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段玉玲;马福来;杨润秀
目的探讨躯干石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躯干石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结果躯干石膏综合征的发生率为8.0%.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烦躁、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少数有水电解质紊乱.处理以松解石膏、胃肠减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结论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是治疗的关键.采用聚氨酯绷带替代普通石膏绷带固定能有效地减少躯干石膏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桑井贵;鲁凯伍;邵卫;吴岳嵩;李纯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加α-干扰素栓对衣原体和支原体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59例宫颈分泌物衣原体(CT)或支原体(UU)阳性患者,Ⅰ组口服阿奇霉素加α-干扰素栓阴道上药,Ⅱ组单用口服阿奇霉素,用药1、2疗程后,观察CT和UU转阴、症状改善、宫颈糜烂治愈和复发情况.结果Ⅰ组用药2个疗程后CT和UU转阴率,宫颈糜烂总有效率和症状改善均优于Ⅱ组,而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阿奇霉素联合α-干扰素栓是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宫颈炎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文淼;郑彩微;张李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男,43岁.主因意识障碍、抽搐1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6.2 ℃,血压150/90 mm Hg(20/12 kPa),急性病容,昏迷状,呼吸浅慢,颈稍抵抗,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120次/min,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浅昏迷状,压眶上神经有反应,双瞳孔左:右为3∶3 mm,光反射(+),眼球居中.眼底检查示:视盘边界不清,静脉略粗,动脉尚正常.左侧鼻唇沟略浅,右侧肢体刺激有反应,左侧无反应,双侧肢体肌张力减低,病理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头颅CT示:脑干周围,右颞、顶叶团块样影.血糖11.3 mmol/L,血钠146 mmol/L,血钾3.57 mmol/L,血氯105.6 mmol/L,血二氧化碳结合力15 mmol/L,血尿素氮5.4 mmol/L.入院后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8小时一次,以脱水降颅压及补液对症治疗,约1小时后,再次出现四肢强直性抽搐,经安定10 mg静脉注射后并维持静滴,抽搐渐停止.入院后4小时患者神志转清.急查头颅MRI示:颅内可见多发迂曲混乱长T1短T2流空信号影,以右顶叶为重.增强片可见脑实质内不规则增强信号,脑干右侧受压,脑室形态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由于患者不能配合,头颅MRA未检查.诊断:多发性脑动静脉畸形,症状性癫.经脱水,抗癫,补液治疗,未再抽搐,病情稳定后出院.
作者:李冰;许雅琴;张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乳腺导管瘘临床上较少见,因认识不足,有时手术方法不合原则,诊治失败率很高.1994~1998年我们采取一次性手术切除完整乳瘘管、乳头矫形术治疗本病6例,效果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均为非泌乳期女性,未生育者2例,已生育者4例;年龄18~36岁;病史1.5~4年.2例未生育者均有乳头内陷,已生育者中有1例有乳头内陷,2例有化脓性乳腺炎手术引流史.术前均经过3~6次脓肿切开引流或局部肿块切除等手术史,术后反复破溃,久治不愈,2例术前曾行抗结核治疗无效.
作者:牟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例1:女,7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4天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呼吸正常,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湿音,无哮鸣音,心率89次/min,律齐,腹部查体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化验:WBC 18.9×109/L,N 0.89;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心电图正常.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入院后予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哌酮钠2.0 g静脉滴注,约20分钟时,患者突然出现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呼气时相明显延长,双肺布满哮鸣音,并掩盖心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4次/min,立即撤掉头孢哌酮钠液,静脉滴注氨茶碱0.5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氟美松10 mg入滴壶两次,肾上腺素0.3 mg皮下注射,10分钟后喘息症状缓解.当再次给予头孢哌酮钠时,上述症状复又出现,遂停用,改红霉素治疗,后无类似症状发作.例2:男,4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10年,加重伴发热3天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8.5 ℃,轻度喘息貌,平卧位,口唇无紫绀,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哮鸣音,两肺底可闻及湿音,心率92次/min,律齐,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大致正常;X线胸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实验室检查血WBC 20.1×109/L,N 0.92.诊断: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气肿.入院后予复方茶碱口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哌酮钠2.0 g,约25分钟时,患者突然喘息加重,呈呼气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不用听诊,即可闻及明显哮鸣音,查体:坐位,口唇紫绀,呼气时相明显延长,双肺布满哮鸣音,心音听不清,余查体较前无变化,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0次/min.遂停用头孢哌酮钠,换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氨茶碱0.25 g静脉滴注,氟美松10 mg入滴壶两次,喘息症状于15分钟后缓解.后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复方茶碱、必嗽平,住院9天,病情好转.
作者:郑桂凤;崔晓聪;刘富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s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0例子宫肌瘤.结果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部位的血管征象完全消失.20例子宫肌瘤由单侧供血者2例.治疗后3~9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肌瘤均比治疗前缩小,月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5%.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效果好的新方法.更远期的效果尚待继续观察.
