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林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针对儿童眼外伤患者进行救治以及护理的基本特点。方法选择收治的眼外伤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针对性的救治以及护理,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140例眼外伤患儿中,有85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其余55例为非手术治疗。进行相应处理后,患儿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光感比例为1.43%,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2.86%;治疗后,视力水平达到0.30~1.00者比例为6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71%。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完成治疗后,有4例患儿产生角膜白斑,比例为2.86%,有6例患儿发生外伤性白内障,比例为4.29%,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儿童眼外伤较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救治与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视力,对于确保患儿眼部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霞;李海琴;陈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 PE)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了解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判断母儿预后,为正确作出终止妊娠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分娩的106例PE患者,随机选取120例正常足月孕妇为对照组,分娩前抽取静脉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①重度PE组与正常妊娠组和轻度PE组相比,PLT低,MPV、PDW升高, PCT差异小;示重度PE血小板破坏后,机体产生幼稚血小板;PCT无意义;②重度PE组PT、APTT低于正常妊娠组和轻度PE组,FIB、D-D高于正常妊娠组和轻度PE组,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③轻度PE组与正常妊娠组比,D-D、FIB高,MPV、PDW、PLT、PT、APTT、TT差异小,机体处于代偿;④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为PE治疗方案提供帮助。结论监测PE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罗芳;李玥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应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进行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把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进行施药,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暂停、低血压、低氧血症发生几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在无痛肠镜麻醉中发挥了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有效的降低肠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效果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范国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收治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 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良性,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者计79例,占92.9%;未有显著改善者6例,占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确切,不受手术时间限制,术野清晰,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能够将前列腺病变组织彻底切除。临床可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何张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民航飞行员脂肪肝防治措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方法分析16例民航飞行员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脂肪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16例治愈后均放飞,停飞时间均在3个月以内,随访一年,均无其他临床症状出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各项常规检查显示肝功能、血脂、肝B超等均在正常范围内,16例飞行员体重均保持恒定,飞行耐力表现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民航飞行员应严格调整饮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出现脂肪肝者应及时治疗和控制体重。
作者: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收的7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治疗,并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比较治疗总有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型脑外伤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冯家丰;刘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5例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分析对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渗透压、血钠浓度、生理学、病情转归、血钠变化以及APACHEⅡ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25例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3例死亡,12例存活,存活率为48%。治疗前患者的血钠水平、高血钠持续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是(167.3±7.7)mmol/L,(21.5±2.9)h、(24.4±3.1)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渗透压、血钠浓度、置换液钠浓度等,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存在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因此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应在早期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京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全面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3例酸中毒,血浆过敏反应及血压下降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结论对于重型肝炎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安全、有效,同时经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赋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锥颅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诊治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予以锥颅引流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持续疗效和后遗症。结果研究组一周内意识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持续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刘军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文献总结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策略,分析了目前老年胃癌的较为常见的外科治疗方式,以期探究老年胃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指导老年胃癌临床。处理好老年患者的合并症、防控并发症和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凤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良性胃间质瘤的CT诊断要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6例良性胃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总结CT诊断要点。结果对26例良性胃间质瘤患者的肿瘤形态、生长方向、位置、强化方式、有无坏死、有转移等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肿瘤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早期血行转移是有效的恶性胃间质瘤的CT诊断要点。结论 CT对良性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梅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唐氏综合症筛查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00例孕周在15~20周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合对照组,均250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简单介绍筛选的方法及意义;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产妇的基本状况由专职护士进行每日记录。结果通过两组孕妇唐氏筛查率的比较可见,实验组产妇接受唐氏晒查率高于对照组(χ2=131.63,P<0.05);对两组对唐氏综合症的认识比较可得出实验组产妇对唐氏综合症的相关知识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此可知医护人员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人们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在产前可及早发现并妥善处理,可显著减少唐氏患儿出生的概率。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对骨密度异常人群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7名具有骨密度异常(骨质少孔或骨质疏松)受试者,每天进行节律运动和系统营养的干预,连续干预60天。干预前后采用生物电全身扫描仪、超声波骨密度检测仪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受试者骨密度显著改善( P<0.01)、骨折的风险显著降低(P<0.01),骨代谢相关脏器活性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可显著改善骨密度异常人群的骨质状况,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作者:方亮;蒋彤;杨依;岳宏;齐敬敏;赵军;蒋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提高临床医师对于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全面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收治的860例阑尾炎患儿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其中15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50例均行手术治疗,行传统开腹手术62例,腹腔镜手术88例,腹腔镜中转开腹2例,术后阑尾标本行病理检查:化脓性阑尾炎150例,平均就诊时间为32.5 h,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与呕吐、腹泻、肠梗阻、腹部压痛等,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均为阑尾炎者138例,符合率为92.0%。术后合并并发症11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小年龄患儿的穿孔率高,临床医师应该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合理运用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尽可能的诊做到早诊断,及时的手术治疗,降低阑尾穿孔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安俊军;张生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92例。该92例患者与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结果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67±46.34 min,出血量为102.47±26.16 mL,排气时间为2.63±0.54天,下床时间为4.57±1.24天;行开腹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1.67±40.37 min,出血量为222.27±96.15 mL,排气时间为4.03±0.38天,下床时间为7.87±2.84天,两组间4项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效果佳,创伤小,伤口感染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吴国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关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结果大量循证医学试验数据证实,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发病率。结论小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价格低廉,适合患者消费。
作者:许超蕊;安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 CCs)不同给药途径(局部、小剂量全身、局部+小剂量全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观察,探讨临床治疗COPD中CCs的给药方法。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在其它常规治疗一致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CCs治疗方案,A组(局部用药组):布地奈德雾化液,1 mL/次,2次/日;B 组(局部+全身治疗组):布地奈德雾化液,1 mL/次,2次/日联合泼尼松龙针剂20 mg静脉推注, Bid;C组(全身用药组):泼尼松龙针剂20 mg静脉推注,2次/日。连续治疗10 d,分别观察、比较治疗5 d与10 d后患者肺功能( FEV1及PEF)变化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天后三组肺功能比较,A组与B组相当( P>0.05)、优于C组( P均<0.05);治疗10天后三组肺功能比较,B组与C组相当(P>0.05)、优于A组(P均<0.05);三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CCs局部+全身联合用药治疗COPD,能够迅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毕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接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二次心肌梗死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评分(32.5±5.8)分低于对照组(45.8±6.1)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患者一年内相关疾病发生率总计13.3%低于对照组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消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雁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其机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总量此四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素数值,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机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总量、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此五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总量、游离甲状腺素测定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三项指标测定值双方比较基本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尿蛋白转阴率,观察组18例,占60.00%,对照组12例,占4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于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之上给予左旋甲状腺素予以口服,利于提升治愈率。
作者:郭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采取64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64层螺旋CT诊断,同时采取常规冠脉造影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结果,包括敏感度、特异性、诊断正确率等。结果经64层螺旋CT诊断后显示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依次为69.52%(73/105)、80.46%(70/87)、92.22%(166/180);而特异性依次为98.24%(588/595)、99.18%(608/613)、98.08%(510/520);正确率依次为94.43%(661/700)、96.86%(678/700)、96.57%(676/700);两种诊断方法一致性良好,其中Kappa约为0.445。结论不同冠状动脉狭窄采取64层螺旋CT诊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特异性与正确率较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兴维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