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利青
介绍我院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和医院临床药学中的作用,通过集中配置静脉输注药物,加强药品管理,保证输液的质量,通过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作者:陈国庆;欧智明;杨军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EGCG是从绿茶中提取分离的荼多酚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基于其显著的抗氧化、抗癌以及抗炎活性,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其抗炎机理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活性介导、干预信号通路、抑制转录因子激活等方面,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作者:崔小红;姚琳;余书勤;朱奇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头孢曲松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孟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的治疗,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加,本文即结合本院发现的2例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药用板蓝根有菘蓝(北板蓝根)、马蓝(南板蓝根)两种.本文对他们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作一比较分析.
作者:巫庆珍;王元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炮制是药材在应用前必需的加工过程,炮制方法是否得当,过程是否严格管理,辅料是否符合要求等都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本文对中药加工炮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作者:林燕钦;章成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介绍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引起方方面面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同时针对存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根本上促进该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谢永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总结我院病区药房在新信息系统管理下,实现病区药房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我院病区药房趋于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确保药品供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
作者:叶顺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十大功劳叶和枸骨叶进行植物来源鉴定,确定十大功劳叶和构骨叶的植物来源.方法 采用植物来源鉴定方法对十大功劳叶和枸骨叶进行植物来源鉴定.结果 十大功劳的叶是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叶,枸骨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结论 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不能作小檗科植物十大功劳的叶使用.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头孢替唑钠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是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品种,而该版药典里并未制定其残留溶剂测定方法,依据厂方提供的合成工艺路线,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合成工艺中使用过的溶剂进行了测定.
作者:饶永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药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认识的,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于防治疾病的各种药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作者:王二丽;何荣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通过对比上一版2004年的《处方管理办法》,发现从法律地位,获得和丧失处方数的条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药品外购,药品通用名等几方面有其优点与不足.
作者:陆军;赵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芥子碱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聚乙烯醇海绵盘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不同剂量芥子碱组,植入小鼠皮下,构建盘状血管生成模型,观察术后12d的血管生成情况及组织生成情况,以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在海绵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海绵冰冻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分析海绵内组织生长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芥子碱大、中剂量组(10.0 mg·mL-1和7.5 mg·mL-1)海绵盘的湿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组织生长面积都明显减少(P<0.05).结论 芥子碱具有一定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吴国欣;柯木根;詹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含量.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红霉素溶液在0.0191~0.0522 mg·mL-1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0.0663A-0.0008 mg·mL-1,r=0.9999:总平均回收率99.91%,RSD=0.28%(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作者:伍善广;潘育方;杨帆;李桃;黄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以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为例,在考察壳聚糖和该酞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备了羧基酞菁-壳聚糖复合物,并进行了相关性质研究.吸收光谱法表明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与壳聚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确定了二者之间可形成复合物且复合物中酞菁与壳聚糖的表观摩尔组成比为0.8∶1.
作者:邵宇飞;唐凤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成本.本文就中西药联用的理论基础,配伍禁忌,合理配伍的研究近况作一概速,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我院2005年~2005年10月收集的10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108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患者ADR发生率高,占4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高,占89.8%;单一用药30例,合并用药78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5.2%;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占首位(57.4%),其次为中药制剂(23.1%).
作者:徐浩锋;申屠建中;陈宁;史国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冷冻干燥的泥鳅粉对小鼠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本文设立对照组、毒化模型组、泥鳅粉小剂量组、泥鳅粉中剂量组、泥鳅粉大剂量组及齐墩果酸组,比较小鼠血清ALT、AST变化,观察泥鳅粉小、中、大剂量组对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结果 泥鳅粉小剂量组、泥鳅粉中剂量组与毒化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泥鳅粉大剂量组及齐墩果酸组与毒化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冷冻干燥的泥鳅粉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CCl4所致中毒性肝损伤小鼠具保护作用.
作者:顾利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60:40),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吡罗昔康在16~144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绍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简要介绍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类型、优点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固相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列举了一些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
作者:翁淑琴;游勇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制剂正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本文从医院制剂室面临的现状、医院制剂存在必要性、医院制剂的优势、今后医院制剂工作的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讨论如何适应形势、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医院制剂工作适时发展.
作者:肖玉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