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退黄降酶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5例

方华珍;丁成华;胡珂;兰佳;程雪姣;王玉臣

关键词:退黄降酶汤, 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退黄降酶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进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退黄降酶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在临床总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TBIL、ALT恢复情况及治疗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西医常规疗法在本病治疗中有互补作用,可提高疗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桃核承气汤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第Ⅱ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值(△ST值)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桃核承气汤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桃核承气汤具有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作者:周雅萍;刘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温肾通督论治探讨

    目的:探讨从温肾通督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方法: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虚精亏、筋骨失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病机关键;而督脉痹阻、阳气失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风寒湿邪外袭、跌仆闪挫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诱因.在临床上,通过温补肾气、疏通督脉可补充督脉阳气、促进督脉阳气运行复常,得以温化/或祛除阻遏于腰府、下肢之风寒湿邪/或痰浊瘀血,从而达到濡养筋骨、通络止痛之目的.结论:温肾通督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途径.

    作者:何兴伟;Fadi Salim Saiyaf;谢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冬病夏治穴位注射治疗哮喘67例

    我科于1995年开始,对哮喘证进行冬病夏治,采用灭活卡介苗肺腧穴穴位注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6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邹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低能量平衡膳食结合运动在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能量平衡膳食结合运动是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方法:19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实施科学低能量平衡膳食加适当的运动,每月监测体重、体脂、体质指数和其他相关指标,持续1年,后评价营养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和体脂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P<0.05).结论:建立在健康饮食原则基础上的低能量平衡膳食加适当的运动,在肥胖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应秋霞;华金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维一体的症状辨证意义级差研究方法探讨

    如何界定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是目前中医辨证理论规范化、客观化研究中没有克服的难题.提出以三种方法结合的三维一体方式探讨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三维即经典文献、古今病案资料、当代临床验证三方面资料结合,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出临床常见证型的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

    作者:雍小嘉;徐姗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孕康口服液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0例

    先兆流产是临床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多发生在孕早期,称为早期先兆流产. 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痛、腰酸、阴道流血等症状.西医常规治疗一般首选黄体酮等药物保胎,但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黄体酮及其衍生物大剂量保胎有致畸作用.为寻找安全有效的保胎药物,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我院采用杭州回音必药厂生产的纯中药制剂孕康口服液治疗先兆流产50例,取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奕芳;张健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偏头痛的治疗策略及中成药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偏头痛相关中成药在其治疗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现有偏头痛相关中成药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提炼中成药治疗偏头痛作用特点.结果:中成药在偏头痛中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个体化治疗和分期治疗.中成药可以预防、治疗偏头痛,并通过共患疾病的治疗减少偏头痛发作频度.结论:中成药为偏头痛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章正祥;黄晓明;曹克刚;范吉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一)

    素体阴虚风寒郁热在世界各种医学之中,中医对人类体质的研究是颇具特色的.在这方面,中医研究不但更为全面,而且理论研究渊远丰富,尤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中医体质学说一直贯穿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从脾胃论治气化病的理论与临床探讨

    机体通过气化作用而实现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和形能转化,维护着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气化病是指人体气化稳态失常而导致的疾病,大致分为阳化太过、阳化不及、阴化太过、阴化不及四大类.气化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气化病是由于脏腑失调,气化失司所致.脾胃是人体气化之枢杻,与气化病的发生关系为密切.笔者从中焦脾胃入手论治多种气化病,取得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晓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益气化痰活血汤口服)32例,对照组(西药力平脂口服)30例,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 瘦素(LE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汤可以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力平脂.

    作者:戚国勇;徐海虹;童林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适时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扩大,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剖宫产术后肠蠕动障碍,常引腹痛、腹胀等不适.由于产妇胃肠胀气,延长了禁食时间,不利于产后康复.为探讨能缩短剖宫产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减少术后腹胀、肠粘连、恶露量的方法,我院对剖宫产术后适时肛塞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医教育随想录(四)

    中医专业教育无疑是中医教育的主体内容.如何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水平,一直是中医教育探讨的主题.几十年的中医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着课时问题、教材问题和教师问题而展开.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脾解毒法治疗术后结直肠癌88例

    目的:观察服用以健脾解毒为基本治则的中药汤剂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复发与转移率及3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全部88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后病人,随机分短期服药组38例,长期服药组50例,均用自拟健脾解毒汤辨证加减,短期服药组每年服药时间3-10个月,第1年服药83-180剂 ,2年内累计服药不足300剂;长期服药组每年服药时间10个月-4年,第1年服药308-361剂,前2年累计服药600剂以上.结果:与短期服药组相比,长期服药组病人的脾气虚证候及大便不畅、腹胀、肛门或下腹坠胀等症状得到更好的改善,复发转移率更低(P<0.05),3年无病生存率也更高(P<0.05).结论:健脾解毒法是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后基本的治法,较长时间服药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复发转移危险,提高无病生存率.

    作者:黄兆明;黄振步;陶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退黄降酶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5例

    目的:观察中药退黄降酶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进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退黄降酶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在临床总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TBIL、ALT恢复情况及治疗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西医常规疗法在本病治疗中有互补作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方华珍;丁成华;胡珂;兰佳;程雪姣;王玉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葛根素靶向缓释纳米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查

    目的:制备靶向缓释葛根素纳米球,并对其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及药物利用率等纳米球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葛根素-PLGA纳米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利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制得葛根素-PLGA-NS,其平均包封率为81.5%,平均载药量为2.05%,平均粒径为170.5 nm.结论:葛根素靶向缓释纳米球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该制剂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药物靶向载体系统.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当归六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例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当归六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28例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当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甲状腺腺机能亢进症,与单用西药组比较,疗效明显.

    作者:吴昌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12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9例,慢性溃疡2例,瘢痕切除术后1例.皮瓣面积大12 cm×9 cm,小3 cm×4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3个月~1.5年,平均1年,皮瓣色泽弹性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1例皮瓣有感觉恢复.结论:该皮瓣血管蒂恒定,较少变异,血运可靠,皮瓣切取面积较大,旋转弧度大,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等,可广泛用于小腿、足踝等部位外伤、溃疡、瘢痕切除所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敏波;罗明华;饶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加减红藤汤治疗盆腔炎56例

    红滕汤出自<中医外科学讲义>,由红滕、紫花地丁、乳香、没药、连翘、大黄、延胡索、丹皮、甘草、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的作用.笔者临床上运用该方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玲;王玉;冷皓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益视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研究

    益视颗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7册WS3-B-3307-98>收载的品种.处方由制何首乌、木香、当归等14味中药组成.功能滋肾养肝,健脾益气,调节视力.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青少年近视及视力疲劳者.原标准中没有鉴别项,也没有含量测定.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品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对方中制何首乌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经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本产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丽;李忠贵;饶印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41例

    风湿性膝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认为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与病毒感染也有一定关系.其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症的基本原则.正清风痛宁主要成份为青藤碱,具有良好的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活络之功效,本院疼痛科在2006年9月-2009年10月期间,收治门诊和住院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81例,其中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克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