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国内外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多为单一用药.近2 a来笔者以尼莫地平与银杏叶制剂--心脑宁口服液联用治疗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20~65岁,平均37岁;病程均在1 a以上.每月至少有1次以上发作),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头痛发作时口服尼莫地平40mg、心脑宁口服液10 mL及安定5 mg,均1 d 3次,至疼痛缓解,或连服2 d.
作者:文丽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86年以来,运用自拟养阴益肾汤加减对小儿慢性肾炎21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廖文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1~1999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孕症5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1一般资料
作者:李扣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组成:丹皮、丹参、赤芍、三棱、莪术、延胡、红藤、败酱草各15 g,薏苡仁30 g,黄芩8 g,川芎6 g,甘草10 g.上方去甘草,加桃仁、红花、香附各10 g为基本方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气滞者,加川楝子、枳壳;痰湿甚者,加半夏、茯苓、陈皮;热毒甚者,加蒲公英、鱼腥草.日1剂,10 d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用药.30例平均治疗4个疗程,痊愈(腹痛、腰酸或肛门坠胀等消失,妇检及盆腔B超检查提示包块消失)17例,好转(腹痛、腰酸或肛门坠胀等消失或减轻,B超检查包块较原来缩小1/3以上)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拟降糖方配合美吡达治疗Ⅱ型糖尿病57例.并与对照组54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49.1 2%),有效24例(42.11%),无效5例(8.77%),总有效率91.23%.患者除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外.血糖亦大部分下降趋于正常.对照组显效1 7例(31.48%),有效21例(38.89%),无效16例(29.63%),总有效率7O.37%.经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唐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治疗组以水蛭10 g、急性子10 g、益母草20 g、冬葵子10g、皂角刺10 g、泽兰10 g、巴戟天10 g、桂枝10 g、台乌15 g为基本方,水煎,日服1剂,30 d为1个疗程.兼湿热者,加川黄柏、川牛膝、鱼腥草、马鞭草;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肾阴虚者,加制首乌、栀子、女贞子、山茱萸;肾阳虚者,改桂枝为肉桂粉吞服,加淫羊藿、益智仁、菟丝子等;尿闭者,加蝼蛄虫3只,尿通即除.对照组以江苏盐城药厂产竹林腰片治疗.均治2个疗程后,治疗组135例临控、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2、64、26、13例,对照组60例,分别为5、1 2、25、18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老年人因于肾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以致气机升降失常,痰浊瘀血内生而产生诸多老年病.吾师杜家经教授针对老年人特有之发病机理,予以相应辨治,多获疗效,试将其经验探析如下: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桂枝温通阳气,三七活血散瘀,一通一散,相得益彰,作为对药,可广泛用于各类寒性痛证,常能提高疗效.举2例如下:
作者:冯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从1988~1998年,运用活血化瘀及化痰理论,自拟川芎参蒲汤与西药结合治疗脑梗塞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远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脂肪肝在临床上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于长期酗酒、糖尿病、肥胖、肝炎及毒物的损伤而造成的肝脏脂防性变.根据相关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因此祛湿化痰、理气活血、健脾消导、清热解郁等法是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大法.尤以祛湿化痰、理气活血为临床常用.笔者以此法治疗56例,疗效满意.
作者:陈利群;王维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著名汤方,专为少阳病而设.笔者在临床上对其灵活化裁,用来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鼻炎、癫痫等病证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肾病综合征
作者:林子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疗实热与燥屎壅结于里所致痞、满、燥、实之阳明腑实证而设.其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4味药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功.笔者临证中用此方灌肠,治疗多种急重病症,疗效满意,兹举验案数则如下.
作者:骆子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1年以来,笔者采用行气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卢菊兰;胡平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全息元由来我国3000多年前的<易经>已经蕴藏了丰富的全息概念.<易经>共创造了64卦,是个大全息,而每1卦又是1个全息元,包括整体全息的缩影.每1个爻,又是1个更小的全息部分,也贮藏着整体的信息.八卦是1个宇宙大全息,整个64卦系列是1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全息图象.<易经>卦辞和爻辞之所以包罗万象,触类旁通,是因为具有全息性质.
作者:吴忠祥;夏桂花;刘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清肺饮出自<证治汇补>,由茯苓、麦冬、黄芩、桑皮、栀子、木通、车前子组成.其功效是清金降气,通利水道.主治因肺热气机壅闭所导致的癃闭.笔者根据前人经验在清肺饮基础上重用紫菀、麦芽各30g,组成加减清肺饮运用于临床,从肺辨治癃闭屡获良效.
作者:魏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痰”为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为津液停滞不行所致.“瘀”指气血瘀滞不行而引起.“痰瘀同源”不论是临床还是实验研究都发现脉络瘀阻多兼有痰浊形成,祛痰也兼能化瘀,二者互为影响,同源相关.
作者:尧应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7年3月~2000年5月运用自拟钩沉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均使用自拟钩沉膏(川乌、草乌、细辛、海桐皮、杜仲、桑寄生、虎杖、乳香、没药、枳壳、当归、川芎、桂枝等药共研细末,配以香油、东丹等熬制而成)局部外敷或结合穴位(膈俞、血海、足三里、肾俞等)外敷,1次/d,15 d为1个疗程,通常治疗2~3个疗程.
作者:徐立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是脑细胞退化导致脑组织萎缩,在临床上以认知功能减退(痴呆)为核心症状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加味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散加党参等)治疗20例,总有效率75%,与双益平片剂(即石杉碱甲,从草药千层塔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生产)治疗l5例,总有效率73.4%比较,P>0.05.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白芍同用,在养血调肝中兼有活血散瘀之功,茯苓、泽泻、白术合用则在化湿利水之中兼有健脾益气之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传统性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它是以中医性医学为基本内容的医学学科,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各民族的性文化、性习俗、性伦理、性意识及科学的性医学体系.中国传统性医学研究领域涉及现代医学的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遗传学、生殖学、药物学以及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
作者:陈金荣;杨丽仙;侯思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全部病例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多在饭后出现,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物有胆汁及不消化的宿食,有腹胀、腹痛、痞满、呃逆.嗳气等症状.通腑化积汤组成:姜半夏12 g,陈皮12 g,枳实12 g,厚朴12 g,炒山楂12 g,炒莱菔子12 g,炒桃仁12 g,降香2 g(冲服),红花10 g,香附10 g.痰湿者,加薏苡仁15 g、苍术12 g、砂仁10g;热重者,加黄连10g、黄芩10 g;寒胜者,加吴茱萸10 g、干姜10g;气虚者,去莱菔子,加党参12 g、白术12 g;大便结者,加生大黄5~10 g.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吗叮啉.服药3个疗程后,治疗组46例,近期治愈35例,好转9例,无效2例;对照组23例,分别为9、9、5例.总有效率前者为95.7%,后者为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