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

张朝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针刀配合曼迪森(MDC)半导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针刀配合曼迪森( MDC)半导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微创针刀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治愈率达到89.6%,总有效率达到98.9%。结论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疗效好、痛苦小、无并发症、费用低等特点,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虽然至今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仍未问世,但是近年来,在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一系列的候选疫苗走上了临床试验阶段,一系列的新型疫苗处于不断的研究中,新免疫策略和HIV制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为HIV的疫苗带来了曙光,综述了近年来HIV疫苗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HIV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郑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起食用未熟刀豆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通过对刀豆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确定该食堂发生6名职工的食物中毒为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是厨师烹调事件较短,未能有效灭活毒素所致。结论预防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不可松懈,其关键要加强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刚;袁振华;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60例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正确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方法对5种常见的皮肤病问题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皮肤病变与高血糖、代谢障碍、皮肤抵抗力下降、血管性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相关性一旦出现血管性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皮肤病变,病变程度越高出现的皮肤病变就越严重。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制定对皮肤感染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做好预防感染及皮肤护理等是防止和减少糖尿病皮肤病变及感染,是防止和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病变的关键。

    作者:孟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行健康教育,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焕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米诺环素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应用于牙周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30例牙周炎患者,共180颗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参照组给予甲硝唑药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牙周各临床指标参数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果要优于甲硝唑药膜。

    作者:严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置

    目的:探讨各种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分析导针断裂发生原因。方法分析治疗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病例资料。结果17例患者术中发现导针断裂,13例立即成功取出,2例作为内固定的一部分予以保留,两例未予处置,其中1例术后60天复查发现断裂导针进入盆腔,经开腹探查后取出。结论导针使用后要定期更换,术前要检查导针,如发现有弯曲、磨损,则更换新导针,断裂后要及时发现,酌情处置。尽量利用原切口及孔道取出。

    作者:张汉军;陈彦文;熊青林;马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静滴给药;研究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天后记录其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显著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降低不孕症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赵亚玲;林侠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病人脂质代谢与C-反应蛋白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代谢与C-反应蛋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及常规体检健康人35例,对两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各血脂指标,并且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糖尿病组FBG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0.01),糖尿病组TC、TG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0.01),HDL-C比健康组明显下降( P<0.01),而两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脂质代谢的异常。

    作者:胡丹丹;汪超兰;何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给予抗心肌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及抗心衰等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上述治疗上加用曲美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变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祝雪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10-06~2012-06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文重点研究我院采取的临床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症治疗与临床护理,68例患者的疾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效果十分良好。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辅以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领域。

    作者:袁秀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腹胀、失眠、腰背酸痛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更好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超声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中颈部血管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彩超筛查北京市某社区年龄≥45岁具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颈部血管。结果年龄≥45岁具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821人,其中85.6%(703/821)人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患者依从性高;狭窄检出率43.4%(305/703),其中左侧颈总动脉狭窄<50%90例,50~69%2例,70~99%1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70~99%3例,50~69%3例,<50%70例,右侧颈总动脉狭窄<50%78例,50~69%4例,右侧颈内动脉70~99%3例,50~69%1例,<50%81例,左侧颈总动脉IMT增厚10.2%(72/703),右侧颈总动脉IMT增厚9.5%(67/703)。结论在社区筛查具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颈部血管超声是筛查颈部动脉疾病有效方式,并以高准确性有效地预测狭窄存在。对存在重要需求高危人群推荐颈部血管超声常规筛查,提示高危人群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中风和TIA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使用颈部血管超声筛查有助于公众健康警觉和终有助于疾病预防和促进医疗水平提高。

    作者:张晶;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高危科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了解医院高危科室院内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历、基本信息、感染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院内感染与科室有关,其中以烧伤科及肿瘤科为主,感染发生率分别占15.5%、7.69%。此外,问卷调查显示感染主要因素有医护人员因素、科室特殊性、感染管理不当等。结论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医院不重视、消毒设施不够等,根据因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

    作者:张保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目前已成为糖尿病肾病监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在糖尿病肾病中无论是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判断还是肾小管损伤的评估,均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亮军;周健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失重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人体心血管系统外周循环、心脏功能以及体液平衡三个方面出发,20世纪中页以来大量有关失重及模拟失重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汇总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对其中有些结论进行了分析,后展望了几个潜在研究方向。深入研究长期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于人体对失重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着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辉;王汉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星期后,对血脂指标变化、炎症因子变化以及治疗效果,两个组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血脂指标TC、TG、LDL-C值,炎症因子水平CRP、IL-6、TNF-α、vWF和ET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和NO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诊断的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MSCTA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2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MS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技术( VR)多平面重建( MRVP)大密度投影( MIP)血管分析( VA)软件进行头、颈、胸部血管重建。结果全部病例均行MSCTA和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13例作了DSA血管造影检查。23例患者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和完全闭塞;7例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和闭塞;4例为无名动脉狭窄或/和闭塞。其中一个狭窄或闭塞点者22例,两个以上狭窄或/和闭塞点者5例,总狭窄或/和完全闭塞点34个;狭窄范围0.6~2.3 cm,其中≤1 cm 5个,1.1~2.0 cm21个,>2.0 cm8个;管腔狭窄程度≤30%者5例,5个部位;管腔狭窄程度在30~95%者16例、共21个部位;95%者6例、共8个部位。所有狭窄或/和完全闭塞处均清楚显示斑块,且全部病例无论是动脉近心端狭窄或/和完全闭塞者其远心端血管依然显影良好,76%的病例远端血管仅较正常血管强化稍低。结论 MSCTA技术确能清楚的显示SSS狭窄位置,程度,范围及侧支血管形成、斑块的分类。对临床诊断及制订手术方案,以及治疗复查的评估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王玎玲;陈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