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免疫抑制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对患者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水平的影响分析

李鑫;邢君宜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剂, 环保霉素A,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免疫抑制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对患者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接受IST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的48例AA患者为观察组;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42例AA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VEGF、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生活习惯,恶性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对AA发生有影响(P<0.05);多因素显示嗜糖、嗜盐、熬夜、家族疾病史等为AA独立风险因素(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健康组(P<0.05).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多且复杂,IST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个案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个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签法)选择糖尿病教育门诊及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普通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的依从性等指标进行比较,为糖尿病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 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的依从性等指标进行比较,建立个案管理模式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与建立个案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个案管理模式使糖尿病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改善护患关系,为糖尿病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蒙连新;蒙冬日;韦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主要分析在患有脑梗塞病症的病人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有效率与可行性.方法 探讨的对象均为就诊的脑梗塞病人,抽取两组研究例数共66例,将所有患者以乱序抽签平分的方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3例病人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33例病人在上述病人护理的条件下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分析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病人各项康复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语言功能评分为(80.0±4.5)分,肢体功能评分(66.5±3.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结论 在患有脑梗塞病症的病人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后应用的可行性较明显,可有效的提升病人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

    作者:马莉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在不孕不育诊断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诊断不孕不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00例不孕不育患者分为原发不孕组(100例)、继发不孕组(120例)及自然流产组(80例),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6项生殖免疫抗体,并进行记录.结果 AsAb、EmAb阳性率高,原发不孕组的AsAb阳性率高,继发不孕组的EmAb阳性率高,自然流产组的ACAb阳性率高.结论 临床可通过检测生殖免疫自身抗体,用于诊断女性不孕不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静;苏奕;孙宏跃;吕璇;陈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时使用鼻内窥镜的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共11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观察组行鼻内窥镜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为76.27%,χ2=12.907,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9%,对照组为22.03%,χ2=9.241,P=0.002.结论 在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鼻内窥镜的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更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牛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期间参与护理实习生的选取95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临床护理带教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8)应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n=47)则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基础上予以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就2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学习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 研究组实习护生的带教满意度是97.87%,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明显加强实习护生关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并提升其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

    作者:任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抽选分娩的70例产妇,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35例,其中对照组不予以镇痛药物的常规分娩,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Apgar评分、分娩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第一产程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产程及出血量、Apgar评分上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然分娩的产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研究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研究组镇痛有效率80.00%优于对照组65.71%,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在分娩期间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出血量,减少产程.

    作者:缪剑;毕生龙;袁经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髋臼骨折诊断中采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检查确诊.术前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判断对髋臼骨折的诊断情况.结果 以手术结果为标准,MSCT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检出率为100.00%.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臼骨折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析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骨科接诊的30例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整理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康复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71岁)、病程(≥5个月)、骨密度(骨质疏松)、焦虑、内科合并症、运动频率(每周<4次)、未行康复锻炼均会影响术后康复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年龄、病程、骨密度、负面情绪、内科合并症、运动频率、康复锻炼均为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因素,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对症治疗,进而获取佳康复效果.

    作者:滕元平;孙巧玲;时宝振;邢政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7年我院16223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情况,以提高门诊处方合理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7年全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门诊处方共146744张,抗菌药物16223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1.05%.其中,合理处方15880张,处方合理率为98.56%.不合理处方343张,主要为不适宜处方(占74.93%,257/343)、其次分别为不规范处方(占16.91%,58/343)、超常处方(占8.16%,28/343).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较高,但仍然存在不合理处方,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师干预处方的能力,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李晟琰;马淑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民航飞行人员检查同型半胱氨酸的意义

    民航飞行人员在招飞时经过严格的体检检查,其健康状况一般优于同年龄组普通人员.但是飞行人员群体中,仍然有许多存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年龄、体重指数、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血尿酸均是民航飞行人员的常规体检项目或日常健康管理干预项目.但是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查并没有纳入到民航飞行人员的常规体检项目当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均证实Hcy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飞行人员健康的责任重大,而责任的重点就在于提早发现和预防可能出现的疾病特别是容易导致空中失能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导致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在众多高血压、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冠心病的病人的各项检查统计中,常常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掌握飞行人员的Hcy状况,密切关注高Hcy群体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尽早干预由于Hcy增高所导致的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对于保障飞行人员身体健康和延长飞行人员飞行寿命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熊建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试论学校食堂卫生设施调查及卫生监测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逐年加深,同时,由于校园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1]. 研究对于学校食堂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食堂的卫生工作水平,确保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将研究的成果整理如下[2].

