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周湘煜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胃肠道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4例以胃肠道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患儿的CT诊断资料及超声诊断资料,将CT诊断符合率与超声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过敏性紫癜(腹型)、小儿肠憩室的CT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符合率,数据依次为:78.8%vs95.3%,86.6%vs100%,78.6%vs100%,92.0%vs100%,18.2%vs63.6%,10%vs60%,0%vs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对小儿胃肠道急腹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可作为诊断小儿胃肠道急腹症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柏艳红;唐凤珍;郭建康;唐中才;艾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对品管圈的发展历史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结合2013年7月开展的7个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员工个人和组织均起到正能量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在医院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一些心得体会及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李元富;刘作林;瞿佳;赵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ICU病房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方法取ICU病房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接受焦虑情绪评估( SAS)以及睡眠问卷( SMH)调查。对照组基于此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护理后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入院时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经不同方案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与SM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评分与SMH评分更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睡眠护理干预以及信息支持护理措施有助于其睡眠状态的改善,同时可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后期恢复。
作者:陈春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从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1],在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异均可导致糖尿病。
作者:王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起到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视力受损甚者致盲。所以近些年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就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致病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李琦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牙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第1 d、3 d、7 d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第1天、3天、7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90.9%、93.9%,对照组相应的为57.6%、63.6%、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牙周脓肿患者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宦万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探讨有效的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共纳入220名研究对象,均为在急诊科等待的患者家属,向其发放自制的心理需求调查表,分析患者家属在沟通前与沟通后的心理需求。结果经调查得知,患者家属心理需求高的为需要沟通和心理疏导,占76.8%(169/220),其次为需要关心支持和陪在患者身边,分别为70.9%(156/220)和68.2%(150/220);在经过有效的沟通之后,与沟通之前相比,患者家属在沟通之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上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家属在心理以及生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有效的沟通可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使其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罗正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其治疗有效率为72.22%;实验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2.59%;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心律失常、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毕立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现行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对策。经过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深入探索,发现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带教老师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教育理念缺乏,教师资源缺乏,教学管理体制系统没有完善和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等。改革对策包括改革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明确教学目标,着重培养护士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和清晰的法律意识。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断的进行分析总结,完善教学方法,形成系统的临场护理教学体系,临床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整体质量才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共纳入对象40例,均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对患者进行6个月左右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Lysholm评分、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关节活动度上均得到了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0例患者当中,有26例膝关节功能优,12例良,2例差,优良率为95%。结论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来说,运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创伤小,并发症少,价格低廉,能加快患者的关节活动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利;姚仁福;王彦亭;李晓林;张仕祥;邵建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大隐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离与曲张静脉切除术,观察组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具有显著疗效,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作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朱冬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手部骨折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收治手部骨折患者中选取1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科氏针石膏对患肢进行固定,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外部固定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后的6-12周内,采用外部固定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掌骨与近节指骨的骨折愈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节节骨(51.2%)与掌骨骨折(41.3%)的愈合率;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近节节骨与掌骨的预后功能恢复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率(近节节骨综合恢复率为85.3%,掌骨为61.9%),所以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使用外部固定器治疗,具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以及预后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吴龙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鞍区肿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包括鞍区,鞍上,鞍旁肿瘤。主要以垂体肿瘤,颅咽管瘤为主其次为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等组成。由于设备和技术的日益精细,使得神经外科医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仅损伤微小神经来治疗某些神经疾病,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新课题。
作者:白长缨;杨雪艳;李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降低,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产妇产程,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冯榕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9例),常规组行常规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0例),比较结果。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5);腔镜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6.331, P=0.026);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枚数为(16.8±4.9)枚,随访3年期间无1例复发,常规组淋巴结清扫枚数为(17.9±5.8)枚,复发率为2.50%,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腔镜保乳术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相同。
作者:刘顺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针对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实验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取临床免疫实验室检测的30000例各类病毒标本,主要包括结核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梅毒确诊试剂,针对其阳性率展开统计分析。结果4002例阳性标本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肝炎患者例数共计3420例,检测阳性率为12.8%;梅毒患者234例,阳性率为1.5%;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24例,阳性率为0.1%;丙型肝炎患者252例,阳性率为1.6%;结核患者32例,阳性率为3.4%;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20例,阳性率分别为4.1%、3.8%。其中阳性标本中绝大部分为乙型肝炎、梅毒以及丙型肝炎。本次阳性标本在院内广泛分布。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全面了解并分析检验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传染源有利于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开展,为实验室人员健康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曹清清;李坤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针对其产生的焦虑抑郁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正常体检人员105人和妇产科住院的妇产科失眠患者80例治疗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自评,并对有焦虑和抑郁者施行心理干预。结果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值比正常对照显著增高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妇产科住院失眠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增高,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
作者:李庆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9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时,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也相对较小,且效果显著。
作者:李晋;赵振生;于海洋;王红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状况。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病患60例,运用急诊胃镜检查确认疾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出血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应立足于致病因素、症状的临床表现特征,采取可靠的治疗方案。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运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洋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