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GM-CSF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郭玉嵩;任丽君;孙运祥;田长富

关键词:GM-CSF, 重组腺病毒, 肿瘤基因治疗
摘要:目的采用RT-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及脂质体转染技术等克隆得到hGM-CSF基因并获得高滴度重组腺病毒.终目的是为GM-CSF造血干细胞肿瘤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准备.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出hGM-CSF基因,再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而通过反复转染293包装细胞得到高滴度重组腺病毒.结果克隆出hGM-CSF基因,经测序证实结果正确;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提取病毒DNA证实含目的基因.结论用LoxP/Cre体外重组法成功构建了hGM-CSF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术及受侵主要神经的无瘤化处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有了根本的转变.目前保肢已成为恶性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截肢相对减少.这是由于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加,基础研究及生物工程学的密切合作,出现了能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保留肢体功能的多种新的生物学及非生物学保肢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为提高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成功率及术后肢体功能的优良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毕英杰;郝克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为可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预防胃粘膜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为可安预防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胃粘膜损伤的效果.方法142例肝癌患者分两组,80例治疗组患者用为可安,剂量为40 mg/d,化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2例患者生理盐水常规补液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中有5个患者出现明显的左上腹或剑突下疼痛,4例经证实为消化道溃疡,存在胃粘膜损伤.而治疗组未出现明显胃区疼痛患者.结论为可安对在肝动脉化疗栓塞后预防胃粘膜损伤有效.

    作者:李博;袁建华;俞文强;胡庭杨;周俊;罗祖炎;丁小南;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美罗华治疗老年人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经病理证实CD20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年龄60岁~69岁,使用美罗华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4周为1疗程,同时使用CEOP方案化疗.结果8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份缓解2例,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王春森;张晋林;王小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综合救治放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6例

    在肿瘤化疗中,由于化疗药物对组织细胞不具有选择性,在对肿瘤细胞打击的同时,往往正常组织也易受损伤,尤其是那些增殖迅速的组织如骨髓、胃肠道等,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后会出现相关症状,尤其是骨髓受损后症状较重且凶险,病人会出现感染、出血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收治的6例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中,有3例是外院放、化疗后所致转入我科的,另有3例是在上级医院经多疗程化疗转入我科要求化疗、放疗结束后所致者.

    作者:买买吐松;阿提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onA诱导的人脐血基质细胞上清对脐血细胞DNA合成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脐血综合利用途径.方法收集脐血基质细胞培养1~5周的上清,观测其对脐血细胞DNA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ConA诱导的人脐血基质细胞上清对脐血细胞DNA合成随培养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抑制和刺激作用.结论该上清中至少含有两种以上生长因子.

    作者:徐广伟;张耿月;任林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低分子多糖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多糖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低分子多糖点样于接种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分别50 ug、100 ug、200 ug及对照组,置37℃CO2培养箱,48 h后观察结果.结果低剂量组50 ug组肿瘤血管生长略受抑制,中剂量100 ug组肿瘤血管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高剂量200 ug组肿瘤血管出现坏死.结论低分子多糖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中的肿瘤血管生长,并随剂量增加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而增强,且具有很强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作者:何中秋;李义华;李英辉;张晶;何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N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N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针对4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给予NP方案(盖诺+顺铂)进行化疗;盖诺(国产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40 mg/m2~50 mg/m2,静脉点滴第1、2、3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连续两周期;化疗结束后二周施以手术治疗.结果全组病例CR:2例,PR:20例,SD:15例,PD:3例.总有效率:55%(22/40)手术切除率92.5%(37/40),根治切除率72.5%(29/40),术后一年生存率为77.5%(31/40),二年生存率为65%(26/35).结论NP方案对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毒副反应小,有望提高生存年限.

    作者:马业罡;刘德贵;王伟;于占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福达华治疗惰性淋巴瘤27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福达华、米拓蒽醌、地塞米松(FMD)对比CV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选用FMD方案:Fludara:25mg/m2/d,静脉滴注30分钟,d1-3;MXT:10 mg/m2,静脉滴注30分钟,d1;DXM:20 mg/d,口服,d1-5.B组应用CVP方案:CTX:750 mg/m2,静脉注射,d1;VCR:1.2 mg/m2,静脉注射,d1;PDN:100 mg/d,口服,d1-5.结果A组14例,CR 35.71%,PR 50%,有效率为85.71%;B组13例,CR 30.76%,PR38.46%,有效率69.23%.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FMD方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结论FMD方案与CVP方案比较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临床效果好,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王彦荣;任既晨;王立波;李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在宁养服务中晚期肺癌死亡病人生存期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569例晚期肺癌死亡病例分析,讨论生存期与不同年龄组以及疾病是否转移之间的关系,对宁养院收治病人的范围、病程和年龄提供依据.预测疾病生存率,对癌症病人临终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过宁养服务自然死亡的全部晚期癌症病例,计算各癌症、各年龄段的中位生存期、平均生存期和预期生存率.结果(1)经宁养院服务的肺癌病人平均中位生存期54.92天,预期生存率(1周预期生存率为47.10%,5周预期生存率为10.19%,10周预期生存率为1.58%);(2)不同年龄段的中位生存期(天):<30:77.00,30-:42.50,40-:62.00,50-:58.25,60-:54.75,70-:50.00,80-:88.00,提示小于30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中位生存期较长;(3)癌症无转移与有转移的病例之间中位生存期经时序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比较客观反映生存期情况,对各种疾病的临终期提供参考.

