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在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50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观察对比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施昆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高频二维超声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情况、腋窝淋巴结情况等检查,记录超声声像图表现;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比较超声检查结果与淋巴结清扫结果.结果 86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明确诊断,淋巴结清扫发现46例为淋巴结转移,40例为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者者毛刺征占比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级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判断可疑淋巴结转移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检查中,肿块毛刺征、血流分级异常情况均有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可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2例,根据不同用药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症状疗效、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上腹隐痛、餐后胃胀、食欲减退、反酸、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疗效总有效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为92.59%,大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2/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1%(1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可显著缓解慢性胃炎的症状,促进胃黏膜愈合,整体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前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360例.按用药不同分为间苯三酚组、山莨菪碱组和地塞米松组各120例.三组患儿均给予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治疗前,间苯三酚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山莨菪碱组采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儿平均复位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间苯三酚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为7.5±3.6min,明显短于山莨菪碱组的11.3±3.2min与地塞米松组的1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与山莨菪碱组的16.67%和地塞米松组的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复发率为2.50%,明显少于山莨菪碱的10.8%和地塞米松组的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间苯三酚联合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肠套叠,能够减少复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防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志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随访1年,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疼痛程度.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0%、96.67%和80%;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姚力;吴健;马克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参苓白术散联合益生菌对小儿厌食症疗效及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益生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食欲调节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研究组食欲调节因子ghrelin、NY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eptin则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机体食欲调节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治疗后3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PVR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IPSS评分、QO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VR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更具优势.
作者:李永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6例(106个结节),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中,甲状腺恶性结节实质性、结节低回声、欠清晰边界及结节微钙化等发生率较良性结节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97.17%)、灵敏度(93.75%)、特异度(98.65%)均较单项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弹性评分分别为(1.62±0.74)分、(3.21±0.83)分,良性结节评分较恶性结节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评分分别为(1.59±0.72)分、(1.38±0.70)分,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均较甲状腺癌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均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可提升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用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比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77例CS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MTX后清宫组27例,UAE后清宫组29例,手术组21例,比较三组基本情况及预后.手术组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占71.43%,高于MTX后清宫组的29.63%和UAE后清宫组的37.93%;UAE后清宫组、手术组有症状者构成比例为100%和90.48%,明显高于MTX后清宫组的29.63%(P<0.05).结果 三组成功率分别为92.59%、96.55%和100.00%(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血清p-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UAE后清宫组、MTX后清宫组(P<0.05);UAE后清宫组短于MTX后清宫组(P<0.05).结论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成功率,但手术治疗者术后恢复快,其次是UAE后清宫术者.
作者:张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肺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疼痛、焦虑、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提升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有着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祁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中心长途车组行长途转运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持续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各项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转运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RR、SaO2、PaO2、PaCO2、pH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转运成功率,改善血气分析及呼吸、心率指标,避免呼吸衰竭恶化,为入院抢救创造了良好条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井国防;王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脂联素(APN)、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2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DN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尿蛋白正常组(<30mg/24h)25例、微量蛋白尿组(30mg~300mg/24h)26例和大量蛋白尿组(>300mg/24h)29例,另选择同期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APN、Cys-C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APN、Cys-C表达水平与UAER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各组DN患者血清APN、Cys-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尿蛋白含量增加,血清APN、Cys-C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DN患者血清APN、Cys-C表达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 DN患者血清APN、Cys-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UARE有明显正相关性关系,血清APN、Cys-C均可作为DN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期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付谧;杨旭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模式下对老年人轻度焦虑症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汇卫生服务站6个居委内签约家庭中60岁及以上老年轻度焦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模式下给予心理干预.对比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GAD-7和S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AD-7和SSQ评分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GAD-7评分明显降低,SSQ评分明显升高,且GAD-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S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彭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近肾门段内径与峰值流速进行检测,计算相应的内径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测左肾静脉狭窄位置的内径和峰值流速,同时对内径比值进行计算,对诊断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价值显著.
作者:郑磊;魏海东;宋喜亮;韩碧波;周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从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84.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疗程、恢复免疫抑制剂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动脉血气PaO2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内的肌酐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治疗疗程,早期恢复正常使用免疫抑制剂,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蔡瑞明;郭雪坤;林民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形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光镜观察,并对21例病例进行随访,观察EIN临床病理形态.结果40份标本中35份为局灶性,5份为小范围弥漫分布.EIN病变区域与周围非病变区域对照明显,腺体分布区域与间质分布区域比>1:1,腺体均有异常增生拥挤,且为不规则型.腺体之间间质部分已有纤维化趋势,腺体结构部分呈复杂化.结构拥挤区域腺体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细胞呈复层,间有出芽与搭桥,大小不一,多为非典型性,核膜有不规则增大,核变圆形或梭形,核浆比值大,呈空泡状,染色质变粗且呈粗粒状分布,有明显核仁,胞浆嗜酸性变,显著区别于周围非EIN区域.细胞分泌现象大部分消失,细胞纤毛消失,EIN区域多为1~15cm线性长度.结论 根据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相关诊断标准,分析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能够提高诊断可重复性,也更利于病理诊断标准的一致性,使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标准化得以实现.
作者:刘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86例手术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镇静效果、疼痛程度、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RR、HR、SpO2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较对照组高,CHEOP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临床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可有效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提升镇静及镇痛效果,降低术后躁动及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同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早期滴注治疗新生儿溶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溶血患儿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IgG、CD3+、CD4+、CD8+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8+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3dIgG水平明显上升、CD4+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8d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免疫球蛋白早期滴注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初期可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但治疗结束后会很快恢复.
作者:甘军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大量输血治疗后血清电解质指数、凝血四项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大量输血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指数变化、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治疗后血清K+、TCa、TCO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l-、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T、TT、APTT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极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低钾、凝血功能紊乱等症状,临床应时刻监测患者血清K+、TCa、TCO2水平,避免或减少电解质紊乱,并根据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水平及时进行冷沉淀、补充血浆,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20例急性心衰所致低氧血症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呼吸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呼吸机治疗后,显效7例(35.00%),有效10例(50.00%),无效3例(15.00%),总有效率为85.00%;且患者血氧分压、pH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酸碱度,且可降低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使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明显下降.
作者:王蕾;宋贵峰;白壹鹏 刊期: 2018年第17期