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雯
目的:观察维康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02~2011-09使用维康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康达单药口服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有效率为45.0%,临床获益率为80%,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多为Ⅰ度和Ⅱ度.结论:维康达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是晚期胃癌患者的理想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潘泾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其对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控制血糖及牵引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密切监控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及胰岛素用量,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髋关节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24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心理状况较好,疗效满意.结论:采取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迎利;李静;梁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进行分析,就创新医院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发挥医院图书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作者:鲁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是不是显著.方法:通过对接受过健康教育和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的康复情况作差异显著性分析,可通过卡方检验实现,来确定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作用是否显著.结果:两者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值小于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很好的普及一些妇科护理知识,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起到显著的作用.
作者:崔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方法:对32例大面积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大面积脑梗死后的癫痫发生率为32.7%,早期癫痫发作的有10例,百分比为32.2%;迟发性癫痫的有22例,百分比为67.8%.大面积脑梗死大部分都会累计脑叶皮质,因而比较容易引发癫痫发作,利用药物对其控制的效果比较好,一些迟发性癫痫患者大部分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后容易引起癫痫发作,采用药物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对神经的功能性障碍具有一定的减轻的作用.
作者:秦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PICU2011-03~2011-12收治的98例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98例患儿中6例意外拔管,4例脱管,1例误吸.经及时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气道管理常见困难,因材施教,灵活掌握指针,精心护理才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护理质量.
作者:何凤;王阿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敷在浅静脉炎中的应用,以做到对静脉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使已患静脉炎患者能得到及时控制.方法:通过对45例静脉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做出综合分析.结果:45例早期静脉炎患者均于2~8 d内痊愈,症状消失.结论: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和预防浅静脉炎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娟;阙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估3M透明敷料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敷料固定.结果:3M透明敷料可与患儿头皮皮肤严密结合,固定牢固,轻微的晃动或碰触,不易发生鼓针,弥补了普通胶布在潮湿皮肤上贴不住的弊端.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不论是血管的选择还是固定方法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方法积极改进对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倪飒;李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探讨嵌体治疗飞行人员食物嵌塞的临床价值.方法:牙体预备取模,用氧化锆嵌体修复.结果:36例病人38颗患牙,接受嵌体修复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经1~5年观察,未再出现食物嵌塞现象.结论:嵌体治疗食物嵌塞效果可靠,建议在飞行人员中推广应用.
作者:余华标;马辰春;周府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祛胰抵方对血糖、血脂、血清瘦素、脂联素的调整作用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机制.方法: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瘦素和脂联素,以及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数据.并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明显,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HOMA-IR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瘦素、脂联素以及血脂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
作者: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失血性休克、出血量及发病情况、回顾分析24例异位妊娠病例.结果:2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输卵管妊娠22例,占异位妊娠的91.7%;22例输卵管妊娠中输卵管妊娠破裂18例,占75%;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4例,占16.67%;重复性异位妊娠2例,占8.33%.输卵管妊娠破裂平均出血量1 200 mL,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平均出血量555 mL.结论:输卵管妊娠发病率高;输卵管妊娠发病原因主要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妊娠破裂发病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且出血量明显多;异位妊娠能早期诊治,既节约了资源、减少病人损伤,又避免了输血的风险.
作者:刘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含珠停、米索前列醇配伍雷佛奴尔用于中孕引产的效果.方法:选择孕14~24周自愿要求引产且无禁忌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为观察组,含珠停150 mg顿服同时行雷佛奴尔100 mg羊膜腔内注射,24 h后肛塞米索前列醇600 μg;B组25例为对照组,只用雷佛奴尔100 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引产成功率.结果:两组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含珠停、米索前列醇配伍雷佛奴尔用于中孕引产可加快产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跃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主要分析研究老年患者的常见心理行为特点.方法: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学对策.结果:周到细致的心理增强治病信心,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治疗疾病和广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英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护理要点,提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质量.方法:对64例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密切观察和护理,分析和预防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循环危象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64例中仅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0.31%.其中1例较轻,经加强护理,药物治疗后痊愈;另1例经下腔静脉滤器保护,局部溶栓后康复.结论:加强术前宣教,术后个体化护理,严密观察,准确用药,指导功能锻炼等综合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及及时处理皮瓣血运危象,预防性降低皮瓣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马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经济、有效地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药物利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2009~2011年,头孢硫脒的销售金额连续两年列居第一位,泰能的日用药金额列居第一,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肟钠的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2009~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相对稳定趋势,头孢硫脒佳,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俊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采用针灸治疗43例面瘫患者.结果:43例面瘫患者中,经7~20 d针灸治疗,痊愈30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针刺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大量推广应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爱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期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加强康复期的并发症护理,心里护理,生活饮食等护理措施,对32例患者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32例实施配合康复期护理,康复2例,能独立站稳行走18例,用医疗器械或他人挽扶帮助下行走9例,效果良好.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康复期,只要早期积极的康复护理,才能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昉止更多的并发症发生,发挥康复期护理的重要作用.
作者:于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引发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对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查找并综合分析,制定完善的产科管理制度,提出相应对策加以防范.结果:通过分析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和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认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苑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明确护理风险所在,通过护理风险评估,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措施,使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控制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菲;兰国红;陈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全部患者均有术前CT肺门纵隔淋巴结描述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结果:CT检查对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性为67.4%、特异性为84.4%和诊断符合率为80.8%.结论:CT是评价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根据淋巴结直径大小能够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
作者:刘伟良;王勇;许建华;李华军;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