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分析

李家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参芪十一味颗粒,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GOLD分组为C、D组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芪十一味颗粒+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评分(CAT问卷、急性加重次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CD3+、CD4+、CD8+、CD4+/CD8+、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AT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FVC、CAT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1年内急性加重≥2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以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蕉岭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蕉岭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和药敏结果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做出指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始在我院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共130例确诊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支原体药敏试验,从而得出本地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抗生素.结果:130份标本中Uu感染者101例,Uu+Mh感染者22例,单纯性Mh感染者7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在体外药敏试验中表现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Uu的敏感率分别为98.02%和96.04%,对Mh的敏感率均为100%,对Uu+Mh混合感染敏感率均为86.37%.结论:我院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且对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性较大,而对交沙霉素和原始霉素耐药性较小,但原始霉素毒性较大,故选择交沙霉素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钟碧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7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敷字表法将惠儿随机分为A组(79例)和B组(81例).B组给予抗病毒、抗菌药物及解热镇痛、补液和局部惠处外敷西医综合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汤剂治疗.比较两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汤剂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诊的血液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92例进行试验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碳酸钙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醋酸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磷为(2.71± 0.58) mmol/L和(2.24±0.43)m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磷为(2.69±0.55)mmol/L和(2.53±0.56)mmol/L,观察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8.7% (4/46);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9.6% (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醋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磷状况,提高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吉萍;吴丽华;朱俊雅;吴心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PSAD与年龄、前列腺体积相互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PSAD与年龄、前列腺体积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20例,按年龄将患者分成四组,分别对各年龄段患者的PSA值、PSAD值以及前列腺体积进行检测和计算,研究PSA、PSAD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的关系.结果: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值与其年龄呈正相关,各年龄组间患者的PSA值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SAD值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各年龄组间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SA值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体积组间患者的PSA值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值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关系,体积组间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PSA值与年龄及前列腺体积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PSAD值相对恒定,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无关.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量表计分较出院时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淼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吡拉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和MoCA评分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路波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经验浅析

    失眠亦称“不寐、少寐、不眠”,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心理压力的增大,失眠人数与日俱增,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1 失眠的源流及发展从古至今失眠便为众医家所重视,对失眠的认识更是经历了营卫、脏腑神志、脑髓理论等3个发展阶段[1].《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到了营卫致不寐的说法,《灵枢·大惑论第八十》云:“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作者:杭程;吴瑞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19例,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一年随访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共置入63枚支架,手术成功率达100%.治疗后观察组病变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行NIHSS评分随访,观察组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00%,病死率5.00%;对照组复发率达22.03%,病死率为18.6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复发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志忠;徐春燕;曹红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热烫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产后腰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产后腰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热烫疗法,研究组采取中药热熨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均治疗3周,对比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对患者疼痛缓解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腰痛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热熨疗法结合整脊手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重大.

    作者:黄大成;方明敏;曾科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GOLD分组为C、D组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芪十一味颗粒+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评分(CAT问卷、急性加重次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CD3+、CD4+、CD8+、CD4+/CD8+、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AT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FVC、CAT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1年内急性加重≥2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以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家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正畸治疗对牙龈萎缩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牙龈萎缩的干预作用.方法:对22例接受正畸治疗的牙龈萎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牙龈退缩量、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达到良好咬合关系,前牙覆合覆盖、牙周状况、咀嚼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牙龈萎缩状况,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裴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及探讨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痰热瘀阻型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患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中医证型为痰热瘀阻证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20d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痰热瘀阻证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峰;张婷;彭勃;周德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51例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51例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1~6月我院共收治小儿哮喘51例,在每年初伏、中佚和末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共治疗3年.在贴敷治疗时,注重贴敷治疗前的心理、贴敷治疗中的观察护理、贴敷治疗后的局部护理和贴敷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观察小儿哮喘的发作次数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贴敷治疗后,患儿的平均哮喘发作次数为(0.8±0.1)次,明显低于贴敷治疗前的(3.8±0.4)次(t=21.567,P=0.000);贴敷治疗后,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96.1%;贴敷后出现2例瘙痒,经外涂皮炎平后,瘙痒消失.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过程中,合适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儿哮喘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治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治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上的临床价值,为尽快确诊、及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9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肺炎组,按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同时选择46例非感染性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就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APACHE Ⅱ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肺炎组的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存组及死亡组两组患者的PCT、CRP及APACHE 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进行,生存组患者的感染逐渐得到控制,治疗后3d、治疗后10d,生存组的PCT 、CRP水平逐渐下降,APACHE lⅡ水平明显提升;而死亡组患者则与之相反,PCT、CRP水平明显升高,APACHEⅡ水平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国新;马长注;陈银花;何银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蒿甲醚胶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VKH综合征2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蒿甲醚胶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VKH综合征葡萄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病例回顾性研究,收集25例(50只眼)V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蒿甲醚胶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个月随访1次,进行眼部检查和用药不良反应监测.记录矫正视力、炎症情况、眼部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蒿甲醚胶丸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葡萄膜炎症,减少眼病并发症,提高矫正视力,延长复发时间;同时全身药物反应较轻.结论:蒿甲醚胶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VKH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赵越娟;刘晓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动神经元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有人形象的称运动神经元病是“不是癌症的癌症”,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能否运用中医的治疗体系及手段为本病寻找到出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运动神经元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环境、遗传机制、神经营养因子障碍、氧化应激、自身免疫机制、兴奋性毒性、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是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元变性疾病.中医认为其属于“痿病”或“痿证”,现就中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黄辉芳;吕国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支气管肺炎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退热、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退热、咳嗽缓解、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汤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ALT(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应答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康昭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甲功五项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甲功五项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80例T2DM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合并NAFLD患者40例(合并组),未合并NAFLD患者40例(未合并组),合并组中肝酶升高者24例,未升高者16例;选择同期我院4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T3(FT3)及游离T4(FT4)等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研究对象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腰围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分析甲功五项在T2DM并NAFLD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TSH、T3及T4显著高于对照组,FT3和FT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GGT、AST、ALT、腰围及BMI显著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酶升高组TSH、T3及T4显著高于未升高组,FT3和FT4显著低于未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功五项对诊断和治疗T2DM并NAFLD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慕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骨关节炎不同证型软骨细胞在t-RNA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不同证型软骨细胞在t-RNA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按照脾肾两虚型以及肝肾亏虚型进行辨证分型和分组(各15例).以实验室培养不同证型的软骨细胞作为研究方法,并对不同证型软骨细胞中t-RNA的表现形式进行观察,通过染色观察后,对软骨组织的表达形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肝肾亏虚型组中MMP-1/-13RNA在目标基因的表达方面均明显低于睥肾两虚型组,这表明在基因表达方面两种证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软骨组织细胞的外在形态由t-RNA的转录情况决定,在递变性的不同证型研究中,软骨组织的退化主要的原因取决于软骨组织中t-RNA的转录效果.结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从神经递质以及细胞增生激素来进行局部控制,并以此来抑制或者促进t-RNA的转录,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关节组织的退化进度.在改善人体的基本环境后,对人体的组织成长基本情况会有优化作用.在现代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应当从人体软骨组织入手,并以此来作为研究的根本,从细胞核中m-RNA和t-RNA的转录作为研究的根本进行临床试验的研究分析,必然可以在临床检验研究中得出更直接的证据.

    作者:郑素明;关俊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