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明;陈建刚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S100 B浓度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3例癫痫患者及40例对照组的血清S100 B浓度.②分组将63例癫痫患者依照临床记忆量表(CMS)分为优秀癫痫组15例;中等癫痫组20例;差等癫痫组28例;③认知功能评价CMS及失匹配负波(P300)评估记忆功能.结果 血清S100B浓度优秀癫痫组、中等癫痫组、差等癫痫组、对照组100.43±4.44,132.46±11.9,186.33±37.14,140.08±34.55pg/mL,差等癫痫组血清S100 B浓度高于优秀癫痫组、中等癫痫组 、对照组(P<0.05).差等癫痫组P300潜伏期比优秀癫痫组、中等癫痫组、对照组延长(P<0.05).P300波幅各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记忆商值优秀癫痫组、中等癫痫组、对照癫痫组及差等癫痫组的记忆商值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秀癫痫组、中等癫痫组及对照组血清S100 B浓度、P300潜伏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差等癫痫组血清S100B浓度与相应的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616,P=0.006).与相应的记忆商值呈负相关(r=-0.596,P=0.007).结论 血清S100 B浓度有可能作为观察癫痫患者学习记忆是否受损的血液生化指标.
作者:赵清;张晖;张桂;潘晓华;崇奕;刘春林;庞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小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疾病者中,抽取68例纳入到讨论中,68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34例研究组(重症监护护理),对比讨论两组护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8.24%比对照组73.53%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5.88%比对照组20.59%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给予小儿呼吸衰竭疾病者重症监护护理方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提升满意度,其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余秋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不同训练方法对骨科术后患者拔出留置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200例骨科手术前均无排尿功能异常及泌尿系统疾病,在骨科相关手术后(除外颈椎、腰椎、骨盆骨折等手术对排尿功能会导致障碍的患者)均采用留置尿管进行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一般资料,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在留置尿管24 h后采取钳闭、开放留置导尿管的方式进行排尿训练,观察组患者采取患者自主有尿意时开放尿管训练,对照组患者采取每3h定时开放一次尿管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在留置尿管取下后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患者排尿成功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主排尿法进行训练,取下留置导尿管后患者排尿成功例数为98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成功率为98%,对照组采用定时排尿法训练,取下留置到尿管后患者排尿成功率为71例,排尿困难29例,排尿成功率为71%.结论 自主排尿法训练对骨科术后患者取下留置尿管后患者的排尿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共选择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对患者编号后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方式,均为38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4%、78.95%,即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佳,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Cobb角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是改善患者症状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永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为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19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生命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比对照组患者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握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QLQ-C30量表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及家庭功能、自我生存质量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症状与一般不良反应、特殊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的活动度、运动耐量以及生命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亚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早期机械通气疗法时的佳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82例患上重症手足口病进入儿科的患儿,统一施予早期机械通气疗法,并以治疗工作中干预措施的临床差异予以分组:A组42例行护理干预,B组40例均行一般干预,再对患儿干预满意度、不适症状发生情况详细记录.结果 A组42例患儿干预满意度95.24%,B组40例是75.00%(P<0.05);A组有3例(7.14%)出现不适症状,B组有9例(22.50%)(P<0.05).结论 儿科给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专业救、护时,在施以早期机械通气疗法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可靠性强,推荐选用.
作者:宋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急诊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介入组和保守组,各54例患者.两组患者急诊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在此基础上介入组患者实施PCI治疗,保守组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联合口服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 介入组患者的心衰、心绞痛、再次梗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介入组患者心脏功能分级情况,及LVEDD、LVEF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在治疗前与保守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与保守组相比,介入组患者心脏功能分级情况,及LVEDD、LVEF等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的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对患者近期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优秀.
