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

董艳;杨洁;盛梦娟;李静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痰热闭肺证, 加味五虎汤, 阿奇霉素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汤治疗,有利于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闲肺证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叙事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两组,2017年1月前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7年1月及以后收治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癌症晚期患者叙事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莉;卞玲玲;翟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脾克癌宁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型胃癌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健脾克癌宁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型胃癌术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脾气虚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健脾克癌宁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克癌宁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健脾克癌宁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蔡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合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5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5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血气各指标水平、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FEV1和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Pd、PAPs、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更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的血气指标、血压和血脂水平趋于正常,可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作者:吴建兴;梁晓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疏肝利胆汤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CRT)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SC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RR)、中位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联合SCRT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金京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14例肺小结节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FVC%、FEV1%、MVV%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V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小结节病灶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常国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64层螺旋CT合三维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联合三维血管造影(3D-MSCTA)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确诊为脑动脉瘤的80例为观察组,非脑动脉瘤的8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64层3D-MSCTA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诊断,并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动脉瘤检出率及动脉瘤检查结果.结果:64层3D-M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97.50%,DSA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00%、96.25%,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脑动脉瘤患者中检出动脉瘤88个,其中多发动脉瘤8侧,单发动脉瘤72例,64层3D-MSCTA脑动脉瘤栓出率为95.45%,DSA为92.04%,两种检查的动脉瘤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层3D-MSC1TA、DSA及手术在瘤颈大直径、动脉瘤大直径中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联合三维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及特异度,且为无创操作,安全性高,速度快,应用价值高,可作为脑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诊断方法.

    作者:贾维维;刘飞;鲁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信息平台护理服务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信息平台的护理医疗服务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100例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访方法提供延续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护理医疗服务模式提供延续护理.护理干预9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活动受限、心理状态、哮喘情况、对刺激源反应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护理医疗服务模式对哮喘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哮喘复发次数,提高惠儿生活质量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姚文颖;何秋兰;曾丽梅;冯国英;董土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双号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单号)与研究组(双号),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双心护理,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就诊时改善,研究组的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双心护理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自血疗法治疗慢性鼻炎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治疗慢性鼻炙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自血疗法的慢性鼻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行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鼻阻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塞、鼻涕症状积分以及鼻阻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塞、鼻涕症状积分以及鼻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炎患者自血疗法治疗中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韦良秀;林金洪;邓秀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奥拉西坦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78例A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入院后,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予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1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MoCA)、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NIHSS、ADL评分均明显改善,实验组NIHSS、MoCA、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ACI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左文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妇科人流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妇科人流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60例.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麻醉前、麻醉后、手术结束时生命体征水平、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的疼痛程度、术中体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丙泊酚用量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的HR、SpO2、SBP和DBP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的VAS得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体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妇科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均比较好,但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麻醉安全性更高.

    作者:顾祥阳;赖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轻度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组,2017年2月之前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8例;2017年2月及之后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前和术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10 min和术后3d,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书平;王晓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0例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肢扭转刚度、轴向压缩、破坏载荷以及不同时刻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 (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研究组患肢扭转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轴向压缩、破坏载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可显著缩短恢复时间,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发挥更好的生物力学作用,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黄伟桢;江钦文;冯奕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胫腓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在胫腓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胫腓骨远端关外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胫骨行髓内钉固定,腓骨行钢板固定;对照组胫骨和腓骨均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相较于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对软组织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作者:赵永胜;赵辉;李发东;孟刚;郭鑫;杨新成;潘有龙;王晓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术中对照组采用缝合止血,观察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差异及发生卵巢衰竭的情况.结果:术后两组囊肿位于卵巢门附近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雌二醇和窦卵泡计数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促卵泡素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黄体生成素相比较,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囊肿位于卵巢门外的患者相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对照组未出现卵巢功能衰竭或功能下降病例,观察组出现4例卵巢功能下降,均为位于卵巢门附近的囊肿患者,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囊肿位于卵巢门附近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时应尽量选用缝合止血处理创面,以减少对卵巢功能的损伤;对于囊肿处于卵巢门外的患者,应选用电凝止血方式处理创面,该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小,操作也较缝合止血简单.

    作者:宋新慧;赖文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复方α-酮酸合碳酸钙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小酮酸+碳酸钙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碳酸钙D3治疗,研究组5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α-酮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AKP、ALB水平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04%较对照组64.15%高(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AKP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AL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96%与对照组11.32%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维特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复方α-酮酸+碳酸钙D3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其血清AKP、ALB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孙林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颈部活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1年,两组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具有微创优势,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樊正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与中药联合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肢体肿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术后肢体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肢体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的肢体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参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肢体疼痛程度,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景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

    目的:探究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行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d、3d、7d疼痛评分,术后肺部漏气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术后1d、3d、7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用时、术后肺部漏气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天文;李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的效果

    目的:观察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进行盆底重建,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术后6个月,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及性功能、POP-Q分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无1例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盆底重建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盆底解剖学结构的恢复,改善盆底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维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