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军
无论平时或战时颈部火器伤均较为常见.头部有钢盔或头盔保护,胸部、腹部有防弹衣保护 ,这大大减少了头胸腹部的火器伤的发生率.由于颈部需要灵活的活动,目前尚无既能有效地保护颈部又不影响头颈部正常活动的防护措施,故颈部火器伤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颈部血管受到损伤的几率也大大增加[1].
作者:刘瑞峰;马全利;刘彦普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999年5月~2000年4月,我们对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使用小剂量重组链激酶(r-SK ),经同步血流灌注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农;张艺军;王亚真;张树新;李强;刘淑媛;黄芩;宋守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本文探讨纳洛酮联用盐酸异丙嗪对火箭推进剂偏二甲基肼( UDMH)中毒鼠的救治效果,以探讨简便易行的对UDMH中毒防治的新途径.方法 LACA雄性小鼠,18~22 g,共45只.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盐酸异丙嗪组、纳洛酮组、纳洛酮+盐酸异丙嗪联合用药组、维生素B6组.模型制作:取0.25 LD 50 UDMH剂量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纳洛酮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纳洛酮(0.12 mg/kg)0.2 mL/只;盐酸异丙嗪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盐酸异丙嗪(7.5 mg/kg)0.2 mL/只;联合用药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及盐酸异丙嗪各0.1 mL/只;维生素B6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维生素B6(9.01 mg/kg)0.2 mL/只,中毒后15 min、1 h分别腹腔内注射上述药物共2次.注射完毕后观察小鼠的表现和存活情况.结果 5组实验动物中,纳洛酮、盐酸异丙嗪组的存活率分别为33%和44%,高于对照组(11%);以纳洛酮+盐酸异丙嗪联合用药组的存活率为高(56%);但都低于维生素B6组的存活率(78%).结论纳洛酮联用盐酸异丙嗪可明显推迟UDMH中毒小鼠痉挛的发生,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作者:岳茂兴;蔺宏伟;李建忠;李成林;杨鹤鸣;姜玉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们于1996年4月~2000年3月间共进行了16例眶底骨缺损后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材料修复.经过3个月、6个月、1 a随访,效果满意.无眼球内陷、无复视、无排斥反应,局部瘢痕不明显.
作者:李春明;梁玲;马民;房金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男,52岁,农民.患精神分裂症(青春型)20 a.以前曾先后用过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药物,反复发作7次,长期服药间断住院治疗.近3 a,有时轻微口渴,但无多食及明显消瘦.10 h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不愿进食、言语零乱,于2001年2月10 日10时再次入住精神科.入院时查体:T 40.1℃,P 101次/min,R 22次/min,BP 15/10 k Pa.神志恍惚,存在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无自知力.周身皮肤潮红,弹性极差.双眼球凹陷.咽充血,心率101 次/min,律齐,无杂音.血常规示WBC 18.1×109/L,N 0.88,L 0.12,Hb 120 g/L.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上呼吸道感染.即给予物理降温,奋乃静2 mg,bid,静滴先锋霉素Ⅵ.11时10分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但无口角歪斜及口吐白沫.急查血生化:钾4.6 mmol/L,钠148 mmol/L,氯106 mmol/L,CO2-CP 24.2 mmol/ L,BUN 23.1 mmol/L,Cr 286 μmol/L,GS 35.6 mmol/L,血浆渗透压350 mOsm/L.尿常规:糖(++++),酮体(+),心电图正常.确诊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精神分裂症.于12时30分转入内科,立即给予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普通胰岛素、氯化钾等综合治疗, 17时神志转清,血糖降至12.8 mmol/L,但仍存在思维破裂,继续补液、抗精神病治疗,1个月后临床痊愈出院.
作者:张原兴;周德洁;邢玉芹;于立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咳嗽、心悸、憋喘半月入院.查体:BP 12/8 kPa,神志清,精神差 , 面色萎黄,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叩实,右下肺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范围约5 cm×6 cm,心界向下扩大,至左腋中线第7肋间,心率14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前区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肝肋下6 cm,剑下10 cm,脾肋下10 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心脏彩超显示:扩张型心肌病,LA 4.18 cm,LV 7.2 cm,RA 4.1×4 cm,RV 2.6 cm,IVS 0.9 cm,EF 17.43%,FS 8.12%,心包积液,液平0.7 cm,二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胸部B超显示双侧大量胸腔积液,腹部B超发现双侧多发肾囊肿,双肾明显增大,边界清,实质内见大小不等的多个囊性结节,囊与囊之间可见肾实质回声.肾脏CT显示双肾多发类圆形液性密度影,CT值约15 Hu,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2.0 cm,边界较清.尿常规示:蛋白(3+),酮体(2+),肾功示:尿素氮9.2 mm ol/L,肌酐284.3 mmol/L,心肌酶谱示:SCOT、LDH、HBDH均明显升高,CPK、CPK-MB正常. 诊断为:1、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2、多囊肾.入院后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后,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胸腔积液消失,心率降至约90次/min,肝脾回缩至肋下,双下肢浮肿消失.入院后1周复查,肾功、尿常规均正常.
