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分析

李瑞琢

关键词: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17日~2017年1月17日收治的6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医治,观察组予以金丸合四逆散辨证医治.比较2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腹泻、腹胀、腹痛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现象.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腹泻、腹胀、腹痛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 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两种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观察诊断情况.结果 彩超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等指标显著高于二维组,检查出血流信号分级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园;叶思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ADL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抗CCP抗体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医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90例为A组,抽取其它类型组织疾病的患者90例为B组,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90例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 经过检测后,A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B组、C组(P<0.05);A组抗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检测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抗CCP抗体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类风湿性因子水平检测但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研究对象抗CCP抗体检测的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性因子检测(P<0.05).结论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宇溪;杨宇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79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模式培训,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的血糖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加强初诊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竹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3日~2017年3月23日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7d NIHSS评分15.32±1.02分、治疗后14d NIHSS评分10.02±1.35分;治疗后7d BI评分76.85±5.41分、治疗后14d BI评分89.52±3.21分;TNF-α(0.21±0.05)mg/L、hs-CRP(2.16±2.54)ng/ml、脑梗死面积(7.31±1.54)cm2、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王文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CT图像面积测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0例腰椎管狭窄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腰椎正常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CT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椎间隙(L4/5、L5/S1)椎管矢状径(APDC)、椎管内切圆面积(ICA)、椎管面积(CAC)、硬膜囊面积(CAD)及硬膜外间隙(LAC),分析相关测量指标与腰椎功能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各节段APDC、ICA、CAC、CAD及LAC等测量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AC(r=0.259,P<0.05)、CAD(r=0.247,P<0.05)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结论 CT图像面积测量可作为腰椎管狭窄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季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变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病变程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相关性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轻中度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0例、重度NPDR组28例以及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4例;同时根据患者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9%)9例、B组(HbA1c7%~9%)28例、c组(HbA1c<7%)55例.结果 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DR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NPDR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NPDR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高于NPDR组及PDR组(P<0.05);A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B组、c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患者不同病变程度的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随HbA1c水平升高,其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相应增高,但对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无影响.

    作者:黄琰霞;聂新钢;宋丽莉;张新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FBG为7.11±1.45mmol/L、TC为5.31±0.95mmol/L、TG2.75±1.19mmol/L、LDL-C为3.47±1.41mmol/L、HDL-C为1.05±0.35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AST为41.25±6.49U/L、ALT为45.39±8.91U/L、GCT 55.17±9.21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糖血脂和肝功能检测,其中血脂血糖异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过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使用;AST、ALT、GCT等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提高,可有效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二者配合使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和诊疗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骨科行手术治疗的863例患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863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3例,感染率为2.67%,共培养出病原菌23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3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0株.单因素分析发现,骨科术后切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骨折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应用抗生素种类及合并糖尿病有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2h、Ⅲ类切口、应用抗生素种类>3种是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MRSA为主,骨科医生应密切关注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感染发生.

    作者:李刚;杨皓然;杨炎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廖伟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梅州地区染色体及激素异常致男性生育障碍的实验室分析

    目的 探讨梅州地区染色体及激素异常致男性生育障碍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选取梅州地区183例生育障碍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精液常规检查中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指标将患者分为少弱精子组97例和无精子组86例.对生育障碍患者性染色体和生殖激素检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男性122例为对照组.结果 183例生育障碍男性患者染色体检查结果异常17例,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3例、约占76.47%,常染色体异常4例、约占23.53%.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5.12%)较少弱精子患者(4.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弱精组和无精子组血清FSH和LH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无精子组血清FSH和LH水平更高;少弱及无精子组血清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无精子组血清T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性染色体异常组血清FSH、LH水平高于常规染色体异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染色体异常组血清T水平低于常规染色体异常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生育障碍的重要因素,而生殖激素异常也是导致男性生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故男性生育障碍诊断时有必要检查细胞遗传学和生殖激素.

    作者:邓茹;蔡敏生;曾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在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赖会茹;郭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在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74例行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对比负性情绪[焦虑(HAMA)、抑郁(HAMD)]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7.03%(10/37),护理满意度97.30%(36/37)高于对照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元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应用3种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比较分为A、B、C、D组各30例.其中A组瑞舒伐他汀剂量选取5mg/d,B组10mg/d,C组20mg/d,D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4组疗效.结果 A、B、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较,TC、LDL-C变化明显(P<0.05),B、C组治疗后TC、LDL-C与D组差异明显;A、B、C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D组(P<0.05),不良反应较D组发生率更高(P<0.05),A、B、C 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A、B、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D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使用剂量与血脂改善程度及缺血事件减低率呈正比,不过剂量越大也会导致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剂量.

    作者:李海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眼部异物定位中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对眼部异物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医的70例(70眼)疑似眼部异物患者,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手术结果示70例疑似眼部异物患者中,62例患者存在眼部异物,其中47例为球内异物,15例为球外异物.多层螺旋CT检查定位准确率为85.71%,X线为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眼部异物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83.33%%、85.71%,均高于X线51.43%,56.67%,5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点钟位,异物水平面、矢状面及角巩膜缘的距离的比较上,X线检出结果与多层螺旋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眼部异物定位准确,可为临床医师分析病情提供依据.

    作者:庄柳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行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隆胸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取出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取出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注射式隆胸微创取出术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海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5日~2017年1月10日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醒脾养儿颗粒.观察时间为7d,7d后统计两组肺炎继发腹泻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的变化以及两组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肺炎继发腹泻患者经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胃泌素(85.21±19.21)ng/L、血浆胃动素(403.21±87.21)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123.78±20.34)ng/L、血浆胃动素(523.78±70.34)ng/L,观察组生长抑素(47.87±23.67)ng/L高于对照组(38.83±14.86)ng/L,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4.44%,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肺炎继发腹泻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明显降低,生长抑素值明显升高,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改善,治疗效果较好和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拓展.

    作者:吴作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预防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9个月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P、E2、LH和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毛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2周观察组肌腱恢复良率为94.4%,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肌腱粘连率为2.8%,对照组为16.7%,观察组肌腱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在手部屈肌腱损伤中的应用能促进修复肌腱组织,有利于降低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

    作者:龚俊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羊水栓塞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素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肝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剂量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羊水栓塞治疗效果,急性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产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干预前后产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肝素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肝素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急性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产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豫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