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富
目的:探索在临床见习及实习期间以提高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在医学实践教学中以某个化验检查为切入点,逐渐深入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及兴趣,全面的横向联系,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的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①两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都非常感兴趣或很感兴趣,进入临床实习期的学生更感兴趣,两组有差异,P<0.05。②对新教学模式,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对他们掌握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性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③两级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给予肯定,都喜欢新的教学方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实际能力,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者:张亚莉;吴春丽;冯婕;孙吉平;吕晶;杨岚;施秉银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温度透析对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30例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干预前根据患者的要求或季节变化设定透析液温度,干预后设定透析液温度是在每次透前实测体温的基础上调低1.0℃,观察干预前后透析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干预后低血压、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下降,舒适度提高,无提前下机现象(P<0.01或0.05),SAS和SDS评分降低( P<0.01或0.05)。结论透析液温度进行个体化设定,能够降低透析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透析低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徐林芳;吴春蕾;孙红梅;刘同强;花芳萍;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伊伐布雷定药理机制。伊伐布雷定可选择性的作用窦房结,是现阶段唯一特异性的If电流抑制剂,能够有效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心传导等不产生负性作用,克服了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本文从伊伐布雷定的作用机理、生理学特征、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细胞水平和动物试验方面的研究六个方面对其药理机制加以概述。
作者:侯鹏高;吕长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 Lichtenstein )手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total extrapentional repair,TEP)的临床疗效及二者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167例成人腹股沟疝分别采用TEP和Lichtenstein手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分别随访1~7月,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经术后随访,除2例术区慢性疼痛感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 Lichtenstein)都是安全可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相对TEP费用高,Liehtenstein更适合老年病人。
作者:宋旭波;刘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归纳我院电子医嘱在执行过程存在的缺陷,探讨导致电子医嘱缺陷的主要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160份存在缺陷的电子医嘱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探讨导致缺陷的原因与对策。结果在未执行医嘱缺陷措施改进前电子医嘱缺陷率为78.9%,改进后降低为30%,改进效果明显。结论山区医院在应用电子医嘱时应通过注意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实行电子医嘱规范化管理与改进电子设备等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电子医嘱缺陷率的目的。
作者:朱菊媚;黄晓琴;何丽;曾辉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和间隙性血液透析治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予以实验组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间隙性血液透析治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肌酐( Scr)、内生肌酐( Ccr)、尿素氮( BUN)的检测结果,记录治疗一年后,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cr、Ccr、BUN以及存活率分别为(410.36±138.42)mmol/L、(23.77±10.97)mmol/L、(19.33±4.55)mmol/L、9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cr、Ccr、BUN以及存活率分别为(423.41±153.82)mmol/L、(14.83±8.37)mmol/L、(26.03±3.56)mmol/L、55%。实验组的Scr、Ccr、BUN以及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法,可以在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温振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10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及SCL-90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31%,同对照组78.85%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付群;卢小红;杨静华;彭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琦玲;张平英;刘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本辖区超过65岁的老年人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查以及摸底,采用健康教育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定期随访,达到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论的目的,并为在基层医院规范管理高血压病患者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卫生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院管理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满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秀娜;彭卓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为腺病毒的分离及鉴定提供方法。方法对所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用多重PCR的方法确定含腺病毒的标本,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对引起HEP-2细胞病变的病毒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加以确定。结果从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定为腺病毒。结论腺病毒可以用细胞HEP-2进行分离,可以用多重PCR及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鉴定。
作者:李冰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行抚触、运动训练等保健干预,比较患儿保健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身高、体重、头围及ZKS例数。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儿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ZKS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后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水平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ZKS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头围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科保健有助于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与体格发育,降低残障儿童发生率,提高整体人口素质,值得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推广。
