医师、药师的注意.

    作者: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浅谈膏方制作

    膏方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者,在辨证基础上,给予膏方施治,目的 在于标本兼治,恢复患者的健康.本文就膏方的制作及贮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以求进一步保证膏方质量,提高疗效.

    作者:潘鸿贞;黄秋云;赵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药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

    阐述科技论文摘要写作的重要性,介绍编写论文摘要的方法与要求,指出论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说明论文摘要写作的四要素,后介绍医药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类型、内容结构和写作方法.

    作者:缪存信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β-胡萝卜素口服液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β-胡萝卜素口服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光线、空气(O2)、温度、金属离子、pH值等的影响及筛选增加稳定性的方案.结果 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温度>光照>O2>金属离子>pH值;加入0.05%的维生素E可增加本品的稳定性.结论 本品不稳定,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要低温、避光、避氧及加入抗氧剂.

    作者:于小华;刘晓华;李纯球;赵浩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参茸补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参茸补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选用Lichrospher-C18柱(250ram×4.6mm,5μm);以_乙腈-水(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 芍药苷在6.624μg·mL-1~66.24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为1.68%.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的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陈淑贤;王立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了目前主要的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制备技束如缓控释片技术(骨架型技术、渗透泵技术、脉冲技术和薄膜包衣技术)、缓控释胶囊技术、微囊技术、微球技求、脂质体技术和纳米技求,以及一些新技术的文献和资料.结果 和结论为了更好的满足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需求,研制可以实现平稳给药和择时给药的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者:何泓良;王卫国;李磊;郭家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丹脉通胶囊中丹参素钠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脉通胶囊中丹参素钠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4.6×250mm,5μm)色谱柱;乙腈-1.2%冰醋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洲波长280nm,柱温为30℃.结果 丹参素钠进样量在0.1024~1.0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0.62%(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维生素C片溶液的颜色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 维生素C片溶液的颜色检查方法的探讨.方法 通过滤纸过滤法、滤膜过滤法、精密称定滤纸过滤法、精密称定滤膜过滤法等4种测定方法比较吸光度.结果 精密称定所得测定结果较平行.徽孔滤膜过滤所得测定液澄清,所测定吸光度值比较低.结论 边缘产品建议适用精密称定微孔滤膜滤过法测定.

    作者:陈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几点体会

    递药物信息,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丘逢钢;胡金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麦芽糊精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时,配方中的麦芽糊精是否会干扰结果.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85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 灵芝精粉的量逐渐递减,麦芽糊精的量逐渐递增时,所测得的灵芝多糖含量是与灵芝精粉的量呈相应比例改变的.结论 苯酚-硫酸法能去除灵芝产品中麦芽糊精辅料的干扰.样品前处理中的沉淀葡聚糖步骤是除去麦芽糊精对样品干扰的关键步骤.

    作者:刘琳;俞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