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目的 对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机械进行辅助排痰,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为7天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每天排痰量、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及SPO2、pH值、PaO2、PaCO2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采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及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aCO2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帮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出,使患者的通气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脑出血患者使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预后观察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住院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设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0%,治疗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早期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治疗疗效高于传统内科治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有效提高,减少患者后遗症,治疗时间缩短,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一种基于新型加速度传感器对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的检测方法,介绍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将传感器贴附于受试者的肚皮表面和胸部表面即可对呼吸信号的采集.基于三轴加速度计还可以检测到不同姿态下的胸、腹部呼吸运动信号.采用单片机对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通过蓝牙将数据上发至上位机进行呼吸波形和呼吸率的实时显示.结果 经1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以成熟的胸阻抗法测呼吸系统作为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系统的相关系数也达到99%以上.结论 本系统提出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对呼吸运动的监测可以实现,相比于其他监测呼吸的方法,舒适感更加,更可靠.
作者:彭嘉鹏;叶继伦;张旭;孙阳;吕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眼前部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治疗,并给予试验组患者基础治疗及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随之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青;李斌;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7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实习期结束后调查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与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专科知识测试评分与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或X2检验,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与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相结合,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上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上下肢功能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意义重大,偏瘫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可缩短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恢复时间,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彭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护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 对48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教会、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100%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关节、切口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优:38例(占79.17%),良:7例(占14.58%),中:2例(占4.17%),差:1例(占2.08%),优良率为93.75%(45/48).结论 系统、规范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梁昕;龚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采取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镜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大通道经皮肾镜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石率等指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指标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创经皮肾镜方法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中,在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减少出血量,保证手术安全有效,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沈南山;汪柏林;罗明俊;杨奇志;王大红;吴祥波;叶建建;赵震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空勤人员腰肌劳损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治疗空勤人员腰肌劳损提供临床指导,保障空勤人员健康飞行.方法 通过问卷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调查300名空勤人员(乘务员100名、安全员100名、飞行员100名)腰肌劳损的患病情况,按年龄、总飞行时间和工种进行分组比较.调查空勤人员睡床软硬情况及日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结果 82名空勤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总患病率为27.3%.腰肌劳损患病率随年龄和总飞行时间增长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乘务员患病率较安全员及飞行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员与飞行员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睡硬板床及坚持规律参加体育锻炼者患病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勤人员因职业的特殊性,腰肌劳损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宣传教育,指导采取正确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减少腰肌劳损给空勤人员带来的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利影响.
作者:吴鲁卿;邓明钊;陆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对医学院学生进行观察,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评价.结果 实习学生自评,对教师的仪表行为,教学基本技能、临床操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定量指标形成多元化评价.结论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促进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曹雪明;徐玉萍;贺志成;王菲菲;宋俊儒;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1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比对照组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时,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改善其各临床症状.
作者:周里;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针对已生育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对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造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已生育妇女200例,均施行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100例,行常规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共10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于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干预.术后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观察,观察2组的术后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重复流产与避孕措施持续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重复人工流产率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半年、1年的IUD持续放置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3月、半年、1年的COC持续服用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针对已生育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采用流产后关爱干预可有效提高其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减少重复人工流产,且促进避孕措施的持续使用,值得借鉴.
作者:丁俊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通过不同镇痛药物的使用,为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及其术后疼痛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进行耳鼻喉急性感染治疗的60名患者中,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各为30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对第一个小组的患者使用芬必得进行镇痛,设为对照组;对第二个小组的患者使用丙帕他莫进行镇痛,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镇痛方式后的疼痛评分(VA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 首先是疼痛评分(VAS)方面,不论是在手术结束后还是手术后4h、手术后8h和手术后24h,实验组患者的分数都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低.其次是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33%,高于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的76.67%.后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比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23.33%的发生率要低很多.结论 在对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进行镇痛的过程中使用丙帕他莫药物,能够有效减小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体验,也提高了其临床疗效,为其病情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高歌;王晓一;杨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采用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其应用效果以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5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实验组患者血糖值恢复更加快速、稳定,说明实验组患者恢复状况更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感受,提高患者的治疗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游娟萍;朱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6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3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高,住院天数少,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应用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和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环)这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产科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诊刮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口服用药(醋酸甲羟孕酮片)6个月、术后使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主要指标是临床症状(阴道出血量)改善程度、月经持续的时间、月经周期、经前2天子宫内膜厚度、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子宫内膜活检活检病理变化、治疗依从性.结果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治疗前均有阴道出血量多的症状,治疗后(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治疗的显著效率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持续的时间及月经周期均有所改善,但曼月乐环组患者改善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分泌期内膜转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曼月乐环组患者顺应性明显高于甲羟孕酮片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症状改善、治疗后内膜厚度、治疗依从性,对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治疗,曼月乐环优于口服甲羟孕酮.
作者:吴徐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循环科与中医科协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62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81)与研究组(n=81),对照组应用冠心痛常规西医手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6%,两组数据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较单纯应用西医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从根本上减少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来医院门诊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对照组术前4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 ug.比较两组在宫颈软化程度、疼痛程度、取环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用药,有效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者疼痛,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并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5年9月-12月参加上海地区年度体检在职飞行员1135例,根据问卷调查表选取高度可疑变应性鼻炎的飞行员进行专科检查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予以确诊,并统计其患病率.对终确诊81例飞行员进一步做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TSS4)表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7.49%(81/1082).发病特点以季节性、轻-中度间歇性发作为主;鼻炎症状以喷嚏、流涕为主.VAS评分以0-4分为主;TSS4总评分以5-8分为主;吸入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花粉组合,食物类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为花生/腰果、牛奶/鸡蛋、河海鲜组合.不同总飞行时间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飞行时间在6-10年段患病率高.航线的飞行时间、飞行两地气象因素变化(气温、大气污染)与变应性鼻炎发病密切相关,而与所在位置在飞行器上发病无相关性.结论 研究初步了解上海地区在职飞行员变应性鼻炎流行病现状,为今后航卫保障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邵燕;金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ICU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诊治的12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以随机的方式将入选患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62例;其中对于对照组患儿选取常规护理,对于研究组患儿实施ICU护理干预,观察比较组间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入选患儿均通过护理后,将组间患儿的治疗效率评价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分析组间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重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实施ICU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将患儿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