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周宏霞
目的:研究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着眼于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分别对护理部总体护理目标、下属各科室分级目标、护理工作人员个人目标进行科学设定,并通过定期考核检查、及时督促与反馈等促进机制和手段来推动并实现各级护理目标。结果与2013年下半年相比,2014年上半年我院护理质控工作成绩、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患者住院满意率、护理人员基础理论掌握程度均有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推行目标管理理论有利于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护理团队配合默契度以及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们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创造了坚实基础。
作者:黄莲英;林朝明;杨月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对于初产妇分娩和母乳喂养的相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内心活动维度、技能维度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对于初产妇分娩价值显著,能有效减少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雷圣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综合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开展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对2011—2013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初诊病人构成,凃阳肺结核病人检出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初诊病人主要来源于转诊比例为29.3%,涂阳病人来源于转诊比例为51.4%,转诊涂阳病人检出率12.2%,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率、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都逐年上升。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合作有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有效方法。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为A组,其中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者各75例分别为A1、A2组;健康成年人150例为B组,其中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者各75例为B1、B2组;A1和B1组也记为D组,A2和B2组也记为C组方便统计分析。检测所有受试者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等糖脂代谢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ANGPTL4水平, A组比B组、B2组的低( P<0.05),C组比D组低(P<0.05);A1组、B2组、A2组比B1组的低(P<0.05);血清ANGPTL4和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 FPG)、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甘油三酯( TG)呈负相关关系( r值分别为:-0.191、-0.180、-0.487、-0.554、-0.377、-0.382、-0.245、-0.221、-0.155,均有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正相关关系(r=0.374 P<0.05)。 HbA1c、FPG、HDL-C是血清ANGPTL4的独立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247、1.094、1.402,均有P<0.05)。结论 ANGPTL4对于调节糖耐量和脂肪代谢有一定的作用,其血清水平与HbA1 c、FPG、HDL-C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防治肥胖和2型糖尿病。
作者:吴宏;胡晶;张玉;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下动态观察隐窝关节囊回声变化和其厚度对肩周炎影像学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肩周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肩关节进行仔细、全面的超声检查,寻找超声诊断肩周炎的直接征象。结果通过对比检查发现病例组隐窝关节囊增厚明显,且不受肩关节活动影响,可作为观察肩周炎关节囊改变的一个窗口。结论高频超声下隐窝关节囊回声变化和厚度对诊断肩周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懿德;黄伟俊;陈翰勋;黄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在截瘫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5例不同原因截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将肛管插入直肠传统的肛管排气法,观察组采用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分别观察两组各自疗效。结果观察组即时有效率为80.49%,对照组为41.17%,χ2=4.97,P<0.05;30 min后观察组引流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引流有效率为64.71%,χ2=2.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疗效较传统的肛管排气法好,值得推广。
作者:林燕凤;李龙英;陈施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6例骨科患者,采用掷骰子的方法,将单数者纳入实验组(n=47),双数者纳入对照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加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 P<0.01)。对照组术后两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4.49%,明显高于实验组6.38%(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骨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宇宁;郑惠连;麦上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主要产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43例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感染、尿潴留、水肿、术后出血及肛门狭窄是肛肠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类型,其中,感染(34例/79.1%),尿潴留(23例/53.5%),水肿(16例/37.2%),术后出血(9例/20.9%);通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干预后,43例并发症患者41例痊愈,2例好转。结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能够完全治愈。术后密切观察、做好创面处理是预防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兰虎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联合罗红霉素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产褥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予美罗培南联合罗红霉素治疗,7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一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c=6.002928,P=0.0142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2% vs 7.69%,χ2=0.139, 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罗红霉素能高效治疗产褥期感染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平;周宏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足量椎间植骨在腰椎融合中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0月至2010年1月行腰椎管减压融合术并有完整资料的85例病例。所有患者均在完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后,向间隙内植入自体骨粒约7~16 ml,再从后斜向前置入l枚椎间融合器行融合术。随访时观察固定节段融合情况,测量并比较术后2周与术后18个月时的椎间隙高度。结果随访18~112个月,平均42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7%。各病例随访至术后18个月时,72例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融合的椎间隙高度与术后2周时无差异;发现有12例患者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有松动,但无滑脱发生,椎间隙高度较术后2周时略减低,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1例椎弓根钉断裂。随访病例均已获椎间融合,融合率100%。结论使用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进行腰椎融合手术可以减少术后内固定失效和低融合率问题,结合足量减压骨回植可以达到牢固椎间融合的作用。
