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李云霞;李琼;加慧;夏书月

关键词:吡非尼酮,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吸氧、N-乙酰半胱氨酸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非尼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参数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PaO2/PaCO2;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6 min步行实验。结果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可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40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对患者资料、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60.77%,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多;操作原因所占比重大,其次为肠道原因。结论重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给予存在高危因素患者重点关注,是保障行腹膜透析治疗预后的关键。

    作者:郭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探究其护理预防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共92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纳入患者46例,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福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热敷结合整体护理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热敷结合整体护理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结合在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位中药热敷,对照组采用肩周炎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4.4%,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中药穴位热敷肩周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无痛苦和不适感,经济安全,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叶寒丽;占礼花;祝金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环丙沙星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67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原体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之后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所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资料200例开展分析,将所选取的2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之后为其开展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董华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只在手术中给予肝素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IM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的活化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患者中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00%(6/60),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别不大,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张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患者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HAMD (17项)进行评分以及效果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6.89±2.16),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1.17±4.46),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t=7.923,P<0.05)。结论米氮平临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丽兰;徐桂娟;魏迎东;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判断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和复发等并发症,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下降( 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预防、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大幅提升( P<0.05),并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医疗成本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作者:林丽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治疗的76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液氮冷冻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43例(56.6%),显效25例(32.9%),有效8例(10.5%),治疗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未间明显不良反应,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患者经平卧休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液氮冷冻的方式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霞;区彩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紧闭循环麻醉时七氟醚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当中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5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经随机的方式均匀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相应的麻醉,在麻醉前30 min对其注射相应的咪唑安定0.05 mg/kg,然后根据需要对两组患者依次进行静脉注射异丙酚1~2 mg/kg、芬太尼1.6~2.1μg/kg以及咪唑安定0.1 mg/kg等进行相应的麻醉诱导,异氟醚组在异氟醚呼气末的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相应的1.1%~1.6%的范围之内,七氟醚组的七氟醚呼气末其浓度应保持在相应的2.8%~4.1%的范围内,在手术的过程中使用芬太尼药剂,从而将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幅度保持下基础值波动范围内的20%范围内。然后进行维库溴铵的间断注射。结果七氟醚组与异氟醚组在手术的前后过程中其肝功能相应指标无明显性差异(P>0.05);七氟醚组患者手术前在尿素氮、微球蛋白(β2-MG)以及肌酐等方面与手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后1,2,3 d相应的尿液微球蛋白(β2-MG)明显高于手术前水平,并在手术后4 d降至术前水平。结论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的使用,对患者相应的肝肾功能没有明显性的影响。

    作者:魏凤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心理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法以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两种方式,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50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予以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功能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疼痛不适评分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中,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慢性白血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急慢性白血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均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运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GB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WBC与CRP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HGB、WBC以及CR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宫树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吸氧、N-乙酰半胱氨酸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非尼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参数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PaO2/PaCO2;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6 min步行实验。结果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可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霞;李琼;加慧;夏书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精神病科老年病房的基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精神病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中结合品管圈活动实施护理管理,建立相应的质控网络,同时实施基础护理的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其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均相比应用前有显著的提高( P<0.05)。结论在精神病科老年病房的基础护理中结合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赵静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鹰视FS200飞秒激光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在屈光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行业标准”筛选患者的标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大庆眼科医院行LASIK术患者800例(1600只眼),根据角膜瓣制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鹰视FS200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组.每组各400例(800眼)。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相关资料完整。术后6个月,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分别测量角膜上中央点、0度、45度、90度和135度四条经线所在截面特定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对每个角膜瓣上20个测量点的瓣厚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角膜瓣的重现性、规整性和精确性。结果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组中央厚度均值为(104.7±6.9)μm ,微型角膜刀组均值为(137.8±19.7)μm。角膜瓣厚度空间特征:飞秒激光组离心度不同位置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呈平板状。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组角膜瓣厚度中央薄而周边厚的形态,其角膜瓣中央部厚度差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部厚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19.47±0.58)μm,高于左眼(16.29±0.74)μm;入刀侧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22.45±0.57)μm,高于出刀侧差值均值(14.67±0.8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飞秒激光组和角膜板层刀组制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生物力学特性稳定,重现性好,精确性高,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以及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贾心刚;马玉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按就诊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94.12%)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5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94%,对照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0.58%,对比可得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用温针灸治疗法,治疗效率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复发率低,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2014年东港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辽宁省东港市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报告麻疹病例64例,发病率为104.73/100万。2014年发病率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辽宁省东港市麻疹防控工作非常严峻,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及时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作者:吕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蓝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化腋淋巴结清扫术在乳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蓝染法前哨淋巴结( SLNB )活检阴性者行仅清扫Level Ⅰ组的简化乳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1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蓝染法SLNB后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对SLNB阳性者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于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只清扫LevelⅠ),对照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63例患者中156例成功进行了SLNB,60例SLNB阳性者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96例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简化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腋窝引流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腋窝积液,活动受限,疼痛麻木,水肿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于SLNB阴性者行简化的ALND(只清扫Level Ⅰ),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刚;金虹豆;李欢;焦健;李晓红;王世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