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结果分析

李红春;郭洪君;孙化;李先莉

关键词:病毒学检验, 乙型肝炎,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病毒学检验应用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与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体检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调查者进行病毒学检验,其中包括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即乙肝五项)进行检测,并统计实验组患者乙肝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根据其检出阳性率进行结果评价,判断病毒学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病情评估的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HBsAg阳性71例(88.75%),HBsAb阳性17例(21.25%),HBeAg阳性38例(47.50%),HBeAb阳性51例(63.75%),HBcAb阳性60例(75.00%),与对照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实验组患者乙肝大三阳检出45例(56.25%),乙肝小三阳检出33例(41.25%),与临床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病毒学检验应用诊断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乙肝病毒阳性检出率,实现对病情及预后情况的准确评价,对乙肝的临床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成型技术和常规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实验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95%修复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5%)( P<0.05);实验组95%对我院修复疗效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腔疾病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英明;许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62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行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疾病转归、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疾病转归情况:48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占77.42%,13例患者通过再次的手术康复出院,占20.97%,1例患者死亡,占1.61%,胃管拔除时间(天):3.7±0.6,肛门排气时间(天):1.9±0.4,住院时间(天):8.2±2.4,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对于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及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康复出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患者满意度100%,住院总费用(元):11357±315.36,住院天数(天):10.58±2.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患者满意度84.5%,住院总费用(元):15246±465.67,住院天数(天):15.58±3.85。两组数据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手术对宫外孕患者远期生育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产科收治的宫外孕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微创手术下宫外孕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宫外孕开腹术。结果试验组有30名研究对象经过治疗后宫外孕治愈,治愈率为93.33%,而对照组治疗后有12例研究对象宫外孕治愈,治愈率为83.33%,经卡方检验,P=0.014;同时,试验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经卡方检验,P=0.039。上述结果表明,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术后疼痛及并发症评分原则,通过每组在手术效果客观评价、疼痛主观评价、并发症、术中大出血等条目的失分情况,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终失分,结果表明,实验组在以上各方面的失分均少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为0.041、0.043、0.021、0.025和0.011)。结论微创手术下宫外孕手术对于宫外孕阳性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海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8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收治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 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良性,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者计79例,占92.9%;未有显著改善者6例,占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确切,不受手术时间限制,术野清晰,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能够将前列腺病变组织彻底切除。临床可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何张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门诊抑郁症患者的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

    目的: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研究门诊抑郁症各年龄段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各导联熵值的差异。方法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对患者各检测一次,分析神经递质、各导联熵值与正常值的差异和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结果各年龄段神经递质实测值间进行方差分析,发现DA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导联熵值与正常值对比发现在正常值范围内且偏高,随年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9~49岁,49~59岁组较其他年龄段高,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仅在T4导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含量不同;抑郁症患者大脑有序性较差,右中颞大脑组织有序性和能量集中程度随年龄变化较大。

    作者:马文涛;吴银侠;王大刚;蒋帅;杨来启;魏敦宏;戴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治疗的300例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0例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治疗前SDS、SAS以及HAMA评分分别是(62.07±2.56)分、(63.71±4.03)分、(23.82±4.51)分;使用帕罗西汀片治疗后患者的SDS、SAS以及HAMA评分分别是(36.94±3.41)分、(44.46±3.92)分、(15.43±2.06)分,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论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以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为主,其诊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以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做出准确的判断,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并安排患者接受心理治疗,选择帕罗西汀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不适症状,改善睡眠,且不良反应少,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刘文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救治的腺样体肥大94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刮除治疗,研究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予以腺样体肥大患儿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术中损伤小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并且疗效显著。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常见中毒事件之一,解毒药在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时给药时机和剂量是解毒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近年国内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有关文献,对其在动物和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成果、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运用其药物动力学规律可设计给药剂量,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解毒药及判断中毒患者组织中的药理效应、药效维持时间及毒副作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解毒药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使其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成为可能。

    作者:刘扬;胡英华;丁国华;冯克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克氏针在后尿道狭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在后尿道狭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例尿道狭窄病人,经腹会阴途径实施后尿道狭窄段切除,以自制改良克氏针引线缝合,将尿道两断端牢固吻合。结果7例病人手术顺利,5周后拔除导尿管,恢复自行排尿,随访18个月无反复。结论改良克氏针制作简便,用于7例病人后尿道端端吻合术,便于术者随意操作,吻合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赵文革;刘彪;孙健;鲁学军;周府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研究进展