作者:于凤英;柴建中;刘向军;朱俊丽;纪柯平;刘青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水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四种组合检测对于肺癌诊断、分型分期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6例肺癌、25例肺良性疾病、25例正常健康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查CEA、CYFRA21-1、NES水平,酶免法(EIA)测定PROGRP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CEA、NSE、PROGRP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组(P<0.05);按肺癌组织分型分析,血清CEA水平以腺癌高(P<0.01),PROGRP以小细胞癌高(P<0.01),NSE以小细胞癌高(P<0.05),CYFRA21-1以鳞癌高(P<0.05),阳性率分别为46.2%、72.0%、76.0%、40.0%;以临床分期分析,小细胞癌PROGRP血清水平及阳性率广泛期均显著高于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以CEA血清水平及阳性率广泛期显著高于局限期.结论血清CEA、NSE、CYFRA21-1及PROGRP联合检测对于肺癌诊断、分期分型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在不同的实验室可以不同,每个实验室应该测定自己的阈值水平.
作者:熊曙光;曲银娥;汪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男,26岁.因急性阑尾炎术后1年右下腹痛疼2天,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于1999年6月20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因右下腹疼痛诊断为阑尾炎而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渗液,大网膜向右髂窝游移,于盲肠内侧见长约4 cm,直径1 cm的阑尾,明显充血水肿,腔内积脓.常规切除阑尾,术后病理诊断:化脓性阑尾炎,术后8天痊愈出院.出院后仍有反复发作的下腹痛,2天前无诱因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放射,1天前疼痛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来诊.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见长约4 cm的手术瘢痕,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活跃,结肠充气试验及腰大肌试验(+),腹部透视及B型超声波检查未见异常.血WBC 13.5×109/L,N 0.80,L 0.20.1999年6月2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渗液,盲肠内侧见有荷包缝合痕迹,于盲肠后位又探查发现一条阑尾,长约5 cm,直径0.8 cm,充血水肿,表面可见少许脓苔,此阑尾根部距荷包缝合处约5 cm.术中诊断:化脓性阑尾炎、双阑尾畸形,给予常规切除.术后病理:化脓性阑尾炎.10天痊愈出院.
作者:王晓明;姜宏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4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收治椎管内肿瘤患者9例,MRI有助于确诊,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2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病程2周~3年.6例以胸腰背部疼痛为首发症状,3例以双下肢麻木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截瘫2例,不全瘫3例,1例出现右小腿肌肉萎缩.查体:6例有感觉障碍平面,双下肢肌力:0~1级2例,1~2级2例,3~4级1例,4~5级4例.大小便失禁3例,膝反射亢进5例,减弱2例,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消失6例,髌、踝阵挛阳性5例,Babinski征阳性3例.
作者:李洪;钟生财;沈生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80年1月~2000年11月共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535例次,其中并发肾盂肿瘤16例,占同期肾结石手术的3%,现就其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36~68岁,平均55岁.肾结石病史16个月~39年,平均13年.结石位于右侧者7例,左侧者6例,双侧者3例.有患侧腰部疼痛14例,肉眼血尿11例.患侧腹部包块8例,并发肾盂积脓1例.所有患者均行肾、输尿管、膀胱静脉造影术检查,14例患肾不显影,2例患者肾积水;显影淡薄.13例行B超检查,仅1例可疑肾盂肿瘤.9例行CT检查,2例发现肾门淋巴结肿大,考虑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3例行MRI水成像检查,1例诊断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
作者:王文昌;刘群亮;王明泽;张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表现为慢性肝病,低氧血症和肺内血管扩张三联征.首先是由Kennedy等[1]于1977年正式提出的.是慢性肝病终末期的一种并发症,可见于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肝损害,但也可见于非肝硬变性门脉高压.一般认为,在上述疾病基础上,血管活性介质(如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等)的改变引起肺内血管扩张,导致肺的低通气/灌住(灌注量多于通气量)和解剖性分流(动静脉交通),终表现为低氧血症[2].虽然其病理生理学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但其诊断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肝移植治疗的良好前景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张礼;赵昌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国人的非典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对标准进行讨论.方法随访非典型HNPCC患者共10家系20例.结果第1癌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9岁,直肠结肠多见,占65.8%,18例行手术治疗,切除率为90%,术后病理粘液癌为3例(15%),Dukes分期A期1例,B期6例,C期6例,D期7例,1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为86.02%、61.70%、38.11%及25.81%.结论非典型HNPCC是一种发病早、预后较好的大肠癌,Amsterdam标准作为HNPCC的工作标准过于严格.
