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玲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录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资料,经过实验室检查均为骨质疏松症,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确诊患者,采用营养、运动、药物等3种疗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症状有了明显改变,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及时诊断及治疗可抑制病况发展.
作者:冯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临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1w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治疗6个月、1年观察组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结论 临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者视力水平,又能减轻黄斑水肿,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侯锐;隋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加强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包括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护理执行、护理检查和护理整改等,评价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120例,患者满意率为84.17%,观察组为99.16%;围手术期护理缺陷发生率:对照组16例,占13.33%;观察组4例,占3.33%,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强胃肠道疾病PDCA循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围手术期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
作者:豆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腹腔镜胆量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的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率.
作者:李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价值.方法 对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因置换部位出现疼痛等症状后复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对象104例.均进行X线、SPECT/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SPECT/CT对感染、内外失稳、前后失稳、混合失稳、失稳合计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骨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包括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过滤组(HD+HDF)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4组均31例患者.结果 HD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HD+HP组治疗后的P、钙磷乘积、Β2-MG、PTH均优于治疗前,且与HD+HDF组的Β2-MG相比(P<0.05).HD+HDF治疗后的P、钙磷乘积、Β2-MG、PTH均优于治疗前.结论 临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骨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其对Ca、P、Β2-MG和PTH的清除效果不同,其中HP、HDF、HFHD对Β2-MG及PTH的清除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但HFHD具有操作方便,方案可行性高的特征.
作者:马菊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15例(18眼)诊断为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例(1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前部玻切术,一月后行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8例(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前部玻切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A组视力提高者9眼,视力无变化一眼,眼压稳定在10~20 mmHg;B组视力提高者6眼,视力无变化一眼,视力下降一眼,6眼眼压在10~18 mmHg,2眼高眼压,1眼脉络膜渗漏,两周后恢复.结论 对于处理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摘除晶状体后不宜过早植入人工晶体.
作者:孙敬文;马新立;郝静;陈章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NIHSS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但相对而言,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绍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10例老年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有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印红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针灸治疗)和观察组54例(心理护理+邵氏手法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52/5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46/54),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邵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闫海花;王学志;张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抽取收治的小儿腹泻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抽取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43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测定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效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疗前肠道菌群测定结果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均高于的对照组,酵母样真菌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缓解腹泻,尽早止泻,改善肠道菌群状态,适合应用.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6月—2017年06月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硝酸甘、阿司匹林口服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心悸、胸痛、气促、乏力、头晕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瑞舒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效果优良,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临床将其作为推荐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梅宝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护理流程优化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质量控制,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及服务质量.方法 Plan计划:客观分析分析我院现阶段门诊护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改进措施.Do执行:加强门诊护理流程优化再造,执行制定的计划和措施.Action处理:根据计划检查落实,检查护理流程再造取得的效果.Check检查:总结此次PDCA取得的成果,还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次改造目标,即进入一个新的PDCA循环.结果 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DCA循环法实施后门诊各项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提高,门诊量同期比上升10%,有效投诉下降21%,门诊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明显性意义(均P<0.01).结论 通过PDCA循环法应用在门诊护理流程优化中,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分诊时间、等侯时间、挂号时间以及就诊总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的,降低了病人的投诉,更加完善了便民服务措施.
作者:周京清;方德玲;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与普通留置针应用对血管的损伤对比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均行氟尿嘧啶化疗,按照生理盐水加氟尿嘧啶通过自注化疗泵持续泵46 h,以每小时6 mL/min的速度泵入的化疗方案,根据化疗期间不同给药途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传统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PICC置管,传统组应用普通留置针,行此方案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常率是2.4%,传统组是14.3%,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损伤率是14.3%,传统组是40.5%,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高于普通留置针,可明显降低导管异常情况发生率及血管损伤率.
作者:林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通过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作用.方法 择取收治的疑似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比两种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BG检测结果显示50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GM实验检测结果显示54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联合检测确诊58例为侵袭性真菌病,准确率分别为84.75%、91.52%、98.31%,联合检测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BG和GM检测均能确诊侵袭性真菌病,但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两者联合能提高其检出率,具有准确快速的优势.
作者:方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20例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部位,主要对部位、 回声特征等超声检查情况.结果 经超声检查,观察组的患者R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局限性收缩是正常现象,在临床上易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混淆,采用超声检查鉴别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加大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性,避免混淆可能.
作者:刘文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常见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其粘连程度与子宫内膜受损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宫腔镜冷刀手术更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保护.术后预防粘连复发影响术后效果.综述IUA发病因素、分类、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及术后预防再粘连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125 I粒子植入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7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125 I粒子植入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顺铂、紫杉醇的化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CT复查以及血象分析;以治疗前、后影像学上2个相互垂直的大肿瘤直径的乘积作为肿瘤的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125 I粒子植入能够提高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肿瘤体积,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作者:孙帅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将正常体检的健康女性1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中FSH、E2、IS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H、LH/FSH、T、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与性激素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对PCOS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袁艳军;郭秋延;李兵锐;孙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8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采取任何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性健康教育.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的依从率.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依从率(92.50%)显著高于常规组者体检对护理的总依从率(75.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突出,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护效率,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与医护行为的认同.
作者:刘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