    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对操作者健康的影响已被公认,主要体现在作业者的眼部、骨骼肌和神经系统等,尤以视觉功能的损害为突出。 VDT作业引发的视觉功能损害在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危害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简要概述VD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测量方法以及治疗方式,让人们更好的了解VDT综合征,并及早地认识和防范。

    作者:陈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老年胃癌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根据文献总结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策略,分析了目前老年胃癌的较为常见的外科治疗方式,以期探究老年胃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指导老年胃癌临床。处理好老年患者的合并症、防控并发症和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段凤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全面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3例酸中毒,血浆过敏反应及血压下降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结论对于重型肝炎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安全、有效,同时经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赋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50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提高临床医师对于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全面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收治的860例阑尾炎患儿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其中15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50例均行手术治疗,行传统开腹手术62例,腹腔镜手术88例,腹腔镜中转开腹2例,术后阑尾标本行病理检查:化脓性阑尾炎150例,平均就诊时间为32.5 h,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与呕吐、腹泻、肠梗阻、腹部压痛等,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均为阑尾炎者138例,符合率为92.0%。术后合并并发症11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小年龄患儿的穿孔率高,临床医师应该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合理运用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尽可能的诊做到早诊断,及时的手术治疗,降低阑尾穿孔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安俊军;张生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抽取品管圈活动前后100例次留置针正确冲封管为研究对象,了解品管圈活动前后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并记录留置时间。结果品管圈活动前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为75.0%较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94%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品管圈活动前,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74±0.65)天较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留置时间(3.95±0.55)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护士掌握正确的留置针方法,提高留置针正确冲封管执行率,还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作者:孙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小板减少症(TC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进行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共55例,采用Logistic分析发生TCP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尿素清除指数( Kt/V)与TCP的发生呈独立的负相关性。结论 Kt/V值下降是TC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郭博慧;李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合用丙泊酚与单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行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组(舒芬太尼+丙泊酚)和Ⅱ组(单用丙泊酚)每组25例。Ⅰ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2 min后静脉注射1.5 mg/kg丙泊酚;Ⅱ组单独静脉注射2.5 mg/kg丙泊酚;两组患者必要时每次追加丙泊酚0.2~0.3 mg/kg;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与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 T0)、给药后2 min( T1)、过咽喉部( T2)和苏醒时( T3) HR、RR、SB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T1时两组HR慢于、SBP及SpO2均明显低于T0时( P<0.05)。 T1、T2、T3时Ⅱ组HR慢于、SBP低于Ⅰ组( P<0.05)。Ⅱ组过咽喉部时呛咳明显高于Ⅰ组( P<0.05)。Ⅱ组起效、苏醒、离院时间均长于Ⅰ组(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中舌后坠、呼吸抑制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苏醒时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

    作者:强斌;刘海军;张海梅;任岩岩;荆晶;张晓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对骨密度异常人群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对骨密度异常人群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7名具有骨密度异常(骨质少孔或骨质疏松)受试者,每天进行节律运动和系统营养的干预,连续干预60天。干预前后采用生物电全身扫描仪、超声波骨密度检测仪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受试者骨密度显著改善( P<0.01)、骨折的风险显著降低(P<0.01),骨代谢相关脏器活性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可显著改善骨密度异常人群的骨质状况,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作者:方亮;蒋彤;杨依;岳宏;齐敬敏;赵军;蒋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 n=90)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n=90)为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回顾分析两组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两组之间的IMT值、斑块形成率、PSV、EDV、RI、PI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有74例斑块形成,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0.3%,16例无斑块形成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有助于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尽早诊断血管病变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于防治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小林;孙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92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92例。该92例患者与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结果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67±46.34 min,出血量为102.47±26.16 mL,排气时间为2.63±0.54天,下床时间为4.57±1.24天;行开腹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1.67±40.37 min,出血量为222.27±96.15 mL,排气时间为4.03±0.38天,下床时间为7.87±2.84天,两组间4项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效果佳,创伤小,伤口感染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吴国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