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2例误诊分析

盛庆丰;李强;张倜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胆管癌栓, 梗阻性黄疸,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患者, 腹部疼痛, 食欲
摘要:2006年4月我科收治了2例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临床资料如表1和表2.2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等.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bcl-2和c-erbB2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2、癌基因c-erbB2蛋白表达,以及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宫颈鳞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bcl-2、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2、c-erbB2在宫颈鳞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5%(18/24)、58.3%(14/24);60%(12/20)、40%(8/20);20%(2/10)、0%(0/10).bcl-2在鳞癌、CIN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 1),而鳞癌组与CI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erbB2在鳞癌、CIN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c-erbB2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在宫颈上皮癌早期可能发生bcl-2的过表达,c-erbB2的过表达是细胞恶变的标志之一.

    作者:高源;丁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与肿瘤相关性研究的现况与进展

    1 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研究现况与进展NGF是在40年前被发现的一种多肽激素,它能促进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支配的神经纤维的生长,含有α、β、γ3种亚基的多聚体,可表示为α2βγ2,其中β亚基具有NGF的所有生物学活性,也是3种亚基中唯一具有NGF的所有生物学活性的亚基,β亚基由2条各含有188个氨基酸残基的相同肽链组成.

    作者:何荣国;邹东奇;田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肠癌病人放化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 做好大肠癌病人放化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减轻治疗中的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对112例大肠癌病人从心理、饮食、照射野皮肤、造瘘口、骨髓象、化疗时用药及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副反应等方面进行护理,帮助病人增强治疗信心,减轻或消除不适.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通过对大肠癌放化疗病人进行的整体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胸腺肽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从2003年9月-2005年1月,对收治的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其中用全身化疗同时配合胸腺肽治疗(综合组)27例,单独应用全身化疗(对照组)25例.结果 综合组控制率为59.2%,对照组控制率36.0%,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AFP下降明显,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综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综合组和对照组的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6.7%、25.9%和40%、16%,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作者:李悦;于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27、Cyclin 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p27kip1与Cyclin D1在膀胱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探讨两者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70例标本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kip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其中正常组织28例,膀胱癌组织52例.结果 P27kip1,Cyclin D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率和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27蛋白在低分化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分化组(P<0.01)和中分化组(P<0.01),Cyclin D1表达水平在低分化组中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0.01),在中低分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27kip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而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27kip1与Cyclin D1的相互关系呈负相关.

    作者:李彬;周峰;赵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总的五年生存率为10%-14%,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约占肺癌总数的70%-80%.然而,近二十年来常规放疗的疗效并不显著,五年生存率只有5%-10%[1],且反应较重.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或复发和远处转移,而Malissard[2]的研究表明局部未控与随后的远处转移有关,所以局部未控或复发是NSCLC治疗失败和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松柳;徐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 研究VEGF-C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宫颈癌手术标本中VEGF-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中VEGF-C蛋白表达率为66.1%(39/59),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5).但与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和肿瘤直径无关.VEGF-C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6).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检测VEGF-C对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冬菊;娄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中的自我护理

    鼻咽癌的肿瘤位置较深而隐蔽,难以外科手术彻底切除,又因其癌细胞分化程度低,对放射线较敏感,所以放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1].但该疗法带来的不良反应却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疗程的顺利进行,个别病人因痛苦难当要求中止放疗时有发生.因此,放疗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单靠临床护理又难以达到对放疗反应较好的防护.

    作者:张慧娟;王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其影响.方法 对2005年3月-8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周CB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 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作者:侯恩存;王新;练祖平;陆运鑫;白广德;关莹;黄丁平;秦冰;陈小梅;刘敏;黄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在肺癌肿瘤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作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类对其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以研究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是如何在细胞中发挥协同作用为目的的蛋白质化学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

    作者:王彦艳;陈公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部分粘液素及角蛋白在腺上皮肿瘤中的表达

    目前已发现13种类型粘蛋白,各型粘蛋白的表达具有组织和细胞的特征性,其表达的改变在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另外分化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表达不同的细胞角蛋白.上皮组织恶变后,其表达的细胞角蛋白与正常组织基本相同,因此细胞角蛋白的表达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2].细胞角蛋白分为Ⅰ型角蛋白和Ⅱ型角蛋白,腺上皮主要表达Ⅰ型角蛋白(CK7、CK8、CK18、CK19、CK20).本文将主要探讨不同器官腺上皮源性肿瘤中部分粘蛋白(MUC1、MUC2、MUC5AC、MUC6)及部分Ⅰ型角蛋白(CK7、CK19、CK20)的表达情况.

