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10-06~2012-06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文重点研究我院采取的临床护理手段,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症治疗与临床护理,68例患者的疾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效果十分良好。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辅以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领域。
作者:袁秀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虽然至今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仍未问世,但是近年来,在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上不断有新的突破,一系列的候选疫苗走上了临床试验阶段,一系列的新型疫苗处于不断的研究中,新免疫策略和HIV制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为HIV的疫苗带来了曙光,综述了近年来HIV疫苗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HIV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郑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青少年女性GD患者131 I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的BMD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确诊为GD于我科进行131 I治疗且治疗后3~6个月甲亢达临床治愈标准的青少年女性患者5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9~12个月采用lunar Prodigy型全身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全身骨(除颅骨)、正位腰椎L1~L4、双侧股骨近端(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 BDM值,与同期招募的30例年龄、身高、体重、种族、生活习惯、钙摄入情况等相匹配的健康青少年女性各部位BMD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少年女性GD患者BMD值在131 I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6个月其BMD值恢复不明显,9~12个月时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青少年女性G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丢失甚至出现骨质疏松症,应尽快有效控制甲亢病情或临床治愈甲亢,可短期有效逆转对其骨骼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雄英;李健;梁永南;陈瑞娥;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母婴同室当中新生儿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接收的57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娩后对其母婴同室的安全问题和和相关因素做出分析,探索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现研究当中新生儿有59例发生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发生率为1.02%,分析发现安全隐患主要是院内感染,也有个别的是因为呛奶窒息,低血糖和暑热综合症较少但并不排除。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问题是来自多个方面的,因此需要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的管理,在护理上面需要本着无菌操作的原则,将隔离和消毒制度严格的落实到每一个方面,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止新生儿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陈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各种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分析导针断裂发生原因。方法分析治疗17例骨折内固定术中导针断裂的病例资料。结果17例患者术中发现导针断裂,13例立即成功取出,2例作为内固定的一部分予以保留,两例未予处置,其中1例术后60天复查发现断裂导针进入盆腔,经开腹探查后取出。结论导针使用后要定期更换,术前要检查导针,如发现有弯曲、磨损,则更换新导针,断裂后要及时发现,酌情处置。尽量利用原切口及孔道取出。
作者:张汉军;陈彦文;熊青林;马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应用于牙周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30例牙周炎患者,共180颗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参照组给予甲硝唑药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牙周各临床指标参数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果要优于甲硝唑药膜。
作者:严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代谢与C-反应蛋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及常规体检健康人35例,对两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各血脂指标,并且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糖尿病组FBG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0.01),糖尿病组TC、TG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0.01),HDL-C比健康组明显下降( P<0.01),而两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脂质代谢的异常。
作者:胡丹丹;汪超兰;何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行留置导尿术的老年女性患者156例,分析引起漏尿的原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漏尿的发生率为25.0%,漏尿的首位原因为导管堵塞,采取护理干预后,无1例再发生漏尿。结论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漏尿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漏尿,减少压疮和尿路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作者:宦红美;吴红华;俞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压疮(pressure sore)也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的发生将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压疮治疗难度较大,如何快速治愈压疮提高生命质量对于卧床患者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12例患者采用灭菌结晶磺胺辅助鹅颈灯照射配合交替式充气床垫的使用,临床12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锁定钛板双皮质固定治疗骶尾骨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对5例资料完整的骶尾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24月,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根据疗效判定标准,痊愈4例,显效1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骶尾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术切开解剖复位锁定钛板双皮质固定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良;柴旭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拔牙患者拔牙原因。方法2009年9月~2013年9月口腔科门诊拔牙病例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2816例拔牙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因龋病拔牙女性(占22.48%)多于男性(占19.39%),而因牙周病拔牙,则男性(占19.50%)多于女性(占15.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青海高原地区藏族(占25.50%)因龋拔牙高于汉族(占12.75%),而藏族(占11.65%)因牙周病拔牙低于汉族(占19.9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海高原地区拔牙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而藏族患者因龋病拔牙明显高于汉族,在我省寻找一套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龋病及牙周病的防治方法。
作者:沈红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重症肝炎的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探讨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呕吐和昏迷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安全,有效。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都要进行试堵管,待能经口鼻呼吸后方给予拔管。目前临床上没有专门的堵管器材,护士多采用棉签或胶布堵管,操作不便,且不易达到安全及灭菌要求,并且从半堵到全堵需要不同的器材重新制作,在临床运用中均不理想。为此采取静脉营养袋加药装置为60例器官切开患者进行试堵管,效果良好。
作者:姜雅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对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用耳穴贴压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进行干预,能有效地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从而使患者尽早进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任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群与30例胰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30例胰腺癌患者中,胰腺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 值)为1.26±0.011 mm2/1000 a;而正常人群组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为1.50±0.019 mm2/1000 a,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对胰腺癌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症并发高血糖的患者102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缓释淀粉型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营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P和ALB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P<0.05)。观察组治疗两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其预后效果。
作者:朱旭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移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入院前3+年因“移植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在我院泌尿外科行二次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予抗排异,抗感染,保肝,降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术后患者肾功能恢复尚可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坚持口服抗排异药物治疗。2009年12月开始肌酐水平逐步升高,于2010年3月恢复血液透析(3次/周),3天前患者血液透析后,次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旋转,腹痛腰痛等症状,曾在当地诊所给予“丹参,胃复安,山莨菪碱”等治疗无明显好转,自行购买“倍他司丁”口服效果仍差,遂特来我院,门诊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收入我科。查体,体温:36.4℃,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9/100 mmHg,(1 mmHg =0.133 kPa)。根据五官科会诊及我科相关辅助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病,立即予床上静卧,改善微循环,监控血压,纠正贫血,定期安排血液透析对症等治疗。
作者:邹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本科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动手型的人才,而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于陈旧,就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
作者:陈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儿科门诊收治的7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14 d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天、14天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内外兼治,能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且中医治疗毒副作用小,利于小儿正常发育,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序贯疗法,对照组行标准三联疗法。观察Hp清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疗效由于对照组( P<0.05);无不良作用。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郑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