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分析

曙光;曾春明;李羽佳;吕高飞

关键词:钬激光, 肾结石, 经皮肾镜,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对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予以微造瘘下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以来,治疗的136例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一期行单通道的碎石取石:在术后的5-7天予以泌尿系平片的复查,其中108例结石达到一次取净,其一期清石率约为79.4%(108/136),其余10例为残留的小结石,予以体外的震波碎石。4例行中转开放式手术:其中2例患者术中出血较明显,以致视野模糊,经剥皮鞘后压迫5 min即好转,而继续操作却仍见出血,遂决定予以二期手术,而患者家属则要求实施开放式手术取石;其中2例由于通道迷失予以再次穿刺,但失败后中转为开放式手术。14例由于结石残留的较多行二期的碎石或者取石。其手术时间为105~220 min,(119.8±40.5)min。其术后住院为8~13天,(11.5±1.8)天。全部患者均未予双通道以及多通道的取石,均未出现肠管损伤或者胸膜损伤等临床并发症,均未出现穿刺失败,均未出现术中以及术后的大出血,没有输血,并且无一例出现术后的感染。136例经随访6~30个月,(19.5±8.5)月,有6例出现结石复发,经体外的震波碎石后均治愈。结论对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予以微造瘘下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不仅高效安全,而且具有创伤小,与出血少,以及恢复快,和结石的清除率高等优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人脑解剖结构的磁共振三维重建初探

    目的:通过磁共振对国人脑进行三维重建以便清晰显示脑内解剖结构,以便建立脑部解剖的数字化图像。方法筛选25例中国中青年无脑部疾病的健康志愿者,利用1.5 T磁共振采集其脑部的影像数据,在计算机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ATLAB、SPM及Mango等多种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标准化和三维重建处理,以便立体显示脑深部解剖结构。结果采集的MRI脑图经过一系列校正处理后,对大脑皮质、髓质、脑室、基底核、脑干、小脑等主要结构进行提取并存入数据库,经过多步骤重建处理显示脑三维立体形态,在此基础上确定脑内三维坐标,再把解剖名称按一定顺序与脑部结构进行相应标注,从而通过多功能浏览器用鼠标点击不同层面的脑深部结构,即可实时显示其三维坐标及相应的中英文双语解剖名称,可进行交互式的操作,方便使用者浏览和学习脑部解剖。结论 MRI三维脑图谱对脑神经科学研究及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其在计算机辅助手术、影像指导手术及微创手术等领域起着很大作用。

    作者:颜志平;陈志伟;苏素联;罗万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肱骨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肱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并桡神经损伤手术其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间中肱骨中下三分之一处骨折患者20例,采取手术性治疗与非手术性治疗这两钟措施。其中手术治疗患者占70%,非手术治疗患者占30%。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以及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手术患者的百分之十,以及非手术患者的百分之三十。结果在20例患者中,不论是在受伤之后立即实施手术治疗还是进行中转手术,实施手术治疗患者总占患者比例的百分之八十。结论肱骨中下三分之一处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应及时对其实施手术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和成强;王卫东;和星光;和卓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桩核系统在严重缺损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系统和铸造金属桩系统在修复严重缺损前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是在2008年~2009年,对257例,共324颗具有保留价值的前牙严重缺损残根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分别使用铸造金属桩核和纤维桩核两种桩核,后全冠修复。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牙的成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牙根折断、桩折断,其他包括冠脱落、桩脱落、根尖阴影等。结论在适当的适应症选择条件下,纤维桩可广泛的应用于严重缺损前牙残根。

    作者:衡超;李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这给医院的医疗设备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投入较多医疗设备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诸多问题中,医疗设备维修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设备维修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致使医疗设备的使用受到影响,这不仅给患者检查治疗带来了不遍,同时还影响到医院的实际效益,因此,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院方备受困扰。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且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大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站行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患者切口撕裂情况,总结切口撕裂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切口撕裂相关因素为临产、胎方位、胎先露、新生儿体重、子宫下段形成情况、麻醉效果。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勿盲目过多缝扎止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适宜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兴明;孙黎明;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140例于2011年09月~2013年11月接受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分析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度、病情知晓度、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缓解或消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担忧等情绪,这对增加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5月初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初步诊断过程中是否接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分为造影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参照胃镜结果判断初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造影组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炎症和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5.56%、100%,对照组的准确率分别为68.57%、51.43%、45.71%,造影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能够准确判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诊断结果与胃镜的一致性好,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陆鹏社;赵新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总结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按声像图表现分为孕囊型10例,混合性包块型18例及部分位宫腔型3例,其中血流信号丰富者25例,少血流信号者6例。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其特征性超声表现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科研;李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68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开放式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物例数显著少于A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有望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党喜龙;李和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理教学中的渗透