    作者:王旷;纪元;侯英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TEN及其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PTEN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唯一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基因,即脂质磷酸酶活性和蛋白磷酸酶活性.该基因的变异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本文就PTEN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前列腺癌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沈静侠;姜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9月对719名妇女行宫颈病变筛查,215人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结果 经病理确诊CIN 23例,包括CINⅠ 12例,CINⅡ 8例,CINⅢ及原位癌3例.阴道镜对CIN的诊断准确性为19.32%.结论 阴道镜可作为CIN的普查方法之一.

    作者:龙再秋;李联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12例乳腺癌P-gp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2例术前未行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P-gp的阳性表达率为43.8%.P-gp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P<0.05);在中低分化组(组织学分级Ⅱ、Ⅲ级,P=0.102)和HER2阳性组(P=0.078)P-gp的阳性表达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年龄、ER/PR状况无关.结论 P-gp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原发多药耐药有关,化疗前对其检测可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P-gp可能是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作者:李占文;杨华锋;胡云锵;李振平;刘纯;范风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照射结合252锎(252 Cf)中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108例恶性肿瘤采用外照射加(252锎)中子近距离照射临床近期疗效评价.方法 体外照射采用6 MV-X线加速器照射,肿瘤靶区每次吸收剂量1.8 Gy-2.0 Gy,5次/周,总吸收剂量45 Gy-52 Gy.腔内照射:采用ZH-1000型252 Cf中子后装治疗机治疗,参考点食管癌、直肠癌,取源外10 mm,3 Gy-5 Gy/次,1次/周,总吸收剂量10 Gy-20 Gy.宫颈癌参考点A点,7Gy-10 Gy/次,1次/周,总吸收剂量30 Gy-40 Gy.结果 食管癌病人进食哽噎症状消失达100%,CR 78.1%;PR 15.6%;NR 6.25%.直肠癌、宫颈癌病人疗后肿块消失.1年生存率86.4%,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1.3%和12.5%.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36.4%、8.8%.结论 252 Cf中子射线是一种高LET射线,252 Cf中子腔内照射配合加速器外照射治疗108例,近期总有效率96.5%,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并不高,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杨杰;波拉提;阿衣古丽;曲宝云;严为民;热依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纳米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大量研究致力于提高化疗效果,并且使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但是在化学治疗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在所有的因素中,与治疗效果直接相关的是药物对杀伤癌细胞的靶向能力和尽可能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终的预期寿命的程度与治疗的靶向能力直接相关.近年来针对这一方向的研究包括对可控给药剂量和途径的载体开发,发现新的化疗靶点如供应肿瘤生长的血管系统和对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可使化疗在有效的同时更具有特异性[1].本综述将主要阐述纳米药物输送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着重于探讨与纳米粒子组成相关的具有特异性肿瘤靶向的纳米粒子的应用前景.

    作者:汤庆超;王锡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LYVE-1和CD3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和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卵巢上皮性癌3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8例和良性卵巢囊腺瘤15例中的LYVE-1和CD31的表达,计数LYVE-1的阳性淋巴管数即MLC和CD31的微脉管密度即MVD.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LYVE-1和CD31的表达即MLC和MVD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P<0.01).卵巢上皮性癌中组织学分级G3患者的MLC和MVD显著高于G1-G2(MLC,P<0.05;MVD,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MLC和MVD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MLC和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卵巢上皮性癌MLC和MVD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YVE-1和CD3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水平说明肿瘤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和血管,它们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LC和MVD可作为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并且对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丽丽;纪新强;高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纤维蛋白胶的研究进展

    生物胶也叫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简称FG),是一种生物蛋白制剂,早应用于伤口止血.近20年来,FG逐渐应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封闭组织缺损、防止组织粘连,尤其作为某些药物的缓释载体,其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就FG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郭莉;王晓红;杨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216例女性患者术前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及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组织浸润、纵横比等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特点,将肿块分为良、恶性,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良性符合率92.1%,恶性符合率为95.2%.结论 根据乳腺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可提高术前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符合率.

    作者:佟凌霞;刘永红;陈忠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测定及其临床意义(附93例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活化血小板测定值的差别及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效果.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3例肿瘤患者和3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变化.结果 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的肿瘤患者的活化血小板经过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 测定活化血小板可以预测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风险性的大小.同时,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值.

    作者:张武;郑维锷;陈文俊;刘凌云;林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