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同步化放疗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张明芳;郝凯峰;仲广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化疗, 放疗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同步化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放疗组和同步化放疗组各30例.放疗组在行保乳术后仅行放疗,同步化放疗组在行保乳术后同时进行放、化疗.放疗采用放射总剂量为45~50Gy和原发灶及周围2cm范围电子线补充照射10~15Gy对全乳进行照射;化疗采用环磷酰胺500mf/m2和阿霉素60mf/m2.结果 记录复发、转移例数及不良反应种类、例数,计算两组复发率、转移率.同步化放疗组的复发率、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放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放疗组比较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使用化放疗能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同时提高生存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在肝门胆管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磁共振在肝门胆管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门胆管癌患者70例,照诊断方式不同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实施磁共振诊断和螺旋CL诊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诊,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侵犯符合率和评价可切除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肝门胆管癌侵犯诊断符合率为25.71%,对照组肝门胆管癌侵犯符合率为2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肝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为97.14%,评价可切除准确率为80%,对照组患者肝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为80%,评价可切除准确率为57.14%,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在检查肝门胆管癌患者时,不仅能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扫面,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敏感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战魁;杨家明;杨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研究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鉴别与诊断中采用骨髓形态检验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巨幼细胞贫血50例与难治性贫血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用骨髓形态进行检验,并行组间对比观察.结果 难治性贫血患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系病态、粒系病态与淋巴样小巨核,巨幼原始红细胞与巨幼变早幼红细胞,以及有核红细胞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骨髓形态检验可作为临床可靠依据应用到对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与诊断当中.

    作者:夏存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VEGF与P53蛋白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P53蛋白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治疗的6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手术治疗,术后将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检查VEGF与P53蛋白的表达.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VEGF与P53蛋白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VEGF与P53蛋白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均有大量表达,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中表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时可参考VEGF与P53蛋白的表达,二者对初步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颖;陈浩;邓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中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中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变化、下肢静脉血栓、肿痛及肺栓塞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下肢肿痛、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总发生率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手术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I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P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PIS效果显著,科快速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外侧组(n=52)和后外侧组(n=61).前外侧组行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行后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前外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较后外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前外侧组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64±3.42)分明显高于后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74.34±2.31)(P<0.05);但术后3个月前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91.23±1.13)分与后外侧组(90.15±1.12)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外侧组手术优良率为88.46%(46/52)明显高于后外侧组72.13%(44/61)(P<0.05);后外侧组术后1w出现脱位,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术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骆永锋;龚劲纯;吴俊;陈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23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甲状腺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显著.观察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显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孕不育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因输卵管不通不孕患者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输卵管通液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受孕成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成功受孕率为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操作简便、实用性高、安全性强,可显著提高不孕不育患者输卵管通畅率.

    作者:贾小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为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总结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解析20例,采用围手术期,行主动脉移植病患的临床信息、IABP安置的原因、时间和后期效果.16例康复出院,住院死亡4例,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平均IA BP辅助时间(28.6±18.2)h.结果 I ABP能使平均动脉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加,有助于心脏功能差的患者脱离体外循环和改善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对稳定器压迫的耐受性.结论 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心功能差的高危患者应及时放置.放置前应查明下肢血管情况,避免血管损伤.

    作者:张伟峰;雷素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重症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肺部重症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重症感染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达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1.67%,治疗前两组MNCV,SU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NCV,SNCV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根据试验结果证明,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在临床中效果较好,在临床中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游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成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肺血栓栓塞(PLE)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HR、DBP、SBP等临床资料以及Hb、ALB、PLL、ESR、BUN、LC、LDL-C、抗凝前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使用Lof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Hb、ALB、LC、LDL-C和抗凝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f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水平D-二聚体是肾病综合征并发PLE的危险因素.结论 PLE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D-二聚体是肾病综合征并发PLE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腕关节功能以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管鸿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清TK1、D-D、β2-MG、LDH联合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LK1(胸苷激酶1)、D-D(D-二聚体)、β2-MG(β2-微球蛋白)、LDH(乳酸脱氢酶)联合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证实为NHL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LK1、β2-MG、LDH、D-D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效果血清LK1、β2-MG、LDH、D-D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血清LK1、β2-MG、LDH、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1例NHL患者中完全缓解21例、未缓解10例;完全缓解组LK1、β2-MG、LDH、D-D水平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K1、β2-MG、LDH、D-D水平明显升高,而预后缓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降低,可联合检测上述指标用于疾病预后评估中.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将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用药,尤其是高龄手术患者,因其年龄较大,同时合并较多的病症,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时可有效减缓肠蠕动,并对恶心、呕吐、躁动等术后症状进行预防,较好的保护了患者的心脑血管,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稳定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此外,采用右美托咪定用于手术麻醉,不会对患者的呼吸造成抑制,对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本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高龄手术患者局麻、全麻、围麻醉期及术后镇痛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对右美托咪定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详细的综述分析.

    作者:刘文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宫腔镜电切与阴式手术应用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瘢痕憩室(CSD)行宫腔镜电切术和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0例CSD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宫腔镜电切组和阴式手术组各35例.宫腔镜电切组行宫腔电切术治疗,阴式手术组行阴式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月经恢复和憩室修复效果.结果 宫腔镜电切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阴式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阴式手术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和憩室修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8.57%,略高于宫腔镜电切组的80.00%和8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比阴式手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的优势,但阴式手术具疗效高,有利于再次妊娠,且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伍艳苗;杨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17株非重复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17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3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年平均检出率达到29.9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均无耐药性;对喹奴普定/达福普汀、复方磺胺甲恶唑、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敏感性较差,MRSA耐药呈上升趋势,应根据致病菌临床特征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赵东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胰腺坏死感染阶梯微创手术引流管护理方案研究

    目的 探究胰腺坏死感染者接受阶梯微创手术引流管护理方案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的30例胰腺坏死感染者,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阶梯微创手术引流管护理方案,统计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治愈率为90.0%(其中第I阶段为13.3%,第II阶段为30.0%,第III阶段为46.7%),患者住院期间引流管阻塞发生3次,引流管脱落发生2次,患者对本次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6.7%.结论 合理实施胰腺坏死感染阶梯微创手术引流管护理方案,能优化患者治疗效果,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促进出院,在外科治疗领域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尿管拔除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