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波
目的: Orem自理理论应用在脑血栓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理论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投诉率及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Orem自理理论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集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社区康复治疗的有效模式。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8月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集中分级康复治疗。统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无差异( P>0.05);治疗前后各组三项指标均有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三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 P<0.05)。结论社区集中分级康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常规康复治疗,将社区集中分级康复治疗作为社区治疗的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随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年轻女性增多,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人数迅速增加,带来一系列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就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现状与研究进展做一简单概述。
作者:孙玲玲;蒲杰;傅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苏子降气汤治疗慢阻肺的肺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苏子降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为96.7%,对照组为73.3%,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FEV1、FVC、FEV1/FVC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细菌的滋生,缩短药力的输送与发挥药效时间,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对比输尿管镜手术、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术后并发症。方法将9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予以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一次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难以避免,应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观察来防治并发症。
作者:李晓明;丁上书;孙平;邢俊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35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中西辨证分型治疗。结果35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玉梅;刘柏岩;董福华;赵锦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 A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IL-2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莫有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选择微创介入疗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07月~2014年07月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脑部血肿患者分为A1组(观察组15例)与A2组(对照组15例)。 A1组:微创介入方法给予手术治疗;A2组: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对比A1组与A2组脑部血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表现出的差异,在QOL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NHI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总好转率方面, A1组脑部血肿患者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 P<0.05);在临床死亡率方面,A1组脑部血肿患者低于A2组患者明显( P<0.05);完成治疗后,同准备治疗前进行比较,A1组与A2组患者在NHISS评分以及QOL评分两方面,改善程度极为显著( P<0.05);并且A1组改善程度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 P<0.05)。结论针对脑部血肿患者,选择微创介入的手术方法,可以成功将患者的脑部血肿症状清除,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能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均可以获得显著的提高,表现较低临床疾病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鄢仕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防治孕妇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4例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预防性治疗,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出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防治孕妇产后大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
作者:何琴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要行无创正压通气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经口或经鼻插入吸痰管吸痰,观察组的患者从留置吸痰管内吸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留置吸痰管96 h,观察组氧分压的上升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神志转清时间、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死亡例数等方面比较比较( P<0.05或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可以采用将吸痰管留置在病人气管内,按需吸痰,这样,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舒适度增加,经济负担减轻。
作者:于建梅;曲冬梅;鞠贞会;王姝红;徐向英;韩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间断性腹胀痛、恶心、呕吐10天于2014-06-23入院。既往于4个月前上腹部疼痛而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石形成,胃溃疡,口服碳酸氢钠治疗3天,腹痛缓解,于5月份复查胃镜胃石变小,未再服药及进一步碎石治疗,病人入院前一周内未排便,有排气,入院后经抑酸及对症治疗,腹痛不见好转,第2日出现腹膜炎体征,血象增高,腹平考虑肠梗阻,故转入普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脓性渗出液约800 mL,见距蔡氏韧带40 cm处空肠被肠腔内一枚直径约5 cm结石堵塞导致肠梗阻,空肠肠管粘膜及肌层捻挫及斯脱,于是术中切除该段小肠,用一次性吻合器及闭合器实施小肠段侧吻合,切除物送检病理示:小肠破裂,诊断小肠肠破裂,肠梗阻,腹膜炎。术后随访三个月,病人无腹痛发生,排便正常。
作者:邱玉艳;孙雪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和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52例与骨瓣开颅术组34例。小骨窗开颅术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的治疗方法,骨瓣开颅术组采用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骨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显著高于骨瓣开颅术总有效率为61.7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更应使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该方法较骨瓣开颅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使用。
作者:杨成;冯家丰;刘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协助内科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以2013年~2014年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规范采集相应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16例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中,有66例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查发现,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且不同的病原菌对于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万国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对核甘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与住院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1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式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服药类型、病情等内容进行调查,对比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药物依从性存在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依从性好,占据58.33%;50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依从性差,占41.67%。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年龄较大、自我感觉病情稳定、认为费用高、对肝病缺乏认识、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文化程度低等。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在年龄、自我感觉病情稳定、费用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诊治时医师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病种球蛋白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随机分作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实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每日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观察项目:①临床指标:住院天数、肺部体征开始消退时间。②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联合组在痰量,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体温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平均住院日为(21.4±5.6)天,对照组为(28.6±7.3)天,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肺部体征开始消退天数分别为(7.31±1.57)天和(10.26±3.41)天,存在统计学差异( t=-2.415,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疗效肯定,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红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室性早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预后大程度改善。
作者:栾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痉挛肌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 EMGBF)组、痉挛肌( STE)组。2组均给予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EMGBF组加用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系统治疗,STE组加用痉挛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被动活动度( ROM)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MAS量化评分均降低,踝关节ROM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GBF组MAS量化评分、踝关节ROM指标均治优于STE组(P均<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较痉挛肌更能显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
作者:张会春;李文霞;耿香菊;尚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探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寻找提高临床治疗病脑疗效的方法。方法将救治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降颅压、能量合剂、营养神经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与纳洛酮联合辅助治疗。结果两组连续治疗2 W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7.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 W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时间(5.86±2.04)d,对照组(10.36±1.78)d,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86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降糖、溶栓等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超蕊;安丽萍;王欢;杨兆颖;滕显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