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逢钢
目的 为了了解我院门诊静脉给药处方分布、用药特点、初步探讨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5年1月~5月门诊静脉给药处方12650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静脉给药以小儿内科、呼吸科为主,抗感染药物处方占静脉给药处方的76.0%,不合理用药处方占1.05%.结论 应加强门诊静脉给药的管理,降低不安全给药因素,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功华;马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医院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药学服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从病历和处方检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新药评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入手,将合理用药贯彻药学服务全过程,摸索一条符合自己情况的药学服务之路.
作者:杨倩倩;苏清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软管壁厚度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方法 依据JJF1059-1999确定A类及B类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结果 概率p=95% 自由度γ=4.结论 本评定方式适用于医疗器械产品日常长度、厚度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魏丹琦;郑锦峰;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平喘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04~2005年平喘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数据.结果 从剂型来看,雾化吸入制剂所占比例高;从药理分类分析,糖皮质激素类销售金额居榜首;按药物通用名排序,布地柰德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居首位.结论 我院平喘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平喘用药情况基本相符,也符合目前的平喘药物分期分度用药原则.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蒺藜药材的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ELSD法测定蒺藜的指纹图谱,并根据向量夹角法计算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初步建立了蒺藜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HPLC指纹图谱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蒺藜药材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朱明晓;谢宁;柳文媛;冯锋;任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包括中药药效学)和机体对中药的影响(中药药动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药药理学大大地促进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本文阐述基层医院中药人员学习中药药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芦柏震;章红燕;何福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对活络草的生药性状、根和茎的显微结构,有关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别进行实验探讨,为该品种药材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陈松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探讨器官移植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必要性和意义.
作者:丁川;陈元俊;卢玉兰;甘惠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国内外对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息斯敏(阿司咪唑,Hismanal,Astemizole)的不良反应持谨慎态度及在英国医药市场上十余年来的使用历程,对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应有所认识.
作者:姚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品的购进管理是药品经营企业质量过程控制的第一关,也是确保企业经营行为合法性,保证药品经营质量的
作者:蔡朝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用RP-HPLC法测定不同批号的精乌颗粒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以探讨本方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Alltech色谱柱,检测波长:320nm,流动相:乙腈-水(16∶84),流速:1mL·min-1.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2596~2.5960m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形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863414×106X-2.610214×104,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2%,RSDO 1.11%,测定3个批号的精乌颗粒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1.74~1.80mg·g-1.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叶建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头痛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1g和磷酸氢二钾4.8g混合,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磷酸调pH至6.5)(60∶4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硅胶基质键合相填料的色谱柱,而且延胡索乙素的峰型更好.结论 本方法可靠、准确度高,可作为头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少鹏;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例1,男,3岁,因全身多处热液烫伤疼痛0.5h,于2005年11月19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神清合作,体温36.3℃,心率120次min-1,呼吸22次min-1,体重15k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
作者:杜青云;林惠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以噬菌体或噬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它实现了基因型和表型的一对一转换,提供了高效率的筛选系统,噬菌体展示技术是真正第一个用于体外高通量筛选的技术方法.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以构建抗体库、随机肽库、蛋白质突变体库和cDNA文库,从而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疫苗的研制,改造和提高蛋白类药物、酶和抗体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属性,尤其是在抗原表位分析、受体与配体结合位点确定等分子间识别机制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我院门诊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2005 年7月1日至9月30日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门诊处方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排序、统计.结果36~50岁年龄段病人使用多,DDDs排序前三位的依次是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结论 基于我院作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BDZ类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BDZ类辅助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病使用率高.
作者:黄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分离,分为渗出性、牵引性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多见,其常见的原因是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以及眼外伤等.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联苯双酯及滴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德国Merck公司LiChroCART C18柱(250mm×4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78nm,柱温35℃.结果 联苯双酯在6.04~60.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原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0.53%,n=9),滴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0.85%,n=9).结论 本法用于测定联苯双酯及其滴丸含量,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陈力奋;袁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药品自身因素;使用不当;患者个体差异;说明书不规范等方面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证实注射给药的必要性等9条对应措施,大限度地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白乐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699)-2002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含量测定项下,未对样品溶解条件作详细规定.故通过实验提出:该样品应用甲醇超声溶解(时间为3~5min),并立即转移,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方能使用.
作者:黄健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简述了药品分类的起源和发展,提出并分析药店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本公司当前开展药品分类管理的可行性,后,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提出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若干设想.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