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夏野;徐新华;徐小栋;徐正平;刘欢年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CT
摘要: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CT成像(CTA),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CTA检查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及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病变支数(单支、双支、三支)、斑块性质(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1.40 mg/L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状况.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引入PDCA循环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5月某医学院校定点教学医院开展PDCA循环教学管理,2011年6月~2013年5月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学习,均选择35名实习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优良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vs 74.3%,97.5%vs 86.3%),经χ2检验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280/21.154,P<0.05).结论 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实习护生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收治的108例肝衰竭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即时好转率为11例(52.38%),出院后好转率为10例(47.6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6例(48.48%)、出院后好转率为17例(51.52%);药物性肝炎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4例(46.67%),出院后好转率为16例(53.33%),乙肝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3例(54.17%),出院后好转率为11例(45.83%).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均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肝衰竭疾病的辅助疗法.

    作者:韩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分组讨论以便区分护理方式,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0例研究组(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5%高于对照组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综合护理应用到ICU小儿气管插管中,非计划性拔管可能性和并发生,发生率均得到降低,确保患儿治疗安全,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建立并维持护患关系的和谐性.

    作者:王启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空勤人员眼外伤后治疗情况及防护研究

    目的 探究民航空勤人员眼外伤的分类和治疗情况及防护方式,为空勤人员减少外伤后停飞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各分子公司11例眼外伤民航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结果 眼外伤共计11例(13眼),均为钝挫伤.现就所有患者的BCVA转归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该组患者中,无丧失视觉功能案例,经治疗后患者光感-0.4之间患者中(7眼)有4例患者的BCVA值恢复到了0.5以上,占总数的76.92%.经治疗之后,有3例BCVA上升至0.2,出院之后于就诊前的BCVA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空勤人员之所以出现眼外伤情况,大都和平时运动密切相关,使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在大程度上防止眼外伤出现,但绝大部分患者无法达到民航飞行的标准要求,建议转岗.

    作者:李旻昊;徐静;张亚辉;彭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HD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前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家用瑞舒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瑞舒伐他汀不近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

    作者:张海文;杭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黄体酮胶囊、保胎灵胶囊,观察两组保胎结局、治疗前后β-HCG水平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vs 75.6%),且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14.6%vs 17.1%),P>0.05,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能够有效改善保胎结局,提升β-HCG水平,而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盖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童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的研究与分析对策

    目的 研究应用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对营养不良儿童的BMI、营养状况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营养不良儿童,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的儿童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而研究组的儿童采用家庭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儿童的BMI、营养状况与健康行为,比较两组儿童家长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结果 研究组儿童的BMI、健康行为得分、营养合格率与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得分都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家庭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儿童的健康行为,调节儿童的营养状况,增强儿童家长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郝丽;胡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腹加经阴道超声诊断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与应用

    目的 总结经腹加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妇科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通过病理证实属于子宫肌瘤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分析,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全部接受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边界情况、内部回声以及数目等,记录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总结其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的96例,诊断率为96.0%,一共发现160个肌瘤,经腹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的86例,诊断率为86.0%,一共发现140个肌瘤,经阴道超声诊断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科疾病采取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的诊断率比较高,并且检查方式简单,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可重复性好,可以成为诊断妇科疾病的首选方式.

    作者:鲁秋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后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 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病变情况检查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邓俊魁;李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常规组),行B-Lynch子宫捆绑式缝合;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研究组),行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高达90.91%,比较常规组72.73%的止血有效率更高,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或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止血,避免子宫切除,且此种术式止血效果好、术式简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鼻饲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此基础之上进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综合护理,观察并对照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荆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按照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重症监护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到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中,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且可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

    作者:李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4月-2017年7月进行双源CT检查的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所收集患者均采用双源CT低辐射扫描方案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4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中,70例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急性阑尾炎,1例为盲肠憩室炎,4例为正常阑尾(含盲肠憩室炎患者),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7例,正确诊断64例;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91.4%(64/70)、特异度为80%(4/5),诊断符合率为94.4%(68/72).结论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漏诊与误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于洪涛;陶智慧;马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86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在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血流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相对于药物治疗可有效患者患者颈内、颈外血管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功能,减缓疾病进展.

    作者:唐涛;赵博;单继东;宋守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抗生素应用的临床合理性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抗生素应用的临床合理性与耐药性.方法 选取急诊内科开具的1356张抗生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其中200例患者行抗生素药敏试验与细菌培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临床应用中抗生素2种以上联合应用者的使用率明显高于1中抗生素或者3种以上(包含3种)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患者的使用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孢类抗生素的应用比例高于其他种类抗生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例抗生素中不合理用药现象12例,占总比例的6%,其中多为药物配伍不合理、溶媒错误、给药方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 虽然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严格的应用原则,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用药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时不仅要考虑耐药性,对于药物种类也要合理进行选择.

    作者:颜成果;温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患者hs-CRP、TNF-α、IL-8及MEP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患者hs-CRP、TNF-α、IL-8及MEP水平的影响.方法从选取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实施研究,以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的置管吸引术式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普通的方式实施相应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作用效果以及对hs-CRP、TNF-α、IL-8及MEP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优者为60.34%(35/58),优良率为98.28%(57/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20/58)以及75.86%(44/58)(P<0.05).观察组患者当中发生呕吐,头痛以及食欲不佳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评分在实施治疗之后均得到较为明显的调节,并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优于对照组效果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TNF-α、IL-8及hs-CRP水平以及MEP潜伏期在治疗之后均得到有效减少,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能够有效调节脑出血TNF-α、IL-8及hs-CRP水平以及MEP潜伏期水平,并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小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较好.

    作者:尹小雨;张冬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灸+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针灸+康复训练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吕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在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沙利度胺在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一星期后依然存活的患者2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及沙利度胺药物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两个月之内的死亡率以及胸部CT检验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胸部CT检验结果均呈现片状密度增高影,条索状改变,毛玻璃样以及双肺网格状均呈现加重发展态势,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纵膈气肿和双侧气胸症状,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研究组患者的胸部CT检验结果均呈现片状密度增高影,条索状改变,毛玻璃样以及双肺网格状均呈现逐渐减轻发展态势,有1例患者出现纵膈气肿和双侧气胸症状,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8.18%.结论 对于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使用沙利度胺药物治疗,能够极大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情况,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妇产科高危妊娠孕妇患者320例,并将她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而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20例高危妊娠孕妇护理需求率高的为胎儿的状况,需求率为82.73%;其次为孕妇自身的状况,需求率为62.42%,两组患者的需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96.2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87.42%,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率,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对胎儿和自身身体状况的护理需求率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干预进行探讨.方法 对泌尿外科接诊的72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66例患者术日便可离床活动,2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现象,2天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疼痛给予口服止痛药处理,2例原位新膀胱患者出现轻度尿失禁,经进行新膀胱排尿训练2周后好转,无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不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提高治疗效果的特点.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