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效果

宋丽伟;李战会

关键词:护理干预,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72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缺血缺氧性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与价值

    目的 分析讨论在脑缺血缺氧性疾病中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具体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疑似脑缺血缺氧患者1600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和实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病理检查,脑缺血缺氧患者1459例,检查呈阴性疾病患者141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脑缺血缺氧敏感度97.12%(1417/1459),特异性86.52%(122/141),准确性96.19%(1539/16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脑缺血缺氧疾病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高.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其辐射剂量情况及图像质量,评价其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8年1月行肺动脉CTA检查,且终临床诊断及影像诊断均为肺动脉栓塞患者60例,其中应用双源CT低剂量扫描方案检查患者30例,常规螺旋CT检查技术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两种检查技术肺动脉各级分支显示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模式在肺动脉CTA检查中在有效地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并可获得较高质量图像.

    作者:陶智慧;于洪涛;谢强;马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HE4联合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的血清HE4和CA125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CA125、HE4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HE4均低于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联合CA125检测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联合CA125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

    作者:宋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对策.方法 选取收治的976例实行尿常规检查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分组,将9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88)、对照组(n=488).观察组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pH值、比重、尿糖)指标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会构成直接影响,建议尿常规检查时采用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尿液采集方法处理,以此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26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师采取合理诊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分析感染科诊治的12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涉及到得临床资料,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岁及以下人群为主要发病年龄,其中主要发病现象为皮疹、发热,经血糖、WBC、心功酶、病原学以及心电图等检查,同时开展甲强龙、丙球以及甘露醇等综合干预之后,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9.21%.结论 膝反射亢进和肢体抖动有利于重型病例的早期发现,血糖升高以及白细胞增高是导致短时期内加重和恶化病情的关键指标,有利于病死率的降低和成功率的提升.

    作者:李晓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其分类及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分类及围生儿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产科住院孕产妇123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产妇120例,将120例产妇分为妊娠高血压组(n=70)、轻度子痫前期组(n=35)、重度子痫前期(n=10)及子痫期(n=5)四组.观察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及视网膜分级对妊娠高血压及胎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期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性.结论 视网膜病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进展及胎儿预后结局均存在关联,动态观察能为临床及时判断病变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莹;黄晓波;鲁晓燕;韩云;乔海风;刘曼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技术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技术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利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常州市某三级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哮喘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和ICS吸入技术,利用SPSS20.0中的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ICS吸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156例患者中,吸入方法不完全正确为64例(41.03%),其中呼气错误22例(34.38%)、吸药错误为30例(46.15%)、屏气错误34例(53.13%)、漱口错误32例(5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知识掌握程度[OR=1.125,95%Cl(1.070,1.271),P=0.040]和是否定期复诊[OR=2.524,95%Cl(1.310,4.864),P=0.006]对吸入技术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吸入技术有待提高,哮喘知识掌握程度和是否定期复诊影响患者的吸入技术.应加强患者吸入技术和哮喘知识的宣教,以提高ICS治疗依从性.

    作者:金慧;韩惠芳;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卡维地洛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9.06%(52/106),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占50.04%(54/106),采取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的变化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TnI、BNP、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均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美托洛尔对比,卡维地洛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对于改善糖代谢和肾功能亦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博;万翔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2,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莉;尚雯悦;赵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后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究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后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92例后方入路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48例,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B组44例,将关节囊及韧带切除,对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A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活动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仅有1例出现髋关节后脱位,占2.08%,B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髋关节后脱位,占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并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能够有效避免后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促进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恢复,增强关节稳定性.

    作者:赖然;英强;舒克冬;敬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82例晚期肝癌患者,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多柔比星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KPS评分、骨髓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晚期肝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献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索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3日-2018年2月23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紫杉醇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YFR21-1(4.22±0.39)ng/mL、CEA(14.11±1.54)ng/mL、MMP-9(1001.35±42.62)ng/mL、VEGF(276.49±13.19)ng/mL、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温艳艳;洪永贵;徐露娟;曹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收集收治的1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介入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观察组较采取常规药物结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对照组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少的不良反应,且疗效确切.结论 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介入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

    作者:于明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对侧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处于临床前期及前驱期同时合并白内障的对侧眼不同手术方案的效果.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对侧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5例(25眼),根据病史、房角镜、UNM、RNFL厚度分为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组和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组,观察手术前后眼压、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ACD)、RNFL厚度,随访1年,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两组间在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佳矫正视力提高,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增加,RNFL厚度术后无显著改变.结论 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使前房加深、房角重新开放,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优于单纯白内障摘除术.

    作者:张雪彤;潘旭斌;蒋云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方法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PDCA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在开展关于健康教育的研究,在研究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6名体检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基本原则以及体检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体检者划分到实验组(43例)与常规组(43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并开展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PDCA式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体检者在健康知晓、管理效果等方面的数据明显好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借助不同的服务模式,实验组体检者对于体检中心服务满意度评价(93.02%)明显超过了常规组体检者对于体检中心服务满意度评价(76.74%),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PDCA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价值突出,可以显著提高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优化健康教育功能.

    作者:沈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高中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克唑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克唑替尼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明确该药的临床疗效,利于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给予克唑替尼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的有效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均随访18个月,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唑替尼治疗ALK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陈雷;卢静舒;李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6年2月-2017年1月采用超声诊断的50例初诊胆囊结石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根据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0例患者中,胆囊炎同时伴有胆囊及胆总管均有结石患者4例,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27例,胆囊炎及胆囊肿大伴结石患者2例,胆囊炎伴结石及胆囊壁胆固醇结晶7例,伴囊壁充血、增厚,胆汁混浊,与周围组织粘连的胆囊炎及胆囊结石2例,胆囊炎伴胆囊、胆总管结石、胆囊肿大、主胰管及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胆囊壁增厚性胆囊炎伴结石2例,胆囊内存在高回声胆囊结石2例,存在Mirizzi综合征类胆囊结石2例.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完全符合48例,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50例.符合率为96%以上.结论 超声检查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目前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兰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并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4例,给予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要比对照组优,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景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促动力药盐酸依托必利对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评分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慢性胰腺炎(CP)消化不良患者采取盐酸依托必利与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P消化不良患者84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42例,前者联合接受复方阿嗪米特、盐酸依托必利治疗,后者单一接受盐酸依托必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与、生活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但组间比较以试验组更理想(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前提下加用盐酸依托必利治疗CP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不仅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亦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