作者:王雪艳;李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营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收治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3例.其中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营养护理干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93.94%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董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电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将48例(48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24只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时间20天,视力变化总有效率对照组39.13%,治疗组78.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A变化总有效率对照组43.48%,治疗组86.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视野指数VFI(%)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针刺联合电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能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血供,改善视野,缩短病程,及时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梁凯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方案.方法 研究选取采取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进行治疗的患者42例42眼,围手术期进行规范化护理,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并发症,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①术后视力:39眼较术前提高(92.86%);②术后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再次出血2眼,瞳孔变形或虹膜粘连2眼,前房积血2眼,高眼压6眼,低眼压8眼,未出现脉络膜暴发性出血、脉络膜脱离、化脓性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接受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巩固治疗效果、控制不良事件,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林阳;齐飞;李若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应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在局麻下使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局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征情况和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d、7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创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行扁桃体切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白膜脱落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郭自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老年青光眼伴白内障运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集老年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组.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的60例患者设为A组,采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的60例患者设为B组.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B组的前房深度和眼压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B组视功能优于A组(P<0.05).A组并发症和B组差异微小(8.3%比6.7%,P>0.05).结论 老年青光眼伴白内障运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将其推广.
作者:林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乙肝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期为临床研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择取收治的110例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接受临床乙肝五项检验:表面抗原检验(HBsAg检验)、e抗原检验(HBeAg检验)、核心抗体检验(抗HBc检验)、表面抗体检验(抗HBs检验)、e抗体检验(抗HBe检验).对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据检验结果显示,五项检验结果均为阳性,但五项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阳性率高的检验项目为HBsAg检验,其次为抗HBc检验,其中阳性率低的检验项目为抗HBe检验.通过对所选患者年龄与各项检验项目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乙肝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这一年龄段中阳性率高的检验项目包括HBsAg检验、抗HBc检验.结论 对于乙肝感染患者来说,临床中的乙肝五项检验可以作为初检项目,通过各项检查指标性质可以对患者感染程度进行判断,同时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另外还可以确定患者抵抗力情况,这五项检验对乙肝患者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探究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应用全程信息化药房管理的效果.基于原先的HIS系统的基础,借助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把条形码技术等应用于PIVAS的日常工作中,降低不合理医嘱率、提高临床用药灵敏度,可将其视为PIVAS的有效管理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长林;花萍;周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定量评价正常优势肩与非优势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SMI与CDFI应用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性病变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40.07±10.87岁.26例经临床体格检查拟诊为单侧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症的患者,平均年龄53.38±8.05岁.对比分析优势肩与非优势肩LHBT定量指标差异及不同切面LHBT厚度差异.根据Adler分级标准,分别采用SMI(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和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技术观察同一LHBT内的血流情况,观察血管数目,将患者组与健康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健康组正常LHBT优势肩与非优势肩肱二头肌长头腱各定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肌腱长短轴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轴测量优于短轴.患者组患侧肱二头肌长头腱平均厚度及腱鞘厚度较健侧明显增厚,P<0.05.在健康组中,SMI与CDFI检测LHBT内血流丰富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组中患侧CDFI与SMI血管数均明显高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与SMI两种检测方法显示血流丰富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CDFI=0.42,RSMI=0.56,u=2.01,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定量评价正常优势肩与非优势肩肱二头肌长头腱.SMI与CDFI比较可以提高肱二头肌长头腱内微细血管显示率,应用多普勒血流技术有助于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性病变.
作者:于秋爽;黄瑛;尹晶;陈云云;房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心内科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卡维地洛组.常规组给予基础疾病的对应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卡维地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67%,卡维地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41%,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万玉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寻找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临床特点、便秘发生的原因,为早期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提供突破口,同时为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早期干预手段提供依据,寻找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所有住院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桥式运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式运动有效地防止与减少了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谢桂兰;黄樱;邹琴娓;宁香萍;陈菁;刘小菁;杨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采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临床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0例作为研究的分析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放疗治疗与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变化与治疗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KPS评分提升幅度较大;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经统计,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结论 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放疗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贞芪扶正颗粒,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率.
作者:孟宪宇;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d的疼痛程度评分,综合护理组显然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2.0%,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8.0%,综合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疼痛,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刘晓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共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PCI术后并发症,总结常见并发症的种类、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严密观察,总结出再灌注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穿刺部位出血等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护理,配合治疗,患者症状能得到及时缓解,均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病情观察,有助及时发现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孟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