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日富;李希明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ICU)病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导管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以及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ICU病区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600例施行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内导管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培养出的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216株,阳性分离率为36%.其中检出率前五名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白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强;多粘菌素和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对复方磺胺、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之外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高度耐药;白念珠菌耐药率低的是伊曲康唑;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ICU病区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群,应防范多重耐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刘丹;刘晓峰;郎梅春;潘志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前,随着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工作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医院检验科都相继购买了大型高档生化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检测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为了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快速发出,一些医院在使用促凝管(黄管)快速分离血清,但在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离心分离效果还是有点不尽人意,一是标本分离血清的时间长,二是分离效果不太好,少许纤维蛋白容易堵塞加样针.肝素锂抗凝管分离标本克服了上述缺点.
作者:赵甲;刘茜;黄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IL-18、IL-17及脂联素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COPD患者血清IL-18、IL-17及脂联素含量,并与8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COPD患者血清IL-18、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 COPD患者血清IL-18、IL-17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步升高(P<0.05),而脂联素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步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IL-18、IL-17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39r=-0.657,均P<0.01),IL-18与IL-17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8,P<0.01).结论 IL-18、IL-17及脂联素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永东;戴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HIV感染人数的逐年上升,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在各县级医院的逐步建立,使得HIV抗体筛查已在县级以上医院作为产前检查和输血前检查的必检项目,而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则承担这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ELISA法目前以其在HIV抗体筛查方法中较为敏感的优势成为各HIV抗体初筛实验室首选使用的初筛方法[1],但因其多为两步法,检测时间较长,明显影响工作效率.为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引进一台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加速仪),笔者将其应用到HIV抗体初筛实验的ELISA法中,并将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肖中华;张爱华;王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1年度我院医院感染病例中分离的不动杆菌菌株资料.结果 238株不动杆菌均分离自免疫力低下住院患者,感染患者病区相对局限,大多数来自ICU(63.9%)、呼吸内科(15.1%)、神经内科(10.1%)、老干病房(8.4%),其他病区少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65岁),严重的基础病(100%),住院时间长(>7天86.6%),抗生素经验性使用(100%),接受侵入性操作(70.2%);238株不动杆菌,有202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84.9%,其中182株为泛耐药株(PDR)(76.5%).对21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DR株仅存在两种耐药表型;56株非PDR株对碳青霉烯类、头孢派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米诺环素、四环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迄今已呈蔓延趋势,尤其是PDR株,一旦出现,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易引医院感染暴发,已成为临床为棘手的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其暴发流行.
作者:陈丽霞;陈会;沈燕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阐述了细胞角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述,涉及在不同类型的病毒和非病毒性肝炎时它们循环水平的改变.了解肝炎影响细胞角蛋白的机制,它将增进我们对急性和慢性炎性肝损伤复杂性的理解.
作者:王继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临床用血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血液资源的宝贵日益突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用血,提高输血安全性、有效性是输血科的重要任务[1].仅通过输血申请单上的简单数据进行以上工作,很难正确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血,更难评估输血疗效.通过综合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检验科信息系统,大大改善工作成效,达到科学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的目的.
作者:施清蓉;刘秀玲;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审评价全区34家申报二级三级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管理工作,了解西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检验科近年来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全区基层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管理水平,重视检验科软件建设,为我区政府职能部门制订有关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管理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对全区34所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的评审评价主要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考核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标准》里检验科的考核内容:法律、法规、业务学习;质量管理;服务临床;科室布局流程及生物安全;仪器设备与试剂管理;操作规程;归口管理;医疗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等8个方面考核检查.《细则》里187个考核点根据是或否、有或无,计算考核点完成比例%.结果 上述8个方面的考核达标率分别为69.1%、70%、75.7.%、63.2%、81.9%、87.3%、95.6%、100%.结论 通过评审评价加强西部边远地区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的发展建设,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完善检验科管理,保证检验质量,提升全区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管理水平.
作者:刘丽;郭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单位自2006年开始组织在册献血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志愿服务工作,2008年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经民政局批准的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几年来,协会成员深入街头、社区、乡镇和团体献血单位以多种形式开展了献血宣传和服务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本文结合协会的管理工作实际,就如何拓展献血志愿者宣传服务模式,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进行探讨.
作者:杨秋华;李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6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中误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例,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08年-2011年我科诊断的假阳性病例,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颈动脉体瘤误诊为转移癌,梭形细胞脂肪瘤误诊为肉瘤,毛母质瘤误诊为基底细胞癌,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增生性淋巴结炎误诊为淋巴瘤,淋巴结结核误诊为淋巴结转移癌,结论 正确掌握穿刺技术,熟悉各种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结合临床,全面分析减少误诊.
