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炜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成人房颤发病率为0.3%~0.4%,60岁以上发病率为2.0%~4.0%,7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80%~110%,男性为女性的2倍.对房颤治疗主要包括转复房颤,控制快速房颤时心室率,抗凝治疗.48h以内新发生的房颤40%左右自行恢复,>48h者则不易自行复律,需要转复.直流电同步复律或药物复律各有优缺点,但效果及安全性均以前者为好.
作者:刘泽银;黄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回避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作者从1999年至2005年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1200例.结果:1200例中11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利完成(94%).其余69例中,因胆囊三角重度粘连(49例)、术中出血难予控制(19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而中转手术.术后再出血7例,经使用止血药(3例)、再次手术(4例)得以止血;胆漏6例,胆总管横断伤行Roux-y吻合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作者:周东平;陆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介绍切开复位单臂外固定架(以下简称单臂架)治疗不稳定胫骨骨折体会.方法:小切口复位不稳定胫骨骨折,单臂架固定,必要时加用螺丝钉、钢丝有限内固定.结果:27例患者经治疗后,1例带架回家未按要求紧固定螺钉而出现骨折再移位,单臂架固定钉松动3例,固定钉孔感染3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结论:切开复位单臂架固定是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必要时加用螺钉、钢丝有限内固定可提高固定效果,但也存在单臂架固定钉松动、针道感染的不足.
作者:吕德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A组30例)与经剖宫产分娩(B组39例)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差别.方法: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状况的对照研究,探讨其心理差别.结果:两组焦虑自评表(SAS)均值都超过常模值,B组SAS均值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差异(P<0.01).B组抑郁自评表(SDS)均值超过常模值,A组SDS均值低于常模值,结论: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冯浩流;向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生理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分娩后离开母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较弱,患病几率较高,死亡率亦偏高,因而产后的新生儿家庭随访工作尤为重要,能够对于新生儿的早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早期预防和发现的显著作用.新生儿家庭随访应由专业的社区医护人员定期随访.
作者:柴丽敏;董叶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与妊娠有关的急腹症1.1宫外孕破裂与流产是孕早期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为1%.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1].①停经史:一般多在6周左右,同时伴有早孕反应,输卵管峡部妊娠者破裂早,所以停经不明显,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者破裂晚,故停经时间可长达3~4个月.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手术与白内障超乳手术在不同病例的优劣.方法:小切口非超乳手术24例24眼,成熟期5级核(包括3例过熟期)白内障15眼、进展期白内障9眼.选择同期同等条件超乳手术24例24眼作对比,采用6-7mm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圈套器套出晶体核或手法将晶体核块分块取出,术后局部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结果:术后一周视力无显著差异;成熟期白内障病人超乳术后角膜水肿混浊比较小切口非超乳明显,恢复期时间长,与术中使用较多的超声能量以及超声时间长有关;进展期白内障超乳手术病人各项指标优于小切口非超乳病人.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适合过熟期白内障及部分成熟期白内障病人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特殊情况.
作者:孙景莹;梁俊芳;戎君;李崇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大量研究显示皮损处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金葡萄菌感染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主张采用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外用治疗湿疹.
作者:王淑艳;李文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案摘要例1,男,68岁.因四肢强直抽搐伴意识障碍4h于2002年10月25日入院.4h前突发四肢强直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持续约10min缓解,醒后感全身酸痛无力.既往史无特殊.体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EEG提示双侧调节调幅性差,左右半球脑电活动对称性差.TCD提示脑血管阻力增大,脑动脉轻度硬化.诊断为癫痫大发作,腔隙性脑梗死.给予口服丙戊酸钠,降血粘度,改善脑供血等治疗,人院后未再发作,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
作者:黄述春;秦桂玲;代永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20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的患者,施行在前房灌注下后房多类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一年.结果:20例一次悬吊成功.术后出现1例玻璃体出血、2例角膜水肿.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1者18例占90%,视力≥0.3者10例占50%.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体眼,提高视功能的又一手术方法.
作者:陈章明;杨奇志;赵艳霞;王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观察新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与标准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经胃镜证实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检测阳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新三联疗法:奥美拉唑(PPl)20mg,1次/日,清晨空服,连用4周;阿莫西林500mg,4次/日;呋喃唑酮200mg,2次/日;连用2周.对照组用标准三联疗法:PPI和阿莫西林用法同新三联,甲硝唑400mg,2次/日,饭后服用,连服2周.疗程结束后一周复查胃镜.结果:60例均完成治疗周期,溃疡愈合:治疗组28例(93.3%),对照组27例(90%);HP根除率:治疗组27例(90%),对照组26例(86.7%),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两组均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结论:新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及HP阳性根除率近期疗效相当,副反应可耐受,在消化性溃疡HP阳性对甲硝唑耐药情况下,可选用新三联疗法作为治疗的一线方案或补救方案.
作者:于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国内医院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防护状况和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显示不少治疗肿瘤的医院,特别是综合医院对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防护不够重视,防护措施不利,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自我防护意识普遍偏低,因此,重视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安全,确保她们的健康势在必行.
作者:张丽;陈翠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术之一,化疗药物使用50多年来,静脉给药是化疗中主要的途径,由此带来了化疗药物外渗的问题.如发生意外渗漏,轻者表现局部疼痛、红肿.重者出现局部组织溃烂、坏死、损伤神经、肌腱,导致肢体功能丧失.不但影响医患关系,而且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作者:丁子奇;张利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镇痛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在止痛的同时,往往出现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如何在提高阿片类药物镇痛效应的同时,减少其副作用.为此对比观察格拉司琼、地塞米松预防椎管内吗啡镇痛所致副作用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海;吴晓丽;陈丽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1年始选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毅;严勤;范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经颅多普勒TCD对急性脑血管病可提供可靠的脑血流动力学的资料,已广泛用于临床[1,2].但TCD在脑出血和SAH监测中的应用国内报告甚少.对此作如下报告:
作者:王莹;胥玉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处理体会.方法:1999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有52例出现术中出血.结果:胆囊动脉出血在压迫出血点视野清晰时上钛夹夹闭止血,肝床出血在用电弧光烧灼止血无效后用大纱布,或用热盐水肾上腺纱布压迫止血.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动脉出血可以用钛夹止血,肝床顽固性出血可以用纱布压迫止血,术前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肝中静脉较大属支是否临近胆囊床,术中可加以避免损伤.
作者:陆劲松;周东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不孕症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并且在不孕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理因素始终伴随着不孕,心理因素对于不孕症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一种不孕因素[1].因此心理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于减缓不孕夫妇的精神压力并使其配合医生的治疗以获得佳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王庆伟;董铁军;杨明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丝袭霉素C在伴有泪总管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此类患者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进行泪道探通注入丝裂霉素,冲洗后管内注入甲基纤维素并留置硅胶管.结果:术后痊愈64.71%;显效29.41%;有效5.88%;总有效率100%.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使伴有泪总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可通过手术一次性治愈.
作者:吉昂;王月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儿,男性,4个月,母乳喂养.因喂奶量多,吸吮过急,呛咳后造成误吸,迅速出现窒息.于15min后送急诊室,口腔、鼻腔流出大量乳白色液体.面色发绀,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无任何反射.
作者:刘善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