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张立

关键词:氨氯地平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为123.6±5.9 mmHg,舒张压为68.8±4.8 mmHg, TG 为1.89±0.61 mmol/L,TC为3.47±1.02 mmol/L,LDL-C为1.70±0.59 mmol/L,HDL-C为1.07±0.30 mmol/L,较于对照组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经调整服药剂量和时间,观察肝酶、激酸肌酶无异常,继续接受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心悸、头痛,继续治疗后好转。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0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分别有52例患儿,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疱疹、食欲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0.7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6.15%,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7.3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减患儿病程,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研究动机性访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15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的方法。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除食物选择的自我管理能力外,其余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一种以改变患者动机的干预方法,动机性访谈应推广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作者:肖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羟考酮在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析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应用羟考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通过羟考酮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在静息时、活动时、内脏痛等方面的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 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2%、18.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通过羟考酮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联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P <0.05);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的推广应用。

    作者:郭彦芝;李慧聪;李富东;刘会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II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共收治II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分两组(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将二甲双胍作为基本治疗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而对照组加用磺脲类药物。结果在空腹血糖( FPG)与餐后2 h血糖(P2hPG)比较中,研究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较中,研究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I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临床用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急性发作期间的临床用药方法和用药效果。方法随机从收治的急性发作期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42例,经硝酸甘油治疗)、B组(42例,经心痛定治疗)、C组(42例,经安定治疗)和D组(42例,经亚硝酸异戊酯),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2.86%、97.62%和90.4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3%、19.05%、23.81%和28.57%,组间比较,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期,采用硝酸甘油、心痛定、安定和亚硝酸异戊酯等药物治疗均可取得显著效果,是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牟春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注,B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600 ug阴道上药,且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肉注射。结果两组均能完整剔除子宫肌瘤,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同时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注射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琼;鲁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64排CT灌注及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CT脑血流灌注( CTP)联合CT脑血管成像( CTA)在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7例,通过64排螺旋CTP及CTA检查,检出脑动脉瘤,同时以灌注参数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中37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5例38个,CTP联合CTA检查,共检出血管痉挛23例,出血后急性期(3天),检出血管痉挛5例,其余为出血后4~10天检出,其中有7例轻度脑血管痉挛,8例患者为中度脑血管痉挛,8例显示为重度脑血管痉挛,未检出血管痉挛14例中,发生局部脑低灌注者6例。结论 CTA联合CTP检查不仅能够诊断SAH原因,并能同时显示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情况,有助于对SAH患者预后的判断,同时给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李强;姜华;潘洪良;梁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药物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198例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了非药物疗法治疗及预防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饮食及运动治疗,而干预组则按医师建议严格控制饮食量并制定标准食谱,并选择2种或2种以上运动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P均<0.01,干预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部分统计指标P<0.05,对照组具有部分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饮食及运动疗法干预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田希澜;牛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利福平药物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利福喷丁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痰检转阴的例数为34例,占比87.71%,对照组痰检转阴的例数为29例,占比74.3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38例,占比97.43%,总有效例数为30例,占比76.9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利福喷丁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较好,药物副作用较低。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NT-proBNP升高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研究

    目的:探讨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接收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就诊的健康体检者36名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NT-proB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呈正相关性(r=0.72,P<0.01)。同时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实验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 r=-0.663,P<0.01)。结论血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LVEF间有密切相关性,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诗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工作人员质量评分、应急处理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满意51例,占98.07%,对照组总满意38例,占7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疗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军;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为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改革组,各为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后组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5.93%,后组较高(90.74%),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改革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在其入院时做好全面病情评估,遵医嘱做好各项基础检查,医生基本了解病人情况后常规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疾病发展现状,制定治疗计划,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患者疾病治疗进展较好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钱玫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试验对象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者分为J组和J+Y组两个组别。 J组单用甲状腺片治疗;J+Y组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血清TSH复常时间;(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TSH、FT3和FT4的差异。结果(1)J+Y组相比于J组总有效率更高,经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J+Y组相比于J组血清TSH复常时间更短,经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治疗前两组血清TSH、FT3和FT4相似,经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J+Y组相比于J组血清TSH、FT3和FT4改善更显著,经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可行性高,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甲状腺功能改善,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后的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32例,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辅助呼吸后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为2例,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症临床副作用少、效果显著,有助于原有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作者:秦超;刘叶文;胡敏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先天性脐膨出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脐膨出修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对近一年外科收治的22例的先天性脐膨出的新生儿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2例患者术前均给予胃肠道减压,开放静脉,采用七氟烷诱导和维持。结果22例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手术顺利完成。13例小脐膨出患儿术毕拔除气管导管,9例巨大脐膨出患儿延迟拔管,存活20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脐膨出急诊手术只要加强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庄萍;郭晋莹;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美国:研究儿童恶性肿瘤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 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儿童恶性肿瘤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自然》( Nature)杂志及其子刊《自然遗传学》( 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作者:生物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信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微信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微信进行疼痛管理,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2组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4周干预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微信进行干预有助于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翟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