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妍
目的 观察中药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患者46例:给予荆花胃康胶丸,疗程4周,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疗程1周;对照组(传统三联疗法)患者40例: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为1周,通过13C-尿素呼吸试验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并评价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2.6%;传统三联疗法(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缓解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7d)(治疗组)和标准三联疗法(7d)(对照组)比较,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治率和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作者:刘网儿;状平;魏金文;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p-Akt、p-mTO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kt/mTOR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组)、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EIN组)、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行p-Akt和p-mTOR测定.结果 在对照组、EIN、EC组中p-Akt、p-mTOR的阳性表达呈递增的趋势,EC组中的p-Akt、p-mTOR明显高于EIN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p-Akt、p-mTOR对区分正常的子宫内膜及EIN病变及子宫内膜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2)p-Akt、p-mTOR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检测p-Akt、p-mTOR的表达对了解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3年来孕期子宫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总结有效诊治方法,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 对本院3年来收治的26例孕期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总分娩人次41403,其中26例孕期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063%.26例子宫破裂患者中,23例为疤痕子宫破裂﹙其中3例系LM术后一年内妊娠﹚,3例为非疤痕破裂.不完全性子宫破裂20例,完全性子宫破裂6例.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初诊至明确诊断时间为4小时至15天不等,6例孕妇均抢救存活,4例行子宫破裂修补术,2例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3例存活,3例死胎.结论 孕期子宫破裂的病因以疤痕子宫居首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腹腔镜肌瘤剥除术后妊娠.穿透性胎盘植入跃居本组病因第二位,是子宫切除的直接原因.孕期完全性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多样化,重视对孕产妇的腹部体征检查,以及动态的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降低剖宫产率,延长LM术后避孕时间,同时加强LM术后孕妇的孕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
作者:宗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渗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4例扩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休息,限盐饮食,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常规规范化治疗,必要时选择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芪苈强心胶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以及每日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50ml,疗程4周.观察三组治疗4周后心功能变化,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 治疗4周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BNP水平以及LVIDd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LVEF明显提高(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性好.
作者:吴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Ara-C)(IA方案)及柔红霉素(DNR)+Ara-C(D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经MICM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38例患者随机分为IA组(IA方案)和DA组(DA方案),疗程3~7d,观察两组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及有效率.用SPSS 18.0软件包对上述两个组的CR率、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IA组和DA组的CR率为80.77%、41.67%,有效率为88.46%、50.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髓系自血病的诱导治疗,IDA较DNR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疗效更佳.
作者:丁艳;张晓玲;徐浩;程月新;蔡益鹏;董剑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为探讨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疗程为2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周群英;刘玉蓉;陈杏杏;黄小芳;谢桂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MEX-7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2例来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传染科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PLT、MPV、PDW、PCT),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PA)并与7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PLT、PCT和PA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并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PLT,PCT及PA降低程度更加明显.结论 血小板4项参数对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重要意义,血清前白蛋白PA异常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戴宏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现状,为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对126名成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理学教育测量总分为(162.21±8.49)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是(39.69±4.14)分、(35.60±3.81)分、(25.64±3.67)分、(39.68±5.23)分、(21.60±3.01)分.结论 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总体很好,其中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得分率高,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得分率低.
作者:边慧;边燕;杨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临床疗效,旨在为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培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利培酮治疗.采用AHRS听幻觉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测评时间选择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AHRS听幻觉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得分差异.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幻听评分低于对照组幻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左侧颞顶叶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良华;唐立岩;许世欢;刘青梅;许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七氟醚全麻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对照组(七氟醚组,S组),比较其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麻醉后15min(T2)和麻醉后30min(T3)血压、心率和Ramsay评分.结果 Ramsay评分比较,各组自T2开始显著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S组在T2时高于D1组(P<0.05),T3时D3高于其他三组(P<0.05),D2和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D1组(P<0.05);SBp比较,各组自T2开始显著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S组在T2时高于D1组(P<0.05),T3时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比较,自T1时,D2、D3和S组均高于D1组(P<0.05),至T3时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比较各组自T2开始显著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S组在T2时低于D1组(P<0.05),T3时D3低于其他三组(P<0.05),D2和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D1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全麻有影响,剂量以0.6μg/kg时心血管反应平稳.
作者:梁亚贵;翁迪贵;蒋润年;黄清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 对506份病区归档病历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50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01例,抗菌药物使用率59.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30.9%,抗菌药物单用和二联、三联用药分别占62.1%、29.6%、8.0%.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联合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档次高、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低等问题,应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应用规范、科学.
作者:钱银环;朱坚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对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促进产妇增加泌乳量、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3月8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进一步实施优质护理前提下,在剖宫产后6~10小时开始,应用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3天,观察比较子宫复旧、催乳、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结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后产妇子宫复旧好,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乳汁分泌量增加、术后肠胀气发生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结论 优质护理结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用于促进剖宫产后恢复疗效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作者:曹春雅;姚琼;张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接受了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的3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1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17例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并且在给药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发生出血率68.75%,感染率31.25%,观察组发生出血率为35.29%,感染率29.41%,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62;5.371,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过程,可明显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秦艳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为(30.24±3.26)和(42.01±5.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1±5.75)和(45.89±6.7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消除或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益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更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共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4.44%,各项评分数据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地降低,值得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作者:赵艳;梁渝;姚宏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射频消融结合宫腔造影治疗子宫腔病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73例子宫腔病变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临床怀疑子宫腔病变的患者行宫腔声学造影,明确子宫腔内肿块的具体部位(包括其蒂部或基底附着部位)、内膜厚度、轮廓边界,为行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再次宫腔造影追踪病变情况.结果 本组73例病例,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行宫腔造影复查,提示病变缩小或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腔内病变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宫腔声学造影可以准确选择靶区,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以及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廖建梅;杨舒萍;陆志红;吴淑芬;沈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对多发伤抢救及后续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120急救分站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34例接回医院抢救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4例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108例,死亡(放弃治疗病例计入死亡病例)26例,死亡率高达19.40%.结论 多发伤往往病情复杂,致残致死率高,快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置,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减少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
作者:许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搜集我院近一年来急诊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0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毒物类型、中毒途径、预后及计算患者入院时MEWS分值.对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病危组、病重组及普通组三组患者MEWS分值.结果 流行病学特点:女性患者仍多于男性;年龄中青少年组和青壮年组占比较大;毒物类型中农药中毒和药物中毒占比较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中毒为常见,但是经呼吸道吸入中毒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途径;死亡病例5例,占4.85%,其中百草枯中毒1例,有机磷中毒2例,气体中毒2例.病危组患者MEWS分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随社会发展而改变,MEWS计算方便快捷,适用于急性中毒患者即时病情的评估.
作者:蔡丹磊;王霆;沈雁波;李山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2003年1月至今我们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并实时监视下,应用不同针具对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884例次含液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家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肠道病毒71型IgM(EV71-IgM)抗体对诊断手足口病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对86例(其中5例重症患儿)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86例血清标本中EV71-IgM抗体检出率为86.1%,5例重症患儿EV71的检出率100%.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灵敏度高,耗时短,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有利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建国;蒋春玲;张华;马晓瑞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