作者:刘飞;丁义江;吴昆岚;熊超;曹松华;陆建良;陶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治疗困难.我院自1998年始,应用带膜支架治疗3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59~68岁,平均63岁.均经胃镜及X线碘油造影诊断明确.均为单漏口.漏口分别为0.5 cm×0.7 cm,1.2 cm×1.5 cm,2.0 cm×2.0 cm.其中2例食管癌,1例贲门癌.术后5~8天发现吻合口瘘.1.2 方法确诊后,即予禁食水,胃肠减压,置胸腔闭式引流,大剂量抗生素联合应用,调整水、电解质平衡,静脉应用高能营养,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分别于术后2周左右行带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本组均采用胃镜配合X线电视监视下支架置入法.术后用稀钡或碘油检查,漏口封闭良好,无外漏现象;并常规用抗炎、止血、止痛治疗.1.3 结果 3例吻合口漏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患者皆恢复经口进食,无食物外漏.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胸腔感染减轻.随访2~24个月,3例患者情况良好,无支架移位及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张世伟;沙正布;刘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胰腺炎并发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早期监测、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发低氧血症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SaO2下降提示发生低氧血症,早期吸氧、用奥曲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氧疗和奥曲肽能有效阻断老年人急性胰腺炎并发低氧血症的发病环节.
作者:罗成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其疗效.方法总结19例结肠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分析临床诊断和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确诊8例,误诊11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根治术和姑息性切除术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4.5月和12.2月.结论早期诊断、积极手术、合理术式和综合治疗是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延长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祖军;唐乾利;伍松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例1:女,47岁.主因头晕2小时就诊.患者于就诊前2小时出现头晕,同时伴有心悸、视物模糊,神经内科检查:BP 150/90 mm Hg(20/12 kPa),心率102次/min,神志清楚,面部潮红,双侧瞳孔约5 mm,对光反射减弱,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部CT及超声血流检查均无异常.给予补液及对症处理.因病情未见好转,故请急诊内科会诊,发现有尿潴留,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头晕前1小时曾食用野菜200 g左右.经全面综合分析,考虑急性曼陀罗中毒,给予补液、利尿,新斯的明0.5 mg肌肉注射,症状逐渐好转、消失,经观察24小时无反复.例2:男,61岁.主因烦躁、谵语6小时,昏迷3小时就诊.于就诊前6小时不明原因出现烦躁、谵语,无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不利,3小时前逐渐昏迷.神经内科检查:T 37.8 ℃,P 124次/min,BP 161/90 mm Hg(21.5/12 kPa),呈浅昏迷,时有躁动,面部干红,双侧瞳孔6 mm,对光反射减弱,口唇粘膜干燥、颈软,心率124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尿潴留,双侧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阴性,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除外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后转急诊内科进一步诊治,当时考虑患者意识障碍属于脑弥漫性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中毒的可能性较大.经进一步向家属询问病史,患者平时有膝关节痛,发病前曾饮用曼陀罗叶泡水500 ml,服用后1小时患者出现面红、烦躁、谵语并逐渐出现昏迷.经全面分析,考虑急性重度曼陀罗中毒,立即给予洗胃、导泻,新斯的明0.5 mg肌肉注射,同时予大量补液,利尿等治疗,约10小时患者神志逐渐转清,经进一步治疗3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停药观察24小时,症状无反复痊愈出院.
作者:王志祥;段玉玲;马福来;杨润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使梗死面积扩大的表现形式.方法对2例溶栓治疗AMI后心电图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溶栓后AMI面积进行性扩大.结论溶栓治疗AMI使梗死面积扩大的表现形式有3种:①缺血性梗死转变为出血性梗死;②溶栓时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新的梗死;③溶栓24小时后冠状动脉再闭塞.
作者:张敬明;马云霞;张明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求一种治疗胫骨多段多块,骨块间分离翻转骨折的方法.方法用先解剖复位固定腓骨,然后恢复胫骨骨折段、块的轴线序列,不锈钢丝绑扎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多段多块,骨块间分离翻转骨折54例.结果 29例功能复位,25例解剖复位.随访53例,随访时间为1~6年,优34例,良18例,差1例.结论本术式适用于胫骨多段多块,骨块间分离翻转,骨折粉碎段较长,不能用一块钢板纵行骑跨远近端固定的病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解剖复位固定腓骨至关重要,为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文基;覃辉;黄敏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76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术后服排石汤3~6月,并进行5年以上随访.结果 76例术后钡剂检查3例返流(2例无症状);B型超声波复查胆总管结石3例(2例术前并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复发率3.95%.胆囊未切除者未见结石形成及萎缩.结论 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对预防术后结石复发、防止胆道逆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并能维持胆道一定的压力.
作者:廖顺松;李伯彦;王启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沐舒坦对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观察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监测入院6小时患儿的血气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用药组与未用药组HMD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入院6小时血气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早期应用沐舒坦预防HDM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史鸽;陈红武;刘芳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