作者:崔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与正常范围偏离较大、危及患者生命的检查验结果[1].一旦出现这样的检查验结果,临床医师应立刻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否则患者将会因为错过时机而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卫生部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2].随着临床对危急值报告的逐步重视,危急值的报告范围由检验危急值扩大到影像、超声、心电、病理、血药浓度等,管理流程涵盖了危急值的项目与界限、危急值的无缝隙报告、危急值报告后的临床处置以及临床危急值的修订.本文就临床危急值报告的流程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祁新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国大部分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都是采用两个不同生产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平行检测模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血清学两步法检测病原体所引起的抗体或抗原,大大减少了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虽然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每年仍有极少数新发输血后肝炎甚至HIV,其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及操作错误等引起,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欧美发达国家从1999年开始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数据表明HCV、HIV残余风险得到显著下降.我站于2010年开始探索应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血液筛查,2011年建立起核酸检测实验室,2012年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将其作为常规筛查项目,为临床用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彭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46例确诊为细菌感染学疾病患儿,均进行hs-CRP及血常规检查,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 联合检测阳性者103例,43例阴性患者,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70.55%,WBC检测阳性者78例,阴性者68例,诊断符合率为53.42%,hs-CRP检测阳性者86例,阴性者60例,诊断符合率为58.90%,诊断符合率联合检测分别与血常规检测、hs-CRP检测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分别与血常规检测x2=9.08,联合检测分别与hs-CRP检测x2=4.33,均P<0.05).结论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可纳入儿科作为常规检测推广.
作者:高春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期,江西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受理了我疾控中心提出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二合一的申请,并向我疾控中心检验科发放了微生物考核盲样,以此来综合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实验试剂的质量及技术人员操作能力,此次考核有益于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验室的检测能力[1].现将我中心检验科的盲样考核结果及检验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付冬莲;袁国辉;赖玉珍;周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测,了解健康妇女阴道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1335例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分析阴道感染分布.结果 1335例健康妇女中,阴道清洁度异常343例,异常比例25.69%;霉菌阳性43例,阳性率3.22%;滴虫阳性51例,阳性率3.82%; BV阳性219例,阳性率占16.40%.结论 健康妇女阴道炎发病率较高,加强宣教、积极预防和治疗对维护女性健康十分重要.
作者:许爱霞;余跃华;吉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唐氏综合征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一种经济、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血清学筛查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不断增多,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在优生优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血清学标记物、筛查方案以及筛查策略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章静;陈军;浦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南昌市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构,以利改进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动员和招募,建立一支更为强大的固定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数据资料,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南昌市参加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数多的是自由职业者,人群比例占52.31%.捐献机采血小板的人群主要是男性,平均为79.57%.捐献者的年龄比例主要在25 ~40岁,占献血人群45.71%.文化程度高捐献比例大(52.00%).结论 为了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要不断加大机采血小板的宣传力度,充分让适宜献血人群了解并积极参与,建立一支强大的固定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
作者:徐祥莲;王丽;徐晶;杨娟;张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体内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高Hcy血症是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1,2].当高血压与后者同时存在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显著升高,其主要机制一般认为是Hcy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增强凝血机制,从而促进血栓形成.为此,我们研究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冠心病、脑梗死患者以及不同性别H型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同时血清Hcy≥10μmol/L)的血清Hcy水平,就原发性高血压与Hcy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李青梅;程海莉;陈金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与5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血清PCT水平,自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电阻抗法测定白细胞(WBC)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与治疗前、使用抗菌药物24h、2d、4d及完全治愈时测定血清PCT、CRp、WBC水平.结果 (1)细菌感染组PCT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而细菌组CRP与病毒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细菌组WBC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2)在抗菌药物治疗前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可显著升高,当细菌感染被控制后,血清PCT可以迅速回落至正常范围,而CRP、WBC在细菌感染被控制后回落速度慢于血清PCT.结论 检测血清PCT水平能较好的将细菌性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做出区分,可作为细菌性上呼吸到感染早期诊断指标.血清PCT检测结果还可反映抗菌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菌药提供依据.
作者:蔡利励;陈玉;郑剑锋;李华;何显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念珠菌是人体常见寄生真菌,也是医院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病原体分离株中占第4位[1,2].近年来,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术的普遍开展及原发、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扩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念珠菌感染的危害性大,病死率高,诊断困难,而且不同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定念珠菌,进行药敏试验,对临床及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而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存在敏感性低、耗时等缺点,商品化念珠菌生化鉴定系统成本又较高,且有的只能鉴定不能做药敏,或有的药敏种类不适合临床使用,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陈东杰;吴泉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