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彭红;丁普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慢性咳嗽
摘要: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另一组单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胃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症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病人应用心血管药物的监护分析

    目的:分析对重症病人应用心血管药物时的监护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对收治的重症患者在应用心血管药物期间加强用药监护,以加强监护前1年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加强监护后1年内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满意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 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应用心血管药物期间加强用药监护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张丽君;周湘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手术治疗的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分析法对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救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3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是67.3%,1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2.7%。33例存活的患者中包括15例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一入院就需要切开气管或者是气管插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开颅治疗的手术时机,以彻底清除患者脑中的血肿,降低颅压,从而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与术后存活率。

    作者:赵一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急性牙周脓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牙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第1 d、3 d、7 d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第1天、3天、7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90.9%、93.9%,对照组相应的为57.6%、63.6%、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牙周脓肿患者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宦万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评分、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eer评分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 P<0.05);在组间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Neer评分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的Neer评分存在明显差异( 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活动情况,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传统钢板相比可以更好保护骨折处的血运,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强化患者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效果显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查天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野生菌中毒86例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护理方式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86例野生菌中毒患者,对全部患者的急救护理以及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给予清除毒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早补液促进毒物排泄等治疗,并给与有效、科学的急诊护理措施,治疗后安全康复出院82例,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溶血性病情恶化以及心、肝、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对于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在急诊救治中,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急救护理在野生菌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患者治疗、痊愈成功的关键部分。

    作者:吴琼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腺配伍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68例瘢痕子宫早孕引产患者,按照就诊序号的单双码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4例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依沙丫啶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发生宫颈裂伤、胎膜残留的机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治疗瘢痕子宫早孕能够促进完全流产,减少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机率,且安全性很高。

    作者:孟大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技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清除技术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7例,2例死亡,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2例,20例能生活自理,12例部分生活自理,8例不能生活自理,3例植物生存。其中有3例进行了二次穿刺介入手术,2例转开颅血肿清除术。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过软通道介入治疗后,通过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小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现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问题和拟改革探讨

    对现行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对策。经过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深入探索,发现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带教老师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教育理念缺乏,教师资源缺乏,教学管理体制系统没有完善和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等。改革对策包括改革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明确教学目标,着重培养护士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和清晰的法律意识。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断的进行分析总结,完善教学方法,形成系统的临场护理教学体系,临床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整体质量才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年轻恒牙外伤的治疗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外伤的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治疗的35例年龄段是7~16岁的牙外伤患者,使用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再植术对牙外伤患者中存在的倾斜、伸长、松动、冠折、错位以及扭转等进行治疗。结果35例牙外伤患者中,存在9例冠折需要使用根管进行治疗,2例患者牙齿松动,又存在牙髓炎的临床症状,后使用根管进行治疗,其余24例牙外伤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复诊,没有异常情况的出现,且牙外伤患者都较为满意。结论年轻恒牙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尽量降低牙外伤患者的痛苦,将患者的牙外伤大限度的进行纠正,以有效提高牙外伤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孔德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对品管圈的发展历史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结合2013年7月开展的7个品管圈活动,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员工个人和组织均起到正能量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在医院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一些心得体会及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李元富;刘作林;瞿佳;赵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8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两年对照组出现3例复发,观察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61%,对照组为8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无复发。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腔治疗中牙体组织意外穿孔2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口腔治疗中牙体组织意外穿孔28例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总结采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TMA等方法治疗的牙体组织意外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牙中医源性20例,占71.43%,龋源性8例。前牙3例,后牙25例,分别占10.71%、89.29%。髓室侧壁(牙龈内)穿孔5例,髓室底穿孔17例,根管壁穿孔6例,发生率分别为17.86%、60.71%、21.43%。经术后1~2年追踪观察,23例患牙经对症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2.14%,5例因穿孔范围较大、病程较长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合并牙周或根尖周严重病变治疗失败而拔除。结论术中牙体组织意外穿孔影响治疗效果和患牙保存,临床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避免和减少该并发症尤其是医源性穿孔的发生。

    作者:樊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对171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双米)终止10~16孕周妊娠(简称引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效果良好,5例失败。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终止10~16孕周妊娠。

    作者:苟菊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巯咪唑不同剂量方案治疗甲亢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 MM)三种剂量方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找到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安全有效的方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给予小剂量MM (10 mg/次、Tid);B组35例,给予初始大剂量MM (30 mg/次、Tid、2周),继而小剂量MM (10 mg/次、Tid);C组35例,给予大剂量MM (30 mg/次、Tid)。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比较患者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5.7%和91.4%,三组比较A组与B、C组有差异( P<0.05), B、C组比较无差异( P>0.05);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8.6%、17.7%,三组比较C组与A、B组有差异(P<0.05),A、B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MM三种剂量方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出现率不同,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MM初始大剂量继而小剂量的剂量方案是治疗甲亢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霞;牛庆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采用阶梯分级治疗模式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自拟阶梯分级治疗模式治疗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探讨临床呼吸内科对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基本的治疗模式。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级(轻度30例、中度46例、重度44例);治疗方法依据分级采用阶梯治疗方案:轻度抗炎+茶碱类+糖皮质激素三联治疗、中度抗炎+茶碱类+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四联治疗、重度抗炎+茶碱类+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五联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2周后均达到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91.3%(42/46)和88.6%(39/44)。结论阶梯分级治疗模式作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治疗模式是有效的。

    作者:米天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起到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视力受损甚者致盲。所以近些年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就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致病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李琦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梅毒不同时机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临床干预对妊娠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共入选42例梅毒孕妇,其中20例在妊娠早期或中期进行临床干预( A组)、22例在妊娠晚期进行临床干预( B)组,观察结果。结果 A组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5.00%,B组为54.55%,A组明显低于B组(χ2=7.136,P=0.011);A组1例(5.00%)为先天梅毒儿,B组3例(13.64%),A组低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χ2=0.907,P=0.608)。结论对梅毒孕妇尽早、规范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发生率。

    作者:张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联用高压氧治疗疗效的评价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9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骨瓣减压和颅内血肿清除术。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依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给予其中48例术后常规治疗(比较组),另48例患者术后联用高压氧治疗(评价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评价组为95.8%(46/48),比较组为83.3%(40/4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GCS评分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相应治疗,评价组要显著高于比较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实施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术后联用高压氧治疗可起到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

    作者:白文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9例),常规组行常规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0例),比较结果。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5);腔镜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6.331, P=0.026);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枚数为(16.8±4.9)枚,随访3年期间无1例复发,常规组淋巴结清扫枚数为(17.9±5.8)枚,复发率为2.50%,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腔镜保乳术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相同。

    作者:刘顺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优于传统填塞治疗方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