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娥
乳腺癌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1)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毒副作用往往影响完成率,并且可带来痛苦,应用中西医结合可以增加疗效,减轻毒副反应,顺利完成各项治疗计划.
作者:白淑红;殷东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钙制剂的用药趋势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门诊38902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老年女性及内科患者是目前主要的补钙人群,钙尔奇-D、乐力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补钙制剂,临床用药还存在配伍及用法用量不妥之处.结论:我院钙制剂以钙尔奇-D、乐力常用,比较符合钙制剂的选用原则,并提出钙制剂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黄建敏;付小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复方皂矾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发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甲亢伴发白细胞减少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复方皂矾丸治疗,对照组30例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治疗,观察血象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教、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皂矾丸是甲亢伴发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周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迪+化疗治疗组,单用化疗对照组.结果:有效率RR(CR+PR),治疗组38.8%,对照组36.1%,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体重增加、KPS积分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的提高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艾迪注射液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和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张爱琴;孙在典;舒琦瑾;谭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Allman分类Ⅲ度肩锁关节脱位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5岁,所有病例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无失效,未再发生脱位,以Karlsson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优32例,良6例.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永宁;黄伟韬;李文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本效果.方法:对CVA62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分别予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3个月.对2组的近期疗效,并随访1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疗程末2组临床有效率相当,但中西医组复发率12.4%,明显低于西医组4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对减少CVA复发有较好的疗效,机制可能与抗过敏、增加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邹超英;孙亦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m23-H1、PCNA、p53蛋白在肺多形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多形性癌组织中nm23-H1、PCNA、p53基因表达,并结合肺多形性癌的转移、侵袭力、肿块大小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nm23-H1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25.0%和87.5%,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37.5%和10%,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66.7%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68.8%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83.3%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有无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68.8%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Nm23-H1、p53基因表达与肺多形性癌淋巴结转移、侵袭力及预后有关.结论:m23-H1、P53基因能抑制肺多形性癌的转移及侵袭,而PCNA基因表达与肺多形性癌的转移和侵袭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尹满香;林雪平;方铣华;陶正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尖锐湿疣(CA)是一种DNA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道性传播疾病(STD).近年CA发生率迅速增加,这是由于HPV感染日趋普遍.在我国性病检测点报道,生殖器HPV检出率为30.69/10万,占我国STD的第2位.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解毒消疣法配合CO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1例.结果:经术后8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是一种操作安全、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的方法.
作者:肖智青;朱锦忠;张雄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人自杀是在住院部有时遇到的现象,现将我院2例老年人跳楼自杀情况报道,以探讨其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许临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科自1996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98例,年龄3~52岁,烧伤面积31%~78%.
作者:王芳;吴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约10%,治疗较困难,而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较为有效的药物.现在一般外伤后都常规注射TAT,但出现过敏的也不少.笔者现选所遇过敏患者中比较典型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勇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AOPP)是目前基层医院常遇到的急症之一,因多为口服中毒,故发病急、症状重,如不及抢救可危及生命[1].我院1999~2003年共抢救这类病人105例,男性41例,女性64例,其中20岁~40岁70例,40岁以上35例,重症占50.0%,死亡21例.因此如何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我们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就如何做好抢救中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葛建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过表达c-KIT(CD117)和CD34,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本院自1998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38例,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分析.
作者:史东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病人除有肢体功能障碍外,常伴有抑郁,严重的抑郁对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恢复不利.因此,应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本文就我院62例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抑郁发病情况以及百忧解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思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婴儿肺炎是婴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为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以发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的临床表现,可导致严重缺氧,心肺功能不全.近年来研制的细辛脑具有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多种功效[1],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有少量关于细辛脑液静滴应用于小儿喘息性肺疾的相关报道;但未有雾化吸入佐治婴儿肺炎的报道.我院2004年起开始采用细辛脑氧雾吸入佐治婴儿肺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红宇;厉玉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注射对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毫针针剌膀胱俞、中极、关元、足三里、阴陵泉,行捻转泻法,留针30min后,用新斯的明于三阴交穴穴位注射,一共治疗5次.结果:痊愈27例占90%,好转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针灸、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作者:任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以直、结肠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ⅱ病变为主.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发热、消瘦为主要表现.一般发病缓慢,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临床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病1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娟;庞绍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生殖道炎症患者的逐年增加,免疫性不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报道研究发现原发性不孕中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率为22.35%,继发性不孕中为11.32%,明显高于其他引起不孕的相关抗体[1].近年来中西医研究在这领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现收集1989~2004年对本病的认识及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杨凌;许丽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们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秋荣;岳伟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