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归补血汤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气阴两虚证48例

严小军;黄新平;刘庆庆;肖书翠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症, 气阴两虚, 芪归补血汤,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芪归补血汤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芪归补血汤,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2 g),冲服;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指标为两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周围血象.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细胞计数: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芪归补血汤可以显著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五积丸中厚朴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五积丸质量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用HPLC测定五积丸中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厚朴酚对照品在0.152 56~1.220 48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重复性RSD= 0.79%,加样回收率为101.6 %,回收率RSD为1.8%,含量限度为每袋含厚朴酚(C18H18O2)不得少于7.7 m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五积丸的产品质量.

    作者:段春玲;姚闽;李玉云;胡蓉;曾宪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一平治黄疸经验

    江一平教授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30余年,学验俱丰,注重发挥中西医之长,尤对各类黄疸的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师古而不泥古,既擅用经方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了系列有效方剂.本文就江师在治疗黄疸方面的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胡佳;刘翔;徐步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生大黄敷脐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6例阑尾切除术患者及84例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大黄敷脐用于阑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作者:张恽;陈巍杰;高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例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5年元月~2008年4月诊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西医加扶正化痰平喘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率93.3%,对照组70 .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疗效,显示出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的独特优势.

    作者:孙安礼;杨冬梅;赵善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148例

    目的:观察经方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收治148例患者,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并随症加减,7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结果:治愈65例,显效6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达84.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作者:钮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30例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局部放疗DT=30~50 Gy,观察组同时采用10%鸦胆子油乳3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一疗程,分别以症状、X线片评价治疗的主观疗效和客观疗效,观察KPS评分变化,1年生存率及白细胞计数变化等指标.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完全缓解率63.3%(19/30),部分缓解率33.3%(10/33),总有效率96.7%(29/30),KPS评分较疗前增加者占93.3%(28/30),随访1年生存率明显升高(P<0.01),白细胞计数减少亦轻(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吴鹤;叶永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食盐碘化前后733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

    目的:观察全民食盐加碘(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I)前后本地区甲状腺疾病临床资料,分析添加碘盐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对本地区USI前、后各3年共733例甲状腺疾病外检病理标本,复查原切片,双盲法再次按现行诊断标准确诊,计算该时间段结节性甲状腺肿占甲状腺疾病外检病例的百分比;分别计算两个时间段内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性别构成比;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氏病的构成比;及结甲的合并病变的构成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USI后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甲状腺疾病外检中所占的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女性>男性.在甲状腺疾病类型中,以结甲为多;结甲的合并症以出血和囊性变为常见;结甲中部分病例合并癌变,以乳头状癌的较多见;甲亢、桥本氏病以USI前发病高.结论USI后,对防治碘缺乏病有显著成效;但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甲状腺疾病人数增加,以结甲发病人数所占比例为高,合理的科学的补碘,有利于降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降低结甲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尹满香;黄越燕;林波;许卫珍;周泉;俞芳;肖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咳喘固本颗粒剂薄层色谱鉴别及微生物检查

    目的:确立咳喘固本颗粒剂的质量检验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黄芪、白术、防风;采用药典微生物检验标准对咳喘固本颗粒剂进行检测.结果:咳喘固本颗粒剂生产质量状况良好.结论:本研究为咳喘固本颗粒剂的质量检验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杨卫星;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鬼臼毒素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的制备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聚合物胶束;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聚合物胶束的形态;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及其分布;用HPLC法测定药物胶束的包封率.结果:聚合物胶束大小均匀,具有球形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6.5±25.8nm,药物胶束的包封率为85.6%.结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可作为疏水性药物鬼臼毒素的载体.

    作者:高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裸花紫珠片联合思连康治疗病毒性腹泻36例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思联康治疗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裸花紫珠片和思联康;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普鲁本辛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裸花紫珠联合思连康治疗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杨冬梅;赖登红;孔安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调经养颜颗粒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调经养颜颗粒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 (5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乙腈 0~25分钟,15%→30%;25~31分钟,15%;水0~25分钟,85%→70%;25~31分钟,85%;流速为1.0 ml/ 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 ℃.结果: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1.6080~9.6482μg(r=0.9998)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88%,RSD=1.9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调经养颜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梅荣;王晖;袁海铭;刘良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32例

    笔者自2005年6月~2008年5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9~76岁;其中横形骨折14例,粉碎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在损伤后3~5天内手术,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后,患肢石膏托外固定7~10天内手术.

    作者:章翔;黄士民;谢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李富玉学术思想探析

    李富玉教授是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特聘教授,中医师承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学术上衷中参西、师古而不泥古,理、法、方、药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兹就李师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作者:韩培海;高思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拔火罐推拿治疗腰椎盘突出症300例

    笔者从2000年以来采用针刺、拔火罐加推拿治疗腰椎盘突出症30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0例中男186例,女114例,病程0.5~2年.相应椎旁均有压痛、叩击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趾背伸肌肌力下降180例,膝反射减弱90例,跟腱反射减弱51例.治疗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及CT平扫.L3~4椎间盘突出62例,L4~5椎间盘突出154例,L5~S1椎间盘突出84例,其中L3~4、L4~5同时突出47例,L4~5、L5~S1同时突出73例.左侧痛130例,右侧痛137例,双侧痛33例.

    作者:郭秋霞;李俊;刘水生;高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瓜馥木属药用植物资源

    为了阐明在广西民间常用的瓜馥木属植物,现通过野外资源调查和原植物标本鉴定,核对药材原植物标本整理了7种在广西民间常用的瓜馥木属植物,并分别记录了他们在广西的分布和功效,为充分利用本属药用植物资源开展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廖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佳.

    作者:康雅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芪归补血汤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气阴两虚证48例

    目的:观察芪归补血汤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芪归补血汤,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2 g),冲服;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指标为两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周围血象.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细胞计数: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芪归补血汤可以显著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

    作者:严小军;黄新平;刘庆庆;肖书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试论疸病治脾

    疸病,即黄疸,有急性与慢性之分.疸病治脾,一般适宜于慢性疸病伴现脾病症状的患者,即各类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在利湿退黄同时,合用调理脾脏功能药物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特论述如下.

    作者:蒋雪定;王建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脐疗法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脐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对2006以来国内相关杂志上的论文进行综述.结果:近3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研究、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结论:脐疗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脐疗法的标准化和优化方案、脐疗防治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方法、剂型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永臣;贾红玲;田思胜;王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早期肿痛33例

    目的:客观评价加味血府逐瘀汤对四肢骨折早期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普食、常规制动、抬高患肢的基础上,观察组服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设置治疗前及治疗2、4、7天4个时相点,观察疼痛和肿胀变化情况,疗程为7天.治疗结束后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复查肝肾功能.结果:加味血府逐瘀汤和20%甘露醇都有减轻骨折早期肿痛的作用.治疗2天后的疗效相当;对疼痛和肿胀的缓解程度在治疗4天后观察组已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疼痛的缓解更为明显.在治疗7天后观察组对疼痛和肿胀治疗的显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7.78%.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早期肿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用药安全.

    作者:钟发明;肖伟平;黄军;吕劲;李勇;汤敏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