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梁肖仪

关键词:糖屎病周围神经病变,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肌电图表现评价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同时比较患者对不同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07,P=0.002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222,P=0.013 <0.05;两组患者的护理非常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4,P=0.010<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4.941,P=0.026<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不同病程的临床表现和脊髓MRI检查结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在病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和MRI检查结果的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SCD患者96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3个月组(62例)和病程>3个月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二便障碍的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体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RI检查病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的MRI复查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SCD病程早期,MRI检查更易发现病灶,因而更易治愈;病程晚期容易出现二便障碍、周围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临床表现.

    作者:贺海潮;时雅辉;时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联合护理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医院与社区联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痛患者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且由医院和社区联合护理,重点考察护理前后用药依从性的变化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完全依从性方面,出院时观察组(44.57%)明显高于对照组(29.14%),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完全依从性(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30.29%),P<0.05.结论:农村老年冠心痛患者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社区护理作为医院护理的延续.是很好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房锦花;马运连;李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或迭美康降糖、舒降之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血糖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接受维生素D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其血糖指标,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吴晓丹;刘小翠;胡郁刚;谢树;郭正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针刺风池、天柱、L4-6夹脊、百会、太冲、太溪等穴与西医药物治疗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比较,探讨其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选的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药物治疗比较,针刺治疗疗效更好,血流供应更丰富,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颈性眩晕的优选方法.

    作者:赖家湖;谢彦鹏;魏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倒,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 (7/2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情况,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实验组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罗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9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 (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21.43%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6,P<0.05).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中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穿孔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的成人,主要由于椎间盘不对称性楔形变,相对应的小关节突关节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失衡并侧凸.常伴有冠状位移位Cobb角>10°、旋转性半脱位和椎体矢状位滑脱即脊柱的三维旋转畸形.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还带来了以腰背疼痛、神经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等为主的诸多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作为DS的高发人群,DS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也明显增加[2].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使解决DS的问题成为社会问题[3].

    作者:王振东;雒永生;曹旭阳;赵学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合谷等热敏腧穴进行艾灸治疗,2次/d,疗程为7d;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0~15 min滴完,2次/d,疗程为7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第2、3、6、7天患者肢体肿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d后,两组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相当;治疗4d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d后,观察组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连堤;汪家财;余征;王飞;康剑;万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并发痘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产妇86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组,观察组行自然分娩,对照组行剖宫产,每组43例.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及产妇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痘发生率4.65% (2/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新生儿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24 h宫高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能显著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而剖宫产可解决分娩异常情况,减少母婴伤亡,二者各有优劣,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邹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小儿季节性流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季节性流感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程5d.观察对比退热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及流感症状消失率.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1±14)h,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0± 15)h,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性不大(P>0.05);观察组用药3d后病毒转阴率57.1%,对照组用药3d后病毒转阴率58.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d后流感症状(咽痛和鼻塞流涕)经统计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与迭菲效果差异不大.

    作者:毛灿成;刘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肾性贫血患者资料,其中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西医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采用中药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对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两组治疗前Hct、H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Hct、H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血疗法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自血疗法,同时口服西替利嗪分散片;对照组仅口服西替利嗪分散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锡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上调基因-1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上调基因-11 (UP-Regulated Gene 11,URG 1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5年8月~2010年8月术后病理检查明确为骨肉瘤的石蜡标本100例,并以癌旁的正常骨组织或软骨组织作为对照.比较URG11在骨肉瘤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URG 1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URG 1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URG11在骨肉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2)URG11的表达与骨肉瘤的分期、是否发生肺转移关系密切(P<0.05),而与性别、年龄、生长部位和大小等无关(P>0.05);(3)URG11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存活时间显著低于URG11阴性患者(P<0.05).结论:URG-1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有所增加.对其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伟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田旭东主任医师运用柴胡疏肝散辨治验案

    甘肃省名中医田旭东主任医师是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肝病科带头人,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中,始终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导向,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以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为抓手,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在四诊合参中,尤其重视对舌脉的精准判断,主张治病求本,药简方精,其临床疗效显著.在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田旭东主任不仅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有独到见解;更是对预防肝纤维化、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复发以及重症胰腺炎的中医药干预防治研究经验丰富.

    作者:张迎军;田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常规西医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患侧输卵管造影通畅率、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和患侧输卵管造影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和血β-HCG值恢复正常水平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中药能有效减轻西药治疗的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丰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00份住院病案首页其他诊断填报现状及其相关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2 000份住院病案首页其他诊断填报现状及其相关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2 000份临床科室终末病案,对其他诊断漏填的病种分布、科室分布、诊断依据、病例分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 000份病案中存在其他诊断漏填率为14.60%,其中以ICU漏填率高,占32.54%,其次为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而耳鼻喉科未出现漏填;漏填病种分布中以肾囊肿为常见,占17.55%,其次为肝囊肿、脂肪肝,各占16.89%、16.23%;漏填诊断的依据中以B超为常见,占41.26%,其次为化验占16.33%、病程记录占10.89%;出院诊断漏填率中以D型病例常见,占20.40%;A型病例占有率低为8.74%.结论:住院病案首页其他诊断漏填率中外科明显高于内科,临床对化验和B超结果以及D型病例予以注意,避免出现漏填其他诊断,医院应加强对医师的宣教与培训,以提高病案首页填报质量.

    作者:冯淑英;彭祎娴;许泽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0例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菌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退黄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菌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铁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发生率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率发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ICU留置气管导管患者23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者运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脱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管7例,发生率6.03%;观察组脱管1例,发生率0.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发生率,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激发护理人员的思维,发现新方法,还能增加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杜美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辅助治疗肺气肿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辅助治疗肺气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气肿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黏度,分析并统计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低切值和高切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低切值和高切值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值和高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4,P=0.013 <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活血化瘀汤治疗肺气肿,可以调节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李文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