    健康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的提高,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药理学属于医学基础学科,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更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药理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方可能在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笔者认为在药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1日~2011年7月在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干预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功能位摆放,主动、被动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里护理,工娱作业疗法及家属健康教育指导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10年7月以前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 FMA)对运动能力进行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6.6%,对照组发生率为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作者:白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治疗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对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为合理在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06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的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3例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31 I治疗方式,分析临床总体治疗效果,转移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无效率为16.7%,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另外,治疗后无转移患者,复发率4.2%;主要出现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两种毒副作用,分别占12.5%和33.3%,相对较低。结论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131 I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田琼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SPA)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 EN),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 PN),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给予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可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作者:石钢;唐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对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予以微造瘘下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以来,治疗的136例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一期行单通道的碎石取石:在术后的5-7天予以泌尿系平片的复查,其中108例结石达到一次取净,其一期清石率约为79.4%(108/136),其余10例为残留的小结石,予以体外的震波碎石。4例行中转开放式手术:其中2例患者术中出血较明显,以致视野模糊,经剥皮鞘后压迫5 min即好转,而继续操作却仍见出血,遂决定予以二期手术,而患者家属则要求实施开放式手术取石;其中2例由于通道迷失予以再次穿刺,但失败后中转为开放式手术。14例由于结石残留的较多行二期的碎石或者取石。其手术时间为105~220 min,(119.8±40.5)min。其术后住院为8~13天,(11.5±1.8)天。全部患者均未予双通道以及多通道的取石,均未出现肠管损伤或者胸膜损伤等临床并发症,均未出现穿刺失败,均未出现术中以及术后的大出血,没有输血,并且无一例出现术后的感染。136例经随访6~30个月,(19.5±8.5)月,有6例出现结石复发,经体外的震波碎石后均治愈。结论对复杂性的肾结石患者予以微造瘘下经皮肾镜行钬激光碎石,不仅高效安全,而且具有创伤小,与出血少,以及恢复快,和结石的清除率高等优点。

    作者:曙光;曾春明;李羽佳;吕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0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方法对2005-10~2011-10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122例,其中20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7例,好转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2.5天,无1例再手术。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一旦明确诊断,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作者:宋振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DHS内固定31例为对照组,PFNA内固定治疗4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在髋部疼痛、肌力减退、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物失效(切割、松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手术发生率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陈贵彬;翁阳华;杨宏栋;伊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运用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0例的体会

    目的:总结小切口分段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VV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时62~105 min,平均72.6 min。曲张静脉团消失,切口愈合程度均为一期。术后随访6个月。20例共22条患肢,无复发,中期疗效佳。结论运用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VVLE疗效良好,切口愈合佳。

    作者:葛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5月分娩并实施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术的合并子宫肌瘤的足月妊娠患者50例为治疗组,和随机选取的50例同期剖宫产单一手术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较治疗组明显增多、术中缩宫素使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术后体温、术后产褥发生率、住院天数、复查恶露干净时间等状况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行肌瘤切除术具有可行性。

    作者:何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逆行方法在胆囊手术治疗中的体验

    目的:对胆囊疾病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从某医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共计128例,分别为,治疗组:56例,采用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的方式;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方式。结果治疗组:56例患者中,手术时间在30~60 min之间,术后56例均在24 h内下床活动。5至9日后均治愈出院。对照组:56例患者中,手术时间在55~120 min之间。15~24日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在胆囊手术治疗中,小切口逆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作者:杨新云;秦建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喉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喉癌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联合常规化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化疗的对照组,观察化疗后的肿瘤TNM分期、肿瘤缓解情况以及5年内的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TNMⅠ期、Ⅱ期生存率(1.67%、26.67%)、1年、3年、5年生存率(48.3%、33.3%、26.7%)、无进展生存时间(9.6±1.2)月、总生存时间(17.8±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控制肿瘤分期、延长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龚磊;宫地康加;于振洋;吴福荣;许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