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刘晓芳

关键词:急诊, 护理, 心肌梗死,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事实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急诊救治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3.02%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增加护理满意度.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作分析报告.方法 从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择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48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47例痊愈.其中3例伤口出现开裂现象,3例患者伴有呼吸系统感染,4例患者术后有并发症发生(包括面部绯红、头晕、发冷等).结论 患急性胆囊炎的老年人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医疗机构应该积极提高医疗技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医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磁性附着体与套筒冠义齿的联合应用

    目的 探究磁性附着体与套筒冠义齿联合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治疗的80例特殊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套筒冠义齿修复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磁性附着体,对两组患者牙齿美观度、咀嚼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美观度、咀嚼功能、舒适度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上牙列缺损严重患者实施磁性附着体联合套筒冠义齿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上其牙齿美观度、舒适度,能够有效提高咀嚼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闫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使用早期个性化心理护理治疗在临床上效果.方法 选取收入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CNS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有效缓解患者所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邹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带状疱疹引起的院内聚集性水痘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已经暴露发病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病源传播患病人员的保护因素.方法 对2017年3月-4月某医院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患者之后,引起院内医务人员出现聚集性水痘疫情进行调查,对所有发病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调查,使用逻辑回归对暴露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病源为重症监护室的带状疱疹患者,经调查后先后共引发12例医务人员患上水痘的症状,结合所有患者的出疹时间,共将分成了两批.患者出疹以后,总共与47名医护人员有过直接的接触,患病的医护人员有7名,占比14.89%.危险因素包含有高接触频率、近期存在健康问题、既往未与此类症状的人员接触.保护因素包含有住房条件以及工作年限.有效阻断途径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注重手的卫生.结论 水痘的传染源为带状疱疹患者,因此医务人员在对此类患者护理以及治疗时,一定要提升对该病传播途径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一些工作年限较短的医护人员,应该作为防护的重点人员.一旦院内出现医务人员患病,就要将其隔离,以避免形成聚集性水痘疫情.

    作者:崔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 抽取进行检测的非重复病原菌标本(200株)当做分析的对象,做敏感性检验,总结细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结果 在研究的200株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枸缘酸菌属、肠球菌以及变形杆菌所占的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甲氧西林的敏感性都是100.0%,对两种抗菌药物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是90.32%、87.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G的甲氧西林的敏感性都是100.0%,对两种抗菌药物甲氧西林发热耐药率是92.0%、96.0%.结论 目前,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所以在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时,需准确对细菌耐药性变化进行掌握,准确为临床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利于医院感染发生的控制.

    作者:连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低位保肛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P<0.05,但二者淋巴清扫数目相当,P>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肛门控便良好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保宫术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优势明显,能够优化治疗各项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文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髋关节三维模型的构建

    目的 通过CT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为优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及研制精确匹配的个体化髋关节假体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27例健康成人的髋关节进行CT扫描,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materialise软件进行髋关节三维影像的构建.结果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髋关节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任意旋转角度髋关节各骨性组成的三维关系,并能详细显示其组成各骨的内部细节.结论 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髋关节三维模型可多角度准确重现髋关节的立体形态,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和髋节假体设计及植入等提供影像学基础.

    作者:朱亮亮;陈福扬;徐国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前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术的应用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前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行胸前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试验组误吸风险程度、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初次排尿及颈部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胸前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术围手术期,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莫绮珊;陈美娟;黎颂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的价值.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5例分为两组,给予术后放疗治疗的67例为对照组,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另6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放疗以后,研究组各项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Kan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RR为77.94%,对照组的RR为59.70%,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可推广.

    作者:孟宪宇;张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疏血通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疏血通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26-86岁,平均年龄(62.6±4.6),对照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61.8±4.2),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患者病情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为疏血通联合尼麦角林,对照组为疏血通.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桂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招飞体检中筛查可疑性青光眼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招飞体检中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筛查可疑性青光眼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体检中发现的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uspected of open angle glaucoma,SOAG)作为可疑组,确诊的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作为淘汰组,并选取健康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OCT扫描,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可疑组和淘汰组的RNFL厚度明显变薄,在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均值厚度均小于正常组.结论 OCT能在早于视野检测出RNFL的变薄,在招飞体检中联合视野检查使用切实可行.

    作者:曾晓明;李旻昊;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改良胆管内灌注化疗在晚期肝门胆管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进行该项研究,期望能找到一种能改善现在肝门胆管癌预后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术中探查无法手术切除的4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中判断不能切除,行胆管内支撑引流并胆管内灌注化疗,术后定期灌注化疗;对照组:术中判断不能切除,行胆管内支撑引流.观察两组的肿瘤体积、总胆红素水平、胆管通畅时间、生存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8、12、16、20周后胆红素水平低,胆管通畅时间、生存时间更长(P<0.05).结论 改良胆管内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董家刚;庞显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在预测营口市手足口病暴发/聚集情况的能力,为相关机构设置预警参数,选择预警方法,改善预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预警系统中发出的手足口病预警信号及防治人员核实及现场调查情况,计算预警系统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VP)、及时响应率等指标.结果 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50.72%,阳性预测值为19.02%,及时响应率为96.20,发出预警信号至填报异常信息卡(h)的中位数为1.95(h).结论 预警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预警工具,但其阳性预测值还有待于提高,实际工作中仍不能忽视监测人员对疫情数据分析等其他方法.

    作者: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3D ASL技术不同PLD时间选择对脑梗死患者血流测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3D-ASL MRI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脑梗死患者(年龄41~65岁)采用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1525 ms,2525 ms)行3D ASL检查,测量脑梗死区和对侧正常区的血流量(CBF).结果 对侧正常区CBF值在1525 ms组与2525 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脑梗死区CBF值在1525 ms组与2525 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但是低灌注区域范围1525 ms组较2525 ms组明显增大.结论 3DASL MRI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1525 ms和2525 ms)对小于65岁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马强;王琨华;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运用到给胃底贲门癌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就诊的胃底贲门癌患者11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予以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加以治疗,对照组56例予以规范Roux-en-Y型吻合手术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手术状况、排空时长、单次进食总量同每天进食频次、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手术状况、排空时长、单次进食总量同每天进食频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手术运用到给胃底贲门癌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其明显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范宇洋;刘东举;郝帅;阎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究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对比.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550例肾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0例,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是对照组,采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清石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结石直径≤2 cm,两组患者对比清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于结石直径>2 cm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清石率较低,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对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佳的选择,具有手术时间短、取石彻底的优势特色,但是其术后有较大的并发症发生率,需对患者的叔叔禁忌症进行严格的监控;而针对于结石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选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具有微创及安全的优势.

    作者:班勇;王倩倩;张珩;杨秀书;罗光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8-双阴性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双阴性T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指标的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者CD3+CD4-CD8+T细胞,CD3-CD19+B细胞升高(P<0.05);CD4+/CD8+降低(P<0.05);CD3+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DNT)升高(P<0.01).结论 细胞免疫指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其中,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DNT)的检测尤为重要,应该重视.

    作者:曾文;胡大春;钱净;田敏;赵明洁;太继琼;唐树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引流不畅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目的 观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引流不畅原因,寻找临床解决对策,降低腹透导管相关掉队率.方法 分析2006-2016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出现引流不畅的44例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者中出现44例次引流不畅,由导管移位引发引流不畅14例次(31.8%),由导管堵塞所致30例次(68.2%).结论 腹膜透析术后引流不畅是患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多样,但多可预防,导管移位主要与导管选择、手术方法、术后透析方案、护理措施、生活方式相关;导管堵塞多与腹腔内纤维蛋白形成、术后血凝块、导管贴壁相关;对上述因素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提高腹透质量.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事实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急诊救治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3.02%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7例经MRI及手术证实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患者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将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摄有患侧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患侧肩关节MRI.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进行分类,同时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结果 37例患者中,Ⅰ型肩峰9例,Ⅱ型21例,Ⅲ型7例.出口位x线片测得肩峰下间隙(A—H间距)狭窄31例.其中A—H≤5 mm 7例,5~10 mm 24例.肩峰骨赘20例.肱骨大结节增生21例.结论 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直接依据,对诊断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及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汝辉;周鹏;陈荔川;李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