作者:赵倩;黄文;毕晓静;吴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Ic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用来转复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以及长期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已显示其较好的疗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阵发性房颤发作前连续服用倍他乐克(或阿替洛尔)的患者,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时较未服药者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用药量小,且临床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将平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于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转复房颤前30 min口服倍他乐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扈秀丽;宋晓漪;杨志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自1999年10月开始对4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颈内静脉插管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插管方法和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东阳;王涛;崔建强;王英;李顺德;陈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男性,86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发热7 d于2000年11月3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右侧肢体无力)、心律失常病史.近几年来多次发生肺感染,半年前拍胸片提示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游敏生;孙洁静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胃手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我们诊治20例此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滨男;慕海峰;王盛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IGF-1,2在血清和玻璃体中浓度的相互关系,即探讨眼球内IGF水平是否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VR)相关.方法观察组患有外伤性玻璃体积血.IGF-1,2的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PDR患者IGF-1,2比对照组升高(IGF-1∶ 2.6±1.1 ng/mL,P=0 .0005;IGF-2∶ 36.5±4.9 ng/mL,P=0.0004;n=21)对照组(IGF-1∶ 0.6±0.1 ng/mL,P=0.0005;IGF-2∶ 20.6±3.9 ng/mL;n=21)PDR血清中IGF-1,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玻璃体中IGF-1,2水平增高可能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VR)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苏颖;王峰;王世超;胡滨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循环(ECPB)动脉灌注管位置对肺门部火器伤后心脏骤停犬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杂种犬14只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后用小口径步枪射击犬右肺门区,心脏骤停后10 min开始复苏.A、B两组分别采用股动脉、颈动脉插管建立ECPB,同时给予人工呼吸、胸内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治疗. 观察动物CPR情况.结果 A、B两组动物均全部复苏成功,B组恢复自主循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复苏1 min时B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A组( P<0.05),PaO 2显著高于A组(P<0.01),PaCO2显著低于A组(P<0.05);复苏3 min时B组PaO 2显著高于A组(P<0.05),PaCO2显著低于A组(P<0.05).自主循环恢复后10 min两组间MAP、Pa O2、 PaCO2均无统计学差异.辅助循环停止后,两组动物自主循环基本保持稳定.结论 ECPB能有效地应用于心脏骤停的CPR,动脉灌注管靠近升主动脉根部有助于提高急诊体外循环心肺复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宏;陶登顺;易定华;蔡建辉;李同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争议颇多.我院从1998~2000年将8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外科治疗组统一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4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作者:赵文元;周晓平;刘建民;许奕;王来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年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许多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使该病的止血效果非常可观.文中就传统的三腔两囊管在应急治疗中的使用价值做以探讨,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燕燕;李静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脾破裂一直是手术治疗为主,但随着对脾脏组织解剖及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脾破裂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使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现将我院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军;吉南;周军;马志刚;蒋淼;吴兴峰;刘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的损伤及头穴电针对其影响.方法脑内注血法制备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动物分为4组 :针刺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各组内分为4个时间点:给予干预因素后6 h、4 d、7 d及14 d.杀检前采用舌下静脉注射伊文斯蓝(EB),通过脑组织内EB含量评价急性脑出血后BBB的损伤及头穴针刺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针刺组在6 h、4 d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 0.01),在7 d、14 d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在7 d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生理盐水组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 ,在6 h 、4 d点与对照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在7 d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 结论急性大鼠脑出血后6 h、14 d持续BBB损伤,头穴针刺治疗脑出血可能与促进BBB损伤的修复有关.
作者:纪晓军;何宏;温兆霞;唐强;东贵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2000年2~8月,我们为5例结石致急性肾绞痛患者施行经尿道输尿管肾镜(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茵;洪景范;孙大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现将我院1997年2月~2000年3月对15例术后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卫小青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男,44岁.2000年11月23日19:40因饮酒后神志不清2 h余,入我院急诊科就治.查体:血压95/70 mmHg,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
作者:田海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肾上腺素是复苏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关于其复苏效果及适宜应用剂量存有争议.临床观察发现其与不同的疾病和生理状态有关[1],但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对两所三甲医院19 99年2月~2001年5月有明确病因的心跳骤停患者46例进行了肾上腺素用量和复苏效果的对照研究,并与内皮素(ET)、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PGI2)浓度的变化结合起来分析 ,从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变化的角度探讨不同原因的心跳骤停复苏效果及生理机制,探讨心跳骤停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复苏效果的关系.
作者:周荣斌;张树义;李爱民;翟晓辉;来刚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