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介小霞

关键词:纳洛酮, 依达拉奉, 急性脑出血
摘要:目的 研究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1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IHSS及Fugl-Meyer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浆FIG及D-D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血浆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同时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呈现正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健康宣教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并探讨以社区为依托的个体化健康宣教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这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管理的同时并开展个体社区健康宣教,两组就其血糖、血压、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作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血糖、血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其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以社区为依托的个体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规范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其血糖和血压.

    作者:向春;乔兴莲;汪潭;张顺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断脐方法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断脐方法 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200例足月妊娠的新生儿,按照断脐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断脐法,观察组采用延长断脐法.对比两组黄疸发生率,出生时、出生3d时HCT、STB、Hb、TCB水平以及病理性黄疸患者出生7d时STB、IBIL、TBA水平,并采用血清STB与IBIL、TBA的关系.结果 两组黄疸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贫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生时脐血HCT、STB、Hb、TC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出生3d时足跟血HCT、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TB、TC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理性黄疸第7d天STB、IBIL、TB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TB与IBIL、TBA呈正相关.结论 延长断脐法和常规断脐法在黄疸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延长断脐法可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且病理性黄疸血清STB与IBIL、TBA呈正相性.

    作者:谢彩琴;赖葵凤;刘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利巴韦林联合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联合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治疗效果,患儿喘憋、气促、咳嗽等症状消退时间,IL-4、IL-6和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喘憋、气促、咳嗽等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4、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小儿RSV感染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喘憋、气促、咳嗽等症状,且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刘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初次妊娠足月胎盘内绒毛膜癌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产妇,26岁,妊娠时间38w+5,初次妊娠.由于突然感到胎动且伴有剧烈疼痛,急入我院治疗.对患者进行诊断,无咳嗽、发热等现象,产妇孕1产0.由于胎儿宫内窘迫,对患者行剖宫产术.产出胎儿为女婴,体重3.14kg,身长50cm,对其进行Apgar评分,1min、5min、10min均为10分.临床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胎盘前置、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曾鸿;齐朝阳;郭凯;李翠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7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及高热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及高热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方法,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安全可靠.

    作者:向芹;刘跃光;李文科;郭军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和常规法肝切除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和常规法肝切除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46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法肝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予以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ICU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显著低于对照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右半肝切除术治疗中作用显著,与常规法肝切除对比,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出血,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李舒凡;徐继威;肖胜兵;李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边缘性肝肿瘤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边缘性肝肿瘤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边缘性肝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边缘性肝肿瘤近期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户平安;雷霆;贾富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创伤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重建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创伤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因军事训练致膝关节多发韧带受损的107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5).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重建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性膝关节多发韧带受损患者予以关节镜下重建,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良好,能扩增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作者:周红星;张保健;成小辉;兰宇斌;王永朝;姜祖康;袁祥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采取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SBP、DBP、TC、TG、LDL-C、血浆黏度、Hct、FIB、全血低切比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可有效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守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32例.收集患者的引流液、伤口分泌物、血液、尿液、痰液等标本,采集完成后送检验中心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评估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并评估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危因素.结果 832例患者中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者116例(13.9%),其中有100例感染者为鲍曼不动杆菌全耐药、广泛耐药、多重耐药,占86.2%,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痰液83株,占71.6%,其次为尿液14株,占12.1%.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昏迷、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重症监护室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为全耐药、广泛耐药、多重耐药,与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昏迷、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余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 评价在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照和评价.结果 经治疗,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明显更高,两组比照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得出P<0.05的验证结果,统计学具有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Cobb角、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VAS评分明显较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焕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内镜下套扎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微小间质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微小间质瘤的方法 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2例胃微小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法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肿瘤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肿瘤完整切除率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复查均无肿瘤残余与复发.结论 内镜下套扎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微小间质瘤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丹参川芎嗪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168例行骨外科手术治疗后的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DVT总发生率(5.95%)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D-D、Hcy、FIB、WBV及HT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吴晓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DHS、PFNA固定运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DHS、PFNA固定运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方案不同,分成DHS治疗组与PFNA治疗组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DHS治疗组手术时长显著长于PFNA治疗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多有PFNA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治疗组患者术后12个月、术后1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DHS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85.0%,PFNA治疗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高于PFNA治疗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固定运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显著优于DHS固定,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出血S,手术并发症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刘学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呼吸道综合管理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本文对婴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采用呼吸道综合管理治疗的效果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婴儿肺炎患儿,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性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的方式,试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呼吸道综合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的天数,住院时间、费用和抗生素更换例数.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的天数,住院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总费用为3102.69±467.52元,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为3512±598.23元;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更换有7例,对照组有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中采用呼吸道综合管理方式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龙丽华;田茂强;任洋;代建荣;唐光伟;潘会;孟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治疗耳鸣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耳鸣掩蔽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基础上应用耳鸣掩蔽疗法治疗耳鸣,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孙群;汪琼;李小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我院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在术前给予患者口服80mg阿托伐他汀,术后维持20mg/d用药剂量,连用4w;对照组仅在术后连服4w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术后4w 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水平、术后24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强化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术后血小板活化,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魏振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1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IHSS及Fugl-Meyer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浆FIG及D-D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血浆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同时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呈现正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介小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讨产前循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产前循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产前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状况、SAS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行产前循证护理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务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降糖尿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水平得到改善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口服降糖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高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