作者:周仁实;洪锦向;何二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系统规范的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程。方法利用现有设备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系统全面的检测与维护。结果依据规程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证放射治疗的安全实施。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结构复杂,是大型的精密医疗设备,做好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放射治疗精确安全执行的关键。
作者:林珠;黄宝添;彭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SUA和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从我市市立医院选择2012~2013年NAFLD患者120例为观察组,从该院体检中心选择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对其肝功能、血脂和SUA、FPG、FINS、HOMA-IR进行分析。结果 BMI、WHR、ALT、AST、GGT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血脂检测,TC、TG、LDL-C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HDL-C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UA、FPG、FINS、HOMA-IR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UA与NAFLD呈正相关,SUA是NAFLD的危险因素,降低SUA是预防和治疗NAFLD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鹏高;吕长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术中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术毕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T1~T4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HR在T0、T1时刻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2~T4时刻的心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毕及术毕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施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心率及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苏明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红花又名红蓝花,别名有草红花、刺红花、红花草等,为菊科( Compositae)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是红花属中唯一的栽培品种。红花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淤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1-5]。
作者:杜庆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及治疗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对该病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组织学特征为:细胞呈桑椹、微乳头或小腺管样排列,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管泡状细胞簇在胶原纤维性间质分隔形成的间隙中浸润,不伴有促纤维增生。免疫组化染色EMA线样阳性表达在癌细胞簇外周细胞膜和中间腔缘部位,雌激素受体ER及CK7(+),CD44v6及LN-R呈高表达。结论 IMPC较为少见,且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其侵袭力强,易形成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相结合可以正确诊断该病。
作者:李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仙人掌多糖( Opuntia dillenii Haw polysaccharide,OPS)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重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影响,探讨仙人掌多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高钙饮食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天后,开始同时给与仙人掌多糖腹腔注射,低剂量为0.2g/kg· d,高剂量为0.4g/kg· d,连续治疗60天。治疗结束后称重、采集血液,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浆HDL的含量。结果低、高剂量仙人掌多糖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百分比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剂量组仙人掌多糖组大鼠血浆HDL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 P值均<0.01),但低剂量仙人掌多糖组血浆HDL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仙人掌多糖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重增加,可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HDL含量,后者为仙人掌多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玉春;齐占朋;刘振中;李涛;崔红霞;王宝庆;迟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β-catenin、GSK-3β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机制及意义。方法收集214例乳腺癌,根据ER、PR、HER-2、Ki -67的表达情况进行分子分型,即 LuminalA 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并进行β-catenin、GSK -3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阐述β-catenin、GSK-3β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结果214例乳腺癌中LuminalA型32例(14.95%),LuminalB型104例(48.60%),HER-2过表达型27例(12.62%),三阴型51例(23.83%),β-catenin在四种亚型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分别为:LuminalA型(7/32,21.88%),LuminalB型(24/104,23.08%),HER-2过表达型(13/27,48.15%),三阴型(29/51,56.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SK-3β在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为:LuminalA 型(22/32,68.75%),LuminalB 型(22/104,59.62%),HER-2过表达型(10/27,37.04%),三阴型(12/51,23.5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与GSK-3β相关性分析显示,在Luminal型、LuminalB型、三阴型中两者呈负相关,在HER-2过表达型中两者无相关性。结论β-catenin、GSK-3β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表达存在差异性,并且两者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及调控密切相关。
作者:宫国良;陈静宁;刘晓雨;刘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将1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16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接受1个月的护理后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Brunnstrom评分、Barthel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均值为(54.6±2.3)分,Barthel评分均值为(56.8±1.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使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状态更加理想,有临床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陈元;徐华清;陈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学生权益保障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权益保障意识、权益保障机制、实习期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且对象多为实习期学生或在校大学生。对于医学院全程教学班大学生这一新群体的学生权益保障研究基本空白。文章研究在全程教学实践运行过程中,因学生对自身身份认知不明确、医院硬件、经验、人员缺乏、学校筹建过程中的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学生基本权益的缺失,客观总结了全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受教育权益及参加活动权益的体现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作者:周艳红;李春平;窦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透析及住院过程中频繁发生血压降低的尿毒症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生脉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10周,对照组常规透析中加用50%葡萄糖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可降低尿毒症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地增加了( LVEF ),提高了对透析的耐受性。
作者:林喆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