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调查分析

谢素治;王政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药品说明书,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规范情况.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的要求,收集28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有关项目的统计.结果 在调查的说明书中,药理作用标注率为32.14%、不良反应为57.14%、禁忌症为50.00%、注意事项为89.29%,标注完整的占21.42%.结论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缺失现象严重,应引起重现.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卡络磺钠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了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250mm,10μm),以0.01mol·L-1磷酸二氢铵(3.0)-乙醇(9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3nm.结果 卡络磺钠在12.5~87.5 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01%~99.50%,RSD=0.57%~0.98%.卡络磺钠及其有关物质得到基线分离,方法的低检测量为2.5ng,控制总杂质量不得过1.0%.结论 本法测定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好,适用于卡络磺钠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水根;刘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大黄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综述大黄提取分离的5项新方法,为大黄提取分离提供参考,展望其在提取分离大黄有效成分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崔晓秋;刘云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胜红蓟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胜红蓟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描述了胜红蓟的性状特征,横切面特征,粉末显微特征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结果.

    作者:刘洪旭;吴晓平;王纯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甲状腺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较多的甲状腺细胞内的凋亡路径主要有3条:Fas/FasL系统、Bcl-2/Bax系统、TRAIL/TRAIL-R系统,且受多种因素调节.探讨细胞凋亡与AITD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ITD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黄凌宁;翁秀华;杨立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金参润喉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参润喉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 用十八烷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磷酸(7.5:92: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通过方法学实验:绿原酸在0.0428~0.428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回归方程如下,Y=29 34x+2(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2%.结论 应用HPLC法可以测定金参润喉颗粒中绿原酸含量.其测定结果可靠,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张秀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吡罗昔康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60:40),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吡罗昔康在16~144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绍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我院2006年非甾体类抗炎药用药情况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临床用药评价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NS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DDDs排序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NSAIDs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高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排在第2位的是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氯唑沙宗片DDDs排序第3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潘美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泥鳅粉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冷冻干燥的泥鳅粉对小鼠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本文设立对照组、毒化模型组、泥鳅粉小剂量组、泥鳅粉中剂量组、泥鳅粉大剂量组及齐墩果酸组,比较小鼠血清ALT、AST变化,观察泥鳅粉小、中、大剂量组对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结果 泥鳅粉小剂量组、泥鳅粉中剂量组与毒化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泥鳅粉大剂量组及齐墩果酸组与毒化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冷冻干燥的泥鳅粉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CCl4所致中毒性肝损伤小鼠具保护作用.

    作者:顾利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芩连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对芩连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2:7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此法线性范围为0.0482~2.408 μh(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0.8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芩连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隽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2例报告

    头孢曲松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孟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的治疗,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加,本文即结合本院发现的2例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GAP认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GAP认证指对进行规范化生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进行检查验收,以确定其建设过程是否符合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对我国实施GAP的必要性和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对中药材GAP认证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黄清河;陈纪鹏;陈震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橄榄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橄榄总黄酮(total flavaone from Chinese Oliv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拴法阻塞大鼠中动脉2h/再灌注24h,观察橄榄总黄酮30、60mg·kg-1对神经功能缺失、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 橄榄总黄酮30、630mg·kg-1均对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明显缩小脑梗死灶,增加GSH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缓解MPO升高.结论 橄榄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林健;陈锋;李春来;余涓;陈崇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保证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

    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医药商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的几个因素,就如何保证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李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仕达卫宁医疗信息4.0系统在我院病区药房管理中的作用

    总结我院病区药房在新信息系统管理下,实现病区药房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我院病区药房趋于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确保药品供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

    作者:叶顺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院制剂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制剂正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本文从医院制剂室面临的现状、医院制剂存在必要性、医院制剂的优势、今后医院制剂工作的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讨论如何适应形势、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医院制剂工作适时发展.

    作者:肖玉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灭菌时间、温度对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控制呋喃西林溶液灭菌后含量降低问题.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考察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温度下吱喃西林溶液含量的变化,确定合理的消毒时间和温度.结果 消毒温度100℃以下,消毒时间15min~30min,对呋喃西林含量无显著性影响;消毒温度100℃~121℃,消毒时间30min~60min,对呋喃西林溶液含量有显著性.结论 灭菌温度100℃,灭菌时间30min,及时出锅散热等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稳定.

    作者:许亚农;陈青青;冯惠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初探

    介绍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引起方方面面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同时针对存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根本上促进该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谢永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南、北板蓝根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药用板蓝根有菘蓝(北板蓝根)、马蓝(南板蓝根)两种.本文对他们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作一比较分析.

    作者:巫庆珍;王元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应用盘状血管生成模型评价芥子碱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目的 探讨芥子碱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聚乙烯醇海绵盘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不同剂量芥子碱组,植入小鼠皮下,构建盘状血管生成模型,观察术后12d的血管生成情况及组织生成情况,以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在海绵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海绵冰冻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分析海绵内组织生长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芥子碱大、中剂量组(10.0 mg·mL-1和7.5 mg·mL-1)海绵盘的湿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组织生长面积都明显减少(P<0.05).结论 芥子碱具有一定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吴国欣;柯木根;詹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PLC-ELSD法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中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PLC-ELSD法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中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ELSD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检测温度:41℃;流速:1.0mL·min-1;进样量为20μL;雾化气体N2流速2.5L·min-1.结果 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分别在0.09976~0.1796mg·mL-1、0.1385~0.2493 m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分别为0.9985,0.9992);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8%和98.70%,RSD分别为0.62%和0.36%(n=9).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许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