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转移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苏彦河;梁景仁;葛振伟;尹虹

关键词:肺肿瘤, 外科手术
摘要:肺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各种肿瘤死亡患者中有20%~30%发生肺转移.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

    门静脉高压症(简称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分流与断流手术两种,但不论是分流术与断流术,均有手术后再出血的可能.

    作者:金忠山;孙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体会

    正常产及难产后,常易发生产后尿潴留而行导尿术,既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

    作者:田勤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变患者QT间期延长及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测量138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患者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QT间期及QTd,并与其他消化系疾病的50例住院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变患者中QT间期延长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QTd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变患者Child-Pugh A、B、C3级中QT间期延长发生率逐步升高,QTd增加也逐渐明显(均为P<0.05);肝硬变患者中死亡者的QT间期非常显著长于存活者,QTd也非常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肝硬变患者QT间期延长发生率高,QTd增加明显,且与肝硬变严重程度相平行.提示QT间期延长及QTd可以作为肝硬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金梁;席朝阳;杨建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沐舒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沐舒坦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咳痰等方面有效率达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沐舒坦针剂不失为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祛痰剂,能较快地控制病情、缩短疗程,并具有起效快,给药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平;袁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镜钛夹在消化道疾患的临床应用

    钛夹在消化道疾患应用广泛,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结扎息肉、表浅病变术前定位、肿瘤放疗定位等等.

    作者:于晓辉;余西林;武芝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叫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

    作者:龙志刚;刘晓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在Graves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Graves 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王瑛;周宁;唐哲;何美琼;高辉;常李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似哮喘发作的支气管内膜结核27例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似哮喘发作的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特点及与哮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活检确诊10例,刷检抗酸杆菌阳性结合临床确诊17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重要手段.

    作者:史菲;邱晨;孔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肠道替代膀胱的术式评价

    膀胱全切后的尿流改道和新膀胱成形的手术后果尚不够完臻.

    作者:马建新;李志军;苏德丽;师军涛;黄学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对比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与超早期常规开颅及非超早期血肿清除各40例的颅内压(ICP)及GCS评分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Ⅰ组)与超早期常规开颅血肿清除组(Ⅱ组)术后ICP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Ⅲ组)与延期血肿清除组术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早期血肿清除骨窗大小并不是影响颅内压的主要措施,尽早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季庆;岳文勇;贡雁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3例报告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症(idiopathic he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原因不明、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伴有一个或多个内脏器官浸润及功能不良的综合征.

    作者:涂传清;黄绵清;徐运孝;扶云碧;徐波;张学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虽然建立了哮喘气道慢性彦症病理基础学说,哮喘的防治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其病死率仍有上升趋势,尤其是中重度哮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

    作者:冉瑞明;刘吉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转移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肺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各种肿瘤死亡患者中有20%~30%发生肺转移.

    作者:苏彦河;梁景仁;葛振伟;尹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起搏器治疗适应证新进展

    随着心脏搏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己不局限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和传导系统疾病的狭小范围内,新的治疗作用、新的适应证不断拓宽.

    作者:陈培莉;楚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闭合性肾损伤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2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尿60例(96.8%).静脉尿路造影术(IVU)检出率为71.0%,B超检出率为85.4%,CT检出率为100%.保守治愈52例,手术治愈7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3例.结论尿液检查和B超检查快速安全无损伤,CT检查准确率高.治疗方法取决于肾损伤程度、范围及合并伤情况.

    作者:张彩霞;胡礼泉;郑新民;李世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浆粘度与血沉的临床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粘度与血沉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630例无活动性炎症的中老年人作血流动力学检查及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沉K值与血浆粘度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2=0.290,P<0.001);两者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均首先引入血浆纤维蛋白原为显著预报因子;其后血浆粘度依次引入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而血沉K值引入了胆固醇,但排除了甘油三酯(P<0.001).结论无活动性炎症的中老年人血浆粘度为血沉K值的正相关决定因素之一,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胆固醇可能起着关联作用;两次临床检查均可能具有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危险潜在的监测作用.

    作者:吴杰;吴洪飞;李斌;戴燕芳;马文雄;许丽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肾性高血压(附18例分析)

    近年来,经皮血管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PTRA),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有效率达60%~90%[1-4].

    作者:黄福贵;祁欣;王际文;于修义;孙凤英;刘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49例肺部炎性假瘤误诊分析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内炎性肉芽组织为主的瘤样病变.

    作者:王德江;孙雪飞;李希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95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左右冠状动脉的主干或分支与任何一个心腔或近心腔大血管之间存在的先天性异常通道.

    作者:王兴祥;冯义柏;周利龙;曾秋棠;王祥;李大主;毛奕;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脏器质性病变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讨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时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7例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IE的患者进行手术矫正原发畸形,清除感染病灶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1例术后感染复发死亡,其余6例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并IE患者经过彻底的清除病灶,矫正原发畸形,正规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石践;邵展社;李学文;高宏;马良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