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余冬平;魏林平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应用于儿童拔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口腔门诊2016年2月~2017年9月98例行拔牙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甲哌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儿童给予利多卡因进行神经组滞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疼痛程度、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0%(χ2=5.795、P=0.016);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无痛、重度疼痛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3、P=0.009,t=4.165、P=0.041),而在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473、P=0.225,t=1.885、P=0.170);观察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t=-50.78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0%(χ2=5.795、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利多卡因运用于儿童拔牙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具有镇痛效果明显、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具备较高临床实施意义,值得在基层医院运用推广.
作者:谢伟珍;吴灿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保乳手术,观察组在保乳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韩国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延续性护理将是未来护理中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确保病人在不同的医疗环境和在同一个医疗环境接受不同程度的协调和连续性护理,通常指的是从医院到家庭的扩展,包括出院计划、转诊,以及病人返回家庭或社区后继续进行的随访和指导.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与国外相比,国内延续性护理相对比较落后,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护理措施、干预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延续性护理的背景、意义以及我国各种方式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等方面展开综述,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成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总结出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标准化护理的模式,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国内医疗负担,实现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我国分级诊疗的新型医疗背景下,为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广大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夏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啰音、气喘、哮鸣音消退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可减少患儿咳嗽、啰音、气喘、哮鸣音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单化瑞;单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7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对照组采用固定剂量131I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剂量131I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2%(109/139),与对照组80.58%(112/13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32.37%(45/139)低于对照组48.20%(6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剂量与固定剂量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相当,且能有效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后循环缺血(简称PCI)性眩晕患者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和血栓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PCI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性眩晕患者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和血栓通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震、耳鸣和眩晕等临床病症,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国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时心功能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组出院6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与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试分析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观察组行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愈率为93.33%(28/3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康复周期15.53±4.22d,对照组康复周期23.81±5.0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症发生率、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和术后肛肠动力学测定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疗程短,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朱建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Beclin1、Livin、nm23-H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与试验组(异位内膜)各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Beclin1、Livin和nm23-H1的表达,并分析Beclin1、Livin、nm23-H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Beclin1蛋白、Livin蛋白、nm23-H1蛋白表现为阳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Beclin1蛋白、Livin蛋白、nm23-H1蛋白表现为阴性者显著多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前后COX-2、PGE2、TNF-α含量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COX-2、PGE2、TNF-α指标显著下降.试验组Beclin1蛋白、Livin蛋白、nm23-H1蛋白表达为阴性时,其COX-2、PGE2、TNF-α 含量显著低于表达为阳性者.结论 Beclin-1、Livin和nm23-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演化及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临床治疗有助于COX-2、PGE2、TNF-α表达水平的降低,而Beclin1蛋白、Livin蛋白、nm23-H1蛋白表达与COX-2、PGE2、TNF-α含量存在一定内在关联.
作者:凌学民;黄建;骆慧芳;冯春宇;王建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分析开颅手术和锥颅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将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格拉斯哥评分优良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术治疗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优势明显,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军;余冬平;魏林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共有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包括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结果 肘关节治疗优良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耗时与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短,观察组的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来说,选择闭合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便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张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不同阶段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Orem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评分、孕产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测评.结果 Orem护理组孕期保健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Orem护理组孕期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流产、婴儿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Orem护理组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Orem自护理论通过护理人员指导孕产妇在孕产期不同阶段自我保健护理,同时结合护理人员在不同阶段产科护理,提高了孕产期的护理质量,增加了孕产妇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孕产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扶小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结合PACS及Mimics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47例,将其中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PACS及Mimics指导手术治疗的27例视作观察组,另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20例视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用时、骨折恢复时间、出血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9%,对照组为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为3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PACS及Mimics指导手术能保证手术固定的有效性,提升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有推广价值.
作者:欧治平;谢沛军;刘海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运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情况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44%低于对照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有助于恢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董梅;郭欣;李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产结合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产结合胎膜早破孕妇6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早产无胎膜早破孕妇6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具体妊娠结果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6.92%和6.15%,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3.85%和4.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窘迫、低体质量(<2.5kg)、新生儿心血管疾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十分巨大,为使其所受伤害降低,在生产前需做好相应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李厦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PSQI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与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付艳梅;陈开华;陈尚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缺血前预处理对改善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同步进行的方法,选取42只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无缺血再灌注情况)与实验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并检测药物预处理对于减轻损伤的效用和作用机制,同时利用人神经细胞体外模型和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的血脑屏障模型.结果 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缺血体积较假手术对照组与缺血后再灌注组有明显降低,且TNF-α、iNOS水平同样低于假手术对照组与缺血后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后进行相关处理再复氧脑组织匀浆的自发化学发光速度有所降低,SOD、AT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前预处理理(NO抑制剂前列腺素E及丹参单体764-3)再进行复氧对脑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凯胜;盘庆飞;黄贤;李圣海;何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94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化疗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措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及SDS分值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5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症状量表评分中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单一症状量表评分中失眠、食欲减退、腹泻3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体健康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情志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抑郁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等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余红萍;项颖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 对手术患儿围术期TLR4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手术患儿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两组TLR4通路变化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手术期间观察组TLR4表达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LR4表达先降后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TLR4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TLR4表达先降后升,且低于观察组水平,差异显著(P<0.05).两组麻醉前血清S100蛋白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2、24h血清S100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观察组体动、分泌物增多、精神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手术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能平衡TLR4的表达水平,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郑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评价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引流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w后观察组患者溃疡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大华;王裕辉;刘文豪;何浩华;曾开;赵志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