作者:莫郁原;李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检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的水平,探讨其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72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24 h尿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同时对30例健康者行TNF-α、IL-6、24 h尿蛋白检测。结果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TNF-α和IL-6、24 h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和IL-6、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TNF-α、IL-6与24 h尿蛋白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体内存在TNF-α及IL-6水平的异常,观察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慢性肾炎患者病情及观察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淦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巧取一次性使用延长管带塞子部分物件接在空肠造瘘管的末端,可消除隐患且方便我们的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一次性输液延长管的加工,将其带塞子部分物件接在空肠造瘘管的末端。结论应用新改进的空肠造瘘管,显著降低了管饲漏液发生率,并且降低了护理工作量,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作者:宋倩倩;徐佩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本文针对县区级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前期各项准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侧重点在于针对信息人员队伍建设问题,基层单位信息化水平提高等方面阐述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作者:刘正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PSAD)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测患者复发或转移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46例患者根治术后进行随访观察24个月,测定患者根治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PSAD)指标,并根据患者术后24个月内是否出现复发或转移进行分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24个月随访观察,在这期间共有14例患者经检查出现复发或转移,分成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两组术前的PSA、前列腺体积、PSAD分别为复发组(72.84±31.54、104.51±38.63、0.697±0.141),非复发组(44.67±24.63、74.82±31.93、0.567±0.086),复发组术前的PSA、前列腺体积、PSAD均显著的高于非复发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SAD值预测复发例数为16例,术后随访观察实际复发例数为14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198,P=0.656>0.05);PSA预测复发例数20例,实际复发14例,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21<0.05);采用PSAD预测与PSA预测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89,P=0.346)。采用PSAD进行前列腺癌术后复发预测的灵敏度=85.71%,特异度=81.25,误诊率=18.75%,漏诊率=14.29%,诊断指数=1.670,Youden指数=0.670,ROC曲线下面积AUC=0.873。结论通过术前测定前列腺癌患者的PSAD值可以较为准确的对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预测,从而为术后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杨志华;钟观宝;王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影像学手段检测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总结其临床特点,分别计算B超、CT扫描以及腹部穿刺等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以持续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56例患者有明显的创伤性休克和腹膜炎体征(占70.0%),其中以创伤性休克为主要体征的患者35例(占43.8%),21例患者以腹膜炎为主要体征(占26.2%)。对患者进行查体,还可见与外伤作用力点一致的位置存在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表现。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可见40例患者存在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情况( Hb<100 g/L),占50.0%,提示患者合并实质性脏器损伤。经腹腔穿刺检查,可见诊断阳性72例,阳性率为90.0%,经B超检查阳性74例,阳性率为92.5%,经CT检查,阳性74例,阳性率为92.5%。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掌握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联合使用腹部穿刺和B超以及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合并多发创伤的误诊和漏诊率,为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也是治疗顺利进行,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保障。
作者:李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收集急性脑血管病( ACVD)所致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其心电图形态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264例经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其心电图改变的特征。结果264例患者中有231例心电图显示有异常改变,占总数的87.5%。其中12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心电图异常者113例(占88.3%),85例脑出血患者发现心电图异常者为74例(占87.1%),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有异常改变的为44例(占86.3%)。心电图异常以脑梗死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急性脑血管病致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呈现多样性。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心脏损害,其病情严重性与心电图异常程度呈正比,心电图检查对于确定急性脑血管病是否伴有心脏损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丽嫦;谢再汉;舒予静;彭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小剂量甘露醇在老年大面积脑梗塞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月54例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3 cm2,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记录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54例中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58%;43例显效,总有效率81.48%;有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脑水肿加重,予加用利尿剂治疗后好转;有2例(3.70%)患者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1.85%)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经保肝、护肾治疗后好转;2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低钠,低钾,予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在老年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中,小剂量甘露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急性脑水肿发生,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以虹;匡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实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肿瘤科治疗的10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 n=50)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 n=5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癌变复发率、1年存活率、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00%、1年癌变复发率8.00%、1年存活率82.00%、护理依从率92.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00%、1年癌变复发率18.00%、1年存活率58.00%、护理依从率74.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8.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胃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作者:李丹;杨晶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