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7月入住呼吸监护室的96例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进行的临床分析研究,均采用利奈唑胺静脉用药,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照组与常规组各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48例,对两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咳嗽消失时间,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细菌清除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 P<0.05);满意度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 P<0.05);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笑爽;徐旺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随即分为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麻醉)和芬太尼组各78例,对比较组间麻醉效果、心率、血压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镇静评分和芬太尼组相仿,但是VAS评分、心率变化、血压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低于芬太尼组( P均<0.05)。结论与芬太尼麻醉相比,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不仅镇痛效果更好,而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谷海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的疗效表现,分析鼻内镜下鼻窦开放、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联合治疗的优势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方法,根据每例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治愈82例,好转15例,一般2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结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时治疗效果显著,其在治疗效果、安全性、服务表现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作者:万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研究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肩手综合征预防性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同时予以预防性护理。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肩手综合征发病率明显偏低,其疼痛及水肿情况也明显偏低,而Fugl-Meyer评分则明显偏高( 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万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冠心病患者87例,随机进行分组行不同方式治疗,给予其中43例患者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另44例给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存在差异,对照组为83.72%,观察组为9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例(6.97%)、4例(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联合使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较单纯的曲美他嗪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心血管患者手术风险因素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压和心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和心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患者手术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对于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在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范军;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类生物钟基因Per1与Per2在人类胆管癌中的表达,研究其表达与人类胆管癌的关系。方法获取人原发胆管癌标本58份,另取距离肿瘤边缘2 cm外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原发胆管癌标本与正常对照组织中Per1与Per2基因蛋白产物( Per1、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58份人原发胆管癌标本与正常对照组织中均见Per 1与Per2蛋白表达,但胆管癌标本中Per1与Per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织明显下降( P<0.05)。结论生物钟基因Per1与Per2蛋白可能与人类胆管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作者:荆波;杨福全;马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究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名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六个月后进行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经过延续护理,观察组的呼吸比对照组的呼吸改善程度大(P<0.001),生活质量高(P<0.001)。结论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COPD的护理方式,应该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翟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妇科盆腔手术700例患者,包括子宫肌瘤核除术110例、卵巢肿物切除术18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60例、子宫全切除术350例,分为观察组350例和治疗组350例,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术前1天开始使用弹力袜,术后立即使用气压治疗仪并持续使用3天,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2500μ皮下注射3~5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指导家属按摩双下肢。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8.29%,对照组显效率93.43%,治疗组更少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取有计划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更有利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杨红;白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出现的无复流患者处理方法的成功率及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96例PCI患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96例患者PCI治疗后,术中术后未出现死亡病例,术中发生无复流病例32例(其中包括急诊24例),术中均给予及时、正确处理后得以血流恢复,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是严重的并发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及时恢复血流是抢救成功的重中之重,自开展PCI以来遇到的无复流病例经及时正确的处理后均得以抢救成功。随诊观察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黄平;郭山鹰;张开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2例择期手术患儿,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喉罩麻醉,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中心静脉压(MAP)、心率(HR)、置入导管前后呼末的气道峰压(Ppeak)、二氧化碳分压(PETC02)变化,导管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P、HR变化及Ppeak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ETC02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比较操作更为简便、气道损伤低、苏醒快等优势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肉蔻五味丸在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127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肉蔻五味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表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和痊愈好转率,并于3个月后随访追踪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7,P>0.05),治疗后评分分别低于治疗前(t=14.37,12.59,P<0.01),研究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t=2.458,P<0.05),研究组痊愈率和痊愈+显著进步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χ2=9.515,P<0.01),研究组复发率28.13%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7.6%(χ2=8.69,P<0.01)。结论依据“湿阻下焦”的中医理论,采用肉蔻五味丸“芳香化湿”之功效及理气止痛作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具有使用方便、疗程短,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英;周朝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治疗中融合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共86例,将其以数表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融合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VAS及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融合固定法对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效果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常规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各28例。观察生命体征恢复情况,比较症状缓解时间和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呼吸、心率、体温、氧合恢复正常率为96.4%、82.1%、85.7%、89.3%,对照组为64.3%、53.6%、57.1%、50.0%;试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 A-PACHE-II评分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胰腺炎在临床治疗期间,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有利于稳定生命体征,保护脏器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吕健;赵玉阳;勾宝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施行综合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0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吞咽障碍护理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吞咽障碍情况,评价护理有效率,并依据GQOL-74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6%(5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8/54),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35±8.26)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7.58±9.01)分,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梅;杨秀丽;赵远利;张安龑;刘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达托霉素治疗骨科球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8例骨科球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剂量为600 mg 1次/12 h;对照组39例,采用达托霉素治疗,剂量为6 mg/kg 1次/d。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退热时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4.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各1例,对照组出现血肌酐升高,肝功能异常各1例。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耐药性和退热时间,两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抗生素的成本效果比较,利奈唑胺成本效果明显低于达托霉素。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治疗骨科球菌感染,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二者均安全可靠。利奈唑胺成本效果明显低于达托霉素,花费较低一些。
作者:王云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临床脑梗死老年患者采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脑血液流变情况。方法选取116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联合组58例、单一组58例。单一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使用尤瑞克林,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血液流变情况。结果联合组较单一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指标恢复好,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4.8%,单一组为84.5%,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结论临床对脑梗死患者使用尤瑞克林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动恢复血液循环。
作者:王洪志;于远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