    作者:孙理;田振囡;何秋月;李玉;孙喜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PCNA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囊性增生组织(1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20例)和乳腺癌组织(50例)中的表达以及Caspase-3、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无表达,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1/18)、45.0%(9/20)、72.0%(36/50),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均无关.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PCNA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的乳腺癌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P<0.01).结论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通过抑制凋亡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通过与激活的Caspase-3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凋亡.Survivin不仅参与凋亡的调控,还促进了细胞增殖.

    作者:陈刚;周福祥;高霞;夏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MBP-hmcm6融合蛋白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构建含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BP-hmcm6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可溶性表达与初步纯化.方法以常规克隆方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MAL-p2x载体,获得的阳性克隆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表达.结果经Western blot鉴定,获得了分子量大小为139 KD的MBP-hMCM6p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MAL-p2x-hmcm6重组质粒和工程菌,实现了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有助于进一步研究MCM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王蕾;余波光;吴文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方法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不同技术方法,了解各技术方法的优势及不同点,以期找到更有效并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法,有助于提高鼻咽癌的放疗技术水平.方法常规外照射技术;等中心整体挡铅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结果三种技术方法各具优缺点.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具优势,但设备和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常规外照射技术经济实用,技术稳定性较差.等中心整体挡铅技术,技术质量稳定.

    作者:朱云;杨志雄;荆保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体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Survivin基因在人体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78.0%),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6.0%).Surviv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无关.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体肺癌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但是检测它的表达对预后的分析没有意义.

    作者:王伟;玉寒冰;刘德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VEGF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揭示进展期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HIF-1α蛋白在胃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HIF-1α、VEGF蛋白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IF-1α蛋白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4/50)和62%(31/50),MVD平均计数为23.14±11.58;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MVD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PTNM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HIF-1α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x2=4.96,P<0.05);HI-1α或VEGF表达阳性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HIF-1α、VEGF是反映胃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HIF-1α诱导VEGF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参与胃癌的进展.

    作者:王莉;俞春江;耿敬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GM-CSF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目的采用RT-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及脂质体转染技术等克隆得到hGM-CSF基因并获得高滴度重组腺病毒.终目的是为GM-CSF造血干细胞肿瘤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准备.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中克隆出hGM-CSF基因,再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而通过反复转染293包装细胞得到高滴度重组腺病毒.结果克隆出hGM-CSF基因,经测序证实结果正确;得到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提取病毒DNA证实含目的基因.结论用LoxP/Cre体外重组法成功构建了hGM-CSF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作者:郭玉嵩;任丽君;孙运祥;田长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南岗区1992~2004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探讨1992~2004年间哈尔滨市南岗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规律,为哈尔滨市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92~2004年间哈尔滨市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统计死亡率,死亡构成比、截缩病死率、肿瘤死亡发病比等指标.结果哈尔滨市南岗区1992~2004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主要在35岁以后发生,而死亡主要集中在55~70岁年龄段.从截缩死亡率的趋势看男性远高于女性,2002年以后出现大幅上扬,达到46.49%,应引起高度警惕.从死亡发病比看总的趋势是下降.结论应加强中老年人群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特别是女性.

    作者:何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营养素与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胃癌术后存活患者的营养素调查,提供胃癌患者康复时期科学信息.方法选择84例胃癌患者术后仍存活1年以上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编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及膳食摄入量情况;生存质量设20个问题.统计采用描述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组84例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平均值为68.85分,营养素均未达标,硒达标率低(5.09%),影响生存质量的有统计学意义营养素为热能、蛋白质、钙、铁等8种.结论胃癌患者的原来体质差,免疫力低,提供合理营养素利于提高患者的体质和免疫水平,可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琳;江惠娟;陈增春;周洪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化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缺乏选择性,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如抑制骨髓造血机能,胃肠功能紊乱等.我们在护理实践中采取并制订有效护理措施,配合药物减少和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病人较顺利地度过化疗周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隋丽娜;史晓云;牟蔚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蒙药升阳十一味丸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蒙药升阳十一味丸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系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倒置光显微镜、透射电镜、Hochest33342/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凋亡细胞.结果MTT显示,蒙药升阳十一味丸能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其IC50值在2.0 mg/ml左右;光镜、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凋亡细胞的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蒙药升阳十一味丸对胃癌MGC-80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邓秀玲;刘淑萍;陈莉;乌力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CV检测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HCV检测率高,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由抗-HCV诱发.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共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的HCV,同时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原).结果抗-HCV阳性26例,阳性率为32.5%,HBsAg阳性为8例,阳性率为10%,明显低于抗-HCV阳性率.结论抗-HCV阳性与诱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于红;张晓伟;张东霞;刘素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