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与洛赛克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观察

黄亚妮;赵鞠;邹晖

关键词:奥曲肽, 洛赛克,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垂体后叶素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统计的6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患者行奥曲肽联合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 d;对照组行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 d.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以及患者血压、心率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经过治疗29例止血,治疗后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9.38%;对照组31例患者中,经过治疗止血17例,治疗后再出血9例,再出血率为29.03%.结论 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的益气活血的名方,对中风偏瘫,口眼歪斜,言语塞涩,口角流涎等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该方多年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1].中风(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四高为特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2].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及后遗症的治疗及改善作用在被临床肯定的同时,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亦倍受关注, 对该方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较全面地阐明.本文从基因,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方面针就补阳还五汤对中风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的国内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余浚龙;李相玲;方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3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01~2011-12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内固定组)和对照组(外固定组)各53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达优者34例,良15例,总优良率为92.5%;对照组达优者29例,良14例,总优良率为8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发生骨不连3例,软组织感染2例,皮肤坏死1例,骨髓炎1例,总计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占13.3%;对照组发生骨不连2例,软组织感染1例,皮肤坏死1例,骨髓炎2例,总计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占11.4%,.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腓骨开放骨折使用内固定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仍因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作者:张文汉;张吉伦;杨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将联合使用奥曲肽的止血治疗组和使用单纯止血组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指导该病的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消化科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止血组和单独止血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单纯止血组只是使用止血、补充血容量和保肝等基本治疗,而联合用药止血组则是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止血有效率相比较,联合组的有效止血率80.00%明显高于单纯组有效止血率43.33%,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使用奥曲肽配合基础止血法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42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01~12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本组病例均在24 h内停止出血症状无导致死亡病例.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这对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洪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分辨率CT在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及应用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0-01~2011-11间8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CR)、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主动脉弓、支气管分叉、隆突下、右肺门、肺底膈上等区域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区行高分辨率CT扫描.对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或单侧肺的基底部可见网织状阴影、磨玻璃样改变,密度较低,在阴影区内可见肺血管纹理.54例患者可见肺小叶间隔增厚,有43例患者可见胸膜增厚.28例患者肺部出现蜂窝状改变,小叶结构模糊.HRCT检查均被诊断为弥漫性间质性肺部纤维化.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分辨率CT在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雪松;黄晗;王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凝血功能(Fg、AT-Ⅲ、APTT、PT)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Fg)、抗血凝酶-Ⅲ(AT-Ⅲ)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型脑梗死和完全型脑梗死两组,并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等治疗,对比治疗后患者Fg、AT-Ⅲ、APTT、PT的数值变化.结果 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较正常值增高,抗血凝酶-Ⅲ较正常值减少,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完全型脑梗死组Fg、AT-Ⅲ、APTT、PT统计学上无差异.对进展型脑梗死组给予肝素和降纤等治疗后,可有效降低Fg含量、升高AT-Ⅲ含量.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采取相应的治疗对于进展型脑梗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则没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宝龙;刘亚华;郭小东;马立芝;杜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于洪区HIV/AIDS防治现状及对策

    于洪区于1998年在沈阳市戒毒所发现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止到2011年年底共现住址为我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1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1例,艾滋病病人20例.为了解本区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探索适合本区实际的防治对策,更好地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现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顺花;邸跃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0例经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的术中超声引导、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通道建立顺利.结论 泌尿系结石患者通过超声实时动态引导穿刺、碎石、取石,可极大地提高取石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创伤.

    作者:肖汝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论 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作者:胡萍;施崇琼;李苏;王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压积(Hct)、血液流变性变化及与人健康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住院2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和同期无OSAHS临床症状的患者和本院健康职工对照组共20例进行睡眠监测.所有受检者均采用多导睡眠图仪进行监测,所有受检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采取同一套血流变检查仪进行检验,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OSAHS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OSAHS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发生肺心病的重要原因.本组研究发现OSAS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增高,而且与夜间低氧改变呈负相关.OSAH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任侯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护理进展

    因剖宫产瘢痕妊娠可发生大量出血,造成出血性休克发生,影响到患者生育能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从护理角度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现状及护理方式,对患者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李杨;刘维金;曹云飞;闫巧丽;李平;朱秀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农民工精神疾病易患因素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及易患因素.方法 本文通过对2010-08-01~2011-07-31在我院确诊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及易患因素进行了分析及临床问卷调查,评估.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高达17%,一年中新就诊精神疾病患者668人次,农民工占114人,诊断精神分裂症者106人,浙江打工者人数多,占51.75%,广东次之占19.30%,福建占10.53%.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文化者占主流,其中初中文化55人占48.25%,小学40人占35.09%.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民工所占比例较高,打工地点及文化程度与农民工精神疾病高发病率有关,外出务工农民,因文化低、社会适应能力差,当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生改变后机体内分泌发生紊乱,又不能正确调理,终导致精神疾病.

    作者:丁雅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4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心电图改变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对UA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M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UA疗效好,可以降低AMI的发生率.

    作者:邹晖;黄亚妮;赵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因素.方法 对选取病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术后眼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年龄、前房内反应(房闪)与术后第1 d眼压有相关性.结论 眼内粘弹剂的残留、小梁网滤过功能、血-房水屏障破坏可使老年性白内障眼术后眼压升高.

    作者:马新立;黄丹;张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烧伤病人的特点,总结其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68例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本组68例中保守治疗自动痊愈58例,进行植皮手术10例,其中恢复后无功能障碍52例,有功能障碍12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脑水肿1例,死于应激溃疡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围术期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在我国由于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外科手术病人中高血压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尽管医疗技术与围术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脑卒中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趋势,本文综述国内外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新进展,深入研究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预防围术期脑卒中发生,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张春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会阴切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在会阴切口感染预防上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10~2010-10在本院进行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的152例患者,全部给予预防性护理方法预防出现会阴切口感染,观察会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152例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的患者中,经过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发生会阴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2.63%.结论 对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路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0-02~2011-08间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直接PCI患者共36例,术中术后均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研究组.以2009-02~2010-01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并接受直接PCI的患者共48例,未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即刻靶血管血流TIME分级情况 心电ST段回落情况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以及术后1周的射血分数.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流TIME3级明显增加,ST段完全回落比例增加,术后心功能改善,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减少.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降低血栓负荷,增加心肌的有效灌注,而且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振军;夏立志;孙久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析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前沿,是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护理又是整个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门诊故有的工作特点,如就诊患者集中、数量多、诊疗环节多、人群杂、病种多、诊疗时间短等,使得门诊的护理工作就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护患纠纷的考验[1].为此对我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纠纷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做以简要总结.

    作者:孙志梅;樊春宏;刘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勇;陈天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