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疗效观察

戴安伟

关键词:气胸, 中西医结合疗法, 扶正行气活血,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摘要:2000年10月~2004年10月,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并与3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滋肾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目的:以益气滋肾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以益气滋肾法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降低尿微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滋肾汤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白蛋白减少,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改善和延缓发展的作用.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胡利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位老中医的人间情怀

    捧起这散发出油墨芳香的140万字的<古医籍各家证治抉微>时,我心里很不平静.当今中医著作出版难是不争的事实,出版社也要生存,不能不讲经济效益,要出一本这样大部头的书多么不易.

    作者:朱炳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9例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中医科、泌外科门诊及住院病人,50~59岁40例,60岁以上60例;病程4~72个月,平均9.5月.且排除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前列腺癌、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治疗组49例.两组在病程、年龄、性别、伴发疾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作者:胡卫东;杨浩明;郑高坪;胡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益气润肠法治疗中老年慢性便秘临床观察

    中老年慢性便秘多以胃肠道动力减弱、无便意、大便次数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便秘,并多长期服用大剂量的泻剂,病因不清,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益气润肠法为主,结合辨证加减,对42例慢性特发性中老年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七厘散验案

    七厘散出自清代谢元庆的<良方集腋>,由血竭、麝香、乳香、没药、冰片、红花、儿茶、朱砂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收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刀伤出血及软组织肿痛等,是中医伤科常用的中成药.作者近年来应用七厘散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的同时,将七厘散拓宽应用于骨科其它病证,获得一定疗效.

    作者:张国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辨证分型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8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2002年9月~2004年9月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泄泻型IBS患者5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彭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沈有庸药对运用经验

    药对是利用药物相反或相成的药性及功能,相互配合,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佳疗效的一种组合形式.全国名老中医沈有庸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载,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在药对运用方面也颇有特色.现介绍其药对运用经验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戎平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胡珂辨证应用花类中药经验

    胡珂,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疾病诊治2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应用经方,且用药精简得当,尤其在脾胃病诊治中应用花类中药,取得满意疗效,现略介绍其中一二,以飧同道.

    作者:纪云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笔者学习先贤经验,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推拿疗法,选择中老年人常见病骨质疏松症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观察,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宗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灵仙消刺散治疗骨质增生554例分析

    1灵仙消刺散组方威灵仙36 g,白花蛇4条,透骨草36 g,土鳖虫18 g,当归18 g,赤芍18 g,防风18 g.方中以威灵仙、白花蛇、透骨草为主药,三药都属辛温入肝经之品,具有较强的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广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之证.

    作者:高远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缺血中风之气虚与痰热

    气虚与痰湿并存是多种病理并存的常态,气虚与痰热并存是多种病理并存之异态.脑腑的功能特点决定了缺血中风在后遗症期极易出现气虚夹痰热现象.治疗以补气化瘀为主,辅以清热豁痰.

    作者:李景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东垣清暑益气汤儿科临症运用举隅

    清暑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橘皮、当归、甘草、苍术、泽泻、升麻等15种药物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健脾、燥湿之功效.在儿科临床中,小儿素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常不足、元气虚弱,在诸多慢性病症的病变过程中,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候.笔者根据其功效特点,灵活运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陈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老慢支50例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平均66岁;病程2~5年者18例,6~10年者23例,10年以上者9例;连续服中药1个月者14例,2~3个月者22例,3个月以上者14例.50例均作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共有咳喘痰多、胸闷气短、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病情变化均与天气有关,表现为冬重夏轻.严重感染高烧,合并心脏病者不在此列.

    作者:朱冬年;胡子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百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

    1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大15岁,小7岁;病程短1个月,长2年.2治疗方法百合甘麦大枣汤组成:百合10 g,炙甘草6 g,淮小麦30 g,大枣15 g,煅龙骨(先煎)30 g,琥珀粉4 g(分冲).随症加减,夜寐欠安者加夜交藤,痰多者加石菖蒲、陈胆星,性情急躁者加珍珠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作者:郭映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前房积血

    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甚为常见,治疗不当可因并发角膜血染和继发性青光眼等而失明.近3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前房积血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琼;林舟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4例

    自2001年8月~2004年8月,我们运用本院自拟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病例均有以下特点:(1)腰部扭伤或劳损病史.(2)腰腿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不适及活动受限.(3)体检: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4)可在腰椎找到明确的痛点.(5)感觉、运动和腱反射的改变.(6)腰椎X线片、CT及MRI可帮助诊断.

    作者:方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临床观察

    泌尿系结石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以剧痛、血尿、尿痛为特征,易导致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笔者1998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及住院共收治泌尿系结石症33例,均用自拟四金排石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贾丰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NK细胞活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治疗组(20例)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Vm-26+DDP);对照组(15例)为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同治疗组,两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治疗组NK细胞活性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伶;张建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头风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头风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13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风痛胶囊,对照组给尼莫地平片.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均有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P<0.05).结论:头风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度来有效控制偏头痛发作.

    作者:潘光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药二步法治疗胃溃疡合并萎缩性胃炎

    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中药二步法(第一步先治溃疡,因其症状相对明显、急迫,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第二步,在溃疡愈合的基础上,再侧重治疗萎缩性胃炎)治疗胃溃疡合并萎缩性胃炎,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峰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