    作者:刘伟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行直肠癌Miles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可见观察组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方式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崔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氯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疾病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 探究氯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收治的176名精神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88例.氯氮平组给与单纯氯氮平治疗,利培酮组给与利培酮治疗,利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与5-羟色胺(5-HT)含量,分析两种药的作用机制.结果 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症状反应,其中,流涎、嗜睡等不良症状发生率,氯氮平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泌乳素升高发生率,氯氮平组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病上都有较好疗效,但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控制.

    作者:韦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在眩晕症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心理干预在眩晕症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收治的98例眩晕症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9例,为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47例(95.92%),高于常规组33例(67.35%),(χ2=26.48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544,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t=15.661,P<0.05).结论 护士为眩晕症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

    作者:邹霞;张秀丽;赵月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NSTE-ACS患者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

    目的 探讨NSTE-ACS患者冠脉造影提示为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特征.方法 入选冠脉造影存在临界病变的NSTE-ACS患者72例,共88处临界病变进行IVUS检查,观察斑块的定性及定量特点.结果 NSTE-ACS患者临界病变斑块IVUS提示大部分为偏心斑块及混合斑块,冠脉造影管腔狭窄率与IVUS斑块负荷之间虽然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914,P<0.05),但冠脉造影低估了冠脉狭窄程度(61.7±8.3%VS 69.2±9.3%,P<0.05).结论 冠脉造影提示为临界病变的斑块,仍存在一定比例患者应行介入治疗,IVUS可成为准确评估临界病变狭窄程度及指导治疗策略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淼;金忠志刚;高璐;王小溪;马妍;李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VAS、mHHS评分与影像学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发病后,VAS、mHHS评分与影像学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56例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行手术,观察患者初诊时以及6个月,12个月疼痛水平、髋关节功能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分析疼痛和髋关节功能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患者初诊时、以及6个月后、12个月后患者VAS、mHHS、α角、CE角以及偏心距与初诊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VAS评分与α角、CE角呈正相关,与偏心距呈负相关,P<0.05;mHHS评分与α角、CE角呈正相关,与偏心距呈负相关,P<0.05.且CE角与VAS、mHHS评分的相关性强.结论 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开始发病后疼痛与关节功能较难改善,影像学异常不易发生变化,并且CE角的异常变化对患者疼痛、关节功能影响大.

    作者:潘廷明;董忠;汪伟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疑似子宫肌瘤患者146例,根据其检测方法分为二维组(73例)及联合组(73例),其中二维组使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进行检测诊断,联合组在其基础上施加经阴道三位超声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检测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二维组检测真阳性55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5例,假阴性10例.联合组真阳性60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8例,假阴性4例.两组阳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阴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显著高于二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能更加准确地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莉;赵迎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妊娠期甲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根据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结果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儿童医院附属顺义妇儿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28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甲功正常组1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125例,其中单纯甲减组75例,甲减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组50例.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与GDM的关系,以及单纯甲减组与甲减合并妊娠期糖尿病2组孕妇糖、脂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甲功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甲减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组与单纯甲减组孕妇相比,空腹血糖、餐后1h、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减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机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加重GDM孕妇糖、脂代谢紊及肾功能改变,且合并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

    作者:赵慧芳;胡著涛;赵洁;孙彦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387例分析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单操作孔手术方式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全胸腔镜单操作孔手术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387例,所有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胸腔镜完成分离粘连、切除肺大疱、胸膜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47.5 min,住院时间5-11 d,平均7.5 d.387例患者中有11例术后复发,8例保守治疗后未再复发,另外3例再次行胸腔镜手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全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且应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即使胸腔镜术后复发者,亦可考虑采用该术式.

    作者:潘引鹏;邵仲凡;吴朔明;戴建华;陈光辉;董淑敏;孙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A组,并选取同期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B组,均采取头颅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A组左侧、右侧海马体积均高于B组,颞叶沟回间距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大脑左右径比较(P>0.05).结论 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头颅磁共振检查,能准确鉴别痴呆类型,效果显著.

    作者:杨明贵;王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