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胡大春;钱净;田敏;赵明洁;太继琼;唐树荣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内科经验使用头孢曲松存在的问题,探索临床药师介入急诊处方点评的工作模式,尝试建立头孢曲松相关的临床合理用药路径.方法 依据<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4版及<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44版,对2016年1-3月使用头孢曲松的处方进行病种分类并分析.结果 在460例使用头孢曲松的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高,共332例(72.1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使用头孢曲松不在合理推荐范围的比例也较高,有153例(46.08%).结论 急诊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经验使用头孢曲松的不适宜比例较高,临床药师应对该药的合理使用加强指导,并建议急诊内科医生在经验用药时能参照相关指南及共识规范应用.
作者:韩竹俊;张学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90例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并发低血钾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引发低钾血症的原因包括摄入不足、排钾过多和药物副作用,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血钾得到纠正或好转.结论 研究TACE术后低钾血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对提高TACE治疗合并低钾血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倩;范智博;张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重症哮喘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计算机表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16)以及实验组(n=16),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BiPAP治疗,分析对比经不同治疗后两组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重症哮喘患者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2.50%,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双水平正压通气通气治疗应用在重症哮喘中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与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云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骨劈开和牙槽嵴扩张联合GBR在上颌前牙狭窄牙槽嵴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研究.方法 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8例上颌前牙狭窄患者,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超声骨刀对个体患者前牙牙槽骨进行骨劈开术、牙槽嵴扩张.实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GB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牙槽骨高度、唇腭平均宽度以及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上颌前牙狭窄患者给予骨劈开和牙槽嵴扩张联合GBR在上颌前牙狭窄牙槽嵴种植治疗可有效提高个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以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低位保肛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P<0.05,但二者淋巴清扫数目相当,P>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肛门控便良好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保宫术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优势明显,能够优化治疗各项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文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采用综合干预减轻周围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疼痛效果.方法 选取手外科及显微骨科住院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法穿刺静脉留置针,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干预后穿刺.采用数字疼痛评估法评估患者疼痛.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疼痛评分分别为(4.48±1.017、1.95±0.946)、轻度疼痛人数为(6人、57人)和中度疼痛人数为(54人、3人)及留置针穿刺满意度分别为(3.08±0.72、4.12±0.62),(P<0.01).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减轻周围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感,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宁;秦芝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完善病案信息,使临床医师充分认识到病案的重要性,既尊重了患者的权益,又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法律保证,从而有效的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10月份临床科室出院病案32979份,由病案科专职质控人员参照<病历书写规范>进行终末病历质控,将病案中常见问题及各项缺陷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979份病案中有3469份病案存在缺陷,缺陷率为10.52%.缺陷共3739项次,较常见缺陷依次为:首页信息填写不全活填写错误46.32%,出院记录书写错误15.80%,住院记录信息不全或书写错误10.55%.其中手术科室平均缺陷率为14.13%,明显高于平均值.结论 严格规范病案书写质量培训制度,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力度,加强学习、教育,调动医生书写病历的积极性,增强医师责任心,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医院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梁玉梅;张项瑾;郭保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双阴性T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指标的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检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者CD3+CD4-CD8+T细胞,CD3-CD19+B细胞升高(P<0.05);CD4+/CD8+降低(P<0.05);CD3+CD4-CD8-T细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DNT)升高(P<0.01).结论 细胞免疫指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其中,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DNT)的检测尤为重要,应该重视.
作者:曾文;胡大春;钱净;田敏;赵明洁;太继琼;唐树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干预心得.方法 采集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高龄产妇,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护理满意度;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水平;剖宫产率;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水平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前焦虑和抑郁心理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及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提升满意度.
作者:何志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在预测营口市手足口病暴发/聚集情况的能力,为相关机构设置预警参数,选择预警方法,改善预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预警系统中发出的手足口病预警信号及防治人员核实及现场调查情况,计算预警系统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VP)、及时响应率等指标.结果 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50.72%,阳性预测值为19.02%,及时响应率为96.20,发出预警信号至填报异常信息卡(h)的中位数为1.95(h).结论 预警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预警工具,但其阳性预测值还有待于提高,实际工作中仍不能忽视监测人员对疫情数据分析等其他方法.
作者: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进行该项研究,期望能找到一种能改善现在肝门胆管癌预后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术中探查无法手术切除的4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中判断不能切除,行胆管内支撑引流并胆管内灌注化疗,术后定期灌注化疗;对照组:术中判断不能切除,行胆管内支撑引流.观察两组的肿瘤体积、总胆红素水平、胆管通畅时间、生存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8、12、16、20周后胆红素水平低,胆管通畅时间、生存时间更长(P<0.05).结论 改良胆管内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董家刚;庞显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对比.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550例肾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0例,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是对照组,采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清石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结石直径≤2 cm,两组患者对比清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于结石直径>2 cm患者,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清石率较低,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对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佳的选择,具有手术时间短、取石彻底的优势特色,但是其术后有较大的并发症发生率,需对患者的叔叔禁忌症进行严格的监控;而针对于结石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选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具有微创及安全的优势.
作者:班勇;王倩倩;张珩;杨秀书;罗光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PH结合痔切除和开放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分析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开放式外剥内扎手术,实验组40例选择PPH结合痔切除手术;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hVAS评分、术中出血量表现较为良好(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7.5%、复发率是5.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9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环状混合痔疮进行PPH结合痔切除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高,而且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郭良宪;冯磊;于志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治疗的90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心里特点,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临床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度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心理障碍,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季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根据有无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将其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100例,研究组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组B不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另选取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三组均运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统计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对比其检测结果,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 三组受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组间两两对比,研究组A、研究组B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A各指标均高于研究组B,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性.
作者:郑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脑血管病的0.5%~1%,病死率约5%~15%[ 1 ];且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有报道称其早期误诊率高达50%~62.5%[2]. 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收治了1例疑诊病毒性脑炎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杨勤;田纪云;许汪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引流不畅原因,寻找临床解决对策,降低腹透导管相关掉队率.方法 分析2006-2016年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出现引流不畅的44例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者中出现44例次引流不畅,由导管移位引发引流不畅14例次(31.8%),由导管堵塞所致30例次(68.2%).结论 腹膜透析术后引流不畅是患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多样,但多可预防,导管移位主要与导管选择、手术方法、术后透析方案、护理措施、生活方式相关;导管堵塞多与腹腔内纤维蛋白形成、术后血凝块、导管贴壁相关;对上述因素进行管理控制,可有效降低引流不畅发生率,提高腹透质量.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3D-ASL MRI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脑梗死患者(年龄41~65岁)采用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1525 ms,2525 ms)行3D ASL检查,测量脑梗死区和对侧正常区的血流量(CBF).结果 对侧正常区CBF值在1525 ms组与2525 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脑梗死区CBF值在1525 ms组与2525 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但是低灌注区域范围1525 ms组较2525 ms组明显增大.结论 3DASL MRI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1525 ms和2525 ms)对小于65岁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马强;王琨华;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腰椎峡部裂的患者80例,病例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X线片扫描的为对照组,实行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的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经过X线检测,有13处由于摄片的体位以及患者的脊椎出现侧弯,摄片的角度,阅片等问题出现漏诊.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腰椎峡部裂,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清晰的图像,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配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及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常规组),比较其近期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好转几率为4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5.71%(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现肝、肾损伤等情况基本一致(P>0.05).结论 采用吉西他滨配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因治疗发生的毒副作用.